扬名国际的台湾作家黄春明,曾经于2009年1月1日应邀在“大纽约区海外台湾人笔会”作专题演讲,与会笔友深切体会黄先生作品及其草根运动洋溢的人道关怀以及对“真善美”的执著。5月间,欣闻“黄春明作品全集新版”将于同月28日正式推出,因此笔会特别准备了一个讨论会。
6月13日星期六,笔者与先生吴耿志以主办人身份在家宅迎接20位有备而来的书友。笔友们午间陆续抵达后便分聚数处用餐交谈。八本文集,加上一本“黄春明文学论集─泥土的滋味”陈列于交谊厅一角。笔者在去年底写了散文“黄春明的世界”,文中曾将他的风格与中国作家鲁迅稍作比较;这天,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阿Q正传及评论集”,亦陈列其中。
八本文集分别为“看海的日子”、“儿子的大玩偶”、“莎哟娜啦‧再见”、“放生”、“等待一朵花的名字”、“没有时刻的月台”、“九弯十八拐”、“大便老师”。黄先生的作品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兹综合如下:1956至1966年,以书写个人经验为主、具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如“男人与小刀”;1967年后,台湾农村受资本主义经济浸融而崩解的主题,如“锣”;及,透过城市生活揭发本地人拜金崇洋、外来强权傲慢腐化的现象,如“莎哟娜啦‧再见”;1986年以后的关怀老人系列,包括“放生”等。
聚集一堂的目地,岂是在评论家众说纷纭之余再添一笔?我们珍惜的是朋友们借着共同阅读、相互激荡而汇集的能量以及表达辩证能力的培养。好比围着一起创作一副现代风格的水彩画,由一些对题材早有涉猎的的朋友先掷下一大块色彩,其他比较忙、或对书本比较生疏的的朋友,就边学边玩。
笔会这天的情形也是这样:由会长林兴隆以及“圣恩教会”的创会长老刘照男两位前辈集中火力在后期作品“放生”一书;其次黄翠莹引介“我爱玛莉”“小寡妇”“莎哟娜啦‧再见”三篇中的代表人物;陈洋明带来一些黄先生的生平典故。画面有了基本结构,只等旁边耐心等待的朋友们趋前赐一笔。在座除了三位罗杰斯大学的年青朋友,尚有多位纽泽西同乡,几乎个个都分享宝贵的意见。
大家对“作家的使命在作品脱手后就完成了”这点有热烈的讨论与共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会加入自我的价值创造,若作家本身已将作品解释过,等于把它的多种可能性说断了。有人看不出黄先生某些作品所欲传达的信息,认为是美中不足;但也有人认为不必刻意寻找信息,空间、场景、人物及故事本身所赋与的丰盈感同样宝贵。一些人认为,作家若只着力于小人物的故事,难免就错过了知识阶层较关心的主题,而这些往往是较有深度的素材。
笔者聚会之后无意中读到的“屋顶上的番茄树”一文(见散文集“等待一朵花的名字”) ,对上述这点有所交待:原来,黄先生也曾强迫自已尝试新方向,可是思路总被在乡下的所见所感打断了;“所谓小人物的他们,为什么在我的印象中这么有生命力呢?”,而所遇见的知识份子,则是令他失望、甚至泄气的居多。
“第三世界乡土故事的天方夜谭—行影孤单渐行渐远的说书人黄春明”,徐秀慧女士这篇收集于“黄春明文学论集─泥土的滋味”一书的文评,在多篇的论述中独获我心。笔者认为:当云霄飞车将人类带到未可知的未来,也许有朝一日散居各方的台湾儿女,会想念一个记忆中曾经存在过的世界,它,不是凝固在庞贝废墟里,而是以几近完美的面貌保存在黄春明的作品里。
时间瞬时飞逝,下午五时,拍了团体照,一场极温馨、充实的“黄春明作品全集新版”讨论会圆满的结束。(//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