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我母亲的印佣回去结婚,剩下她孤单老人,每到傍晚时分血压急促上升,紧急就医,每每检查都无大碍;最近特地抽空回台北陪她5天,血压正常,心情愉快。特别是父亲今年3月离世后,既没有老伴、又没有外劳相伴,老母亲心生惶恐,惴惴不安,神情紧张,血压急促上升,这是心理因素使然。然而,像我母亲这样的老人家比比皆是。
周妈妈育有3子2女,她最心爱的二儿子跟小儿子都定居在美国,但她心里无时无刻都在挂念他们,心理想的都是他们的好,即便二儿子跟小儿子1年之中可能不会给她打1通电话,也从未奉养过她,但她却沾沾自喜,她有2个博士儿子在美国;然而对于长年奉养她的大儿子,却常常遭受无理取闹的折磨,而且视他们如粪土,因为大儿子只有高中毕业,所赚的钱只够养家糊口;像周妈妈这样的老人也不乏其人。
谢妈妈是我的老邻居,非常洁癖,也非常挑剔,和媳妇、印佣都合不来,在一次冲突中,儿子媳妇搬离家中,印佣也常常更换,她不放心、也不信任印佣。尽管谢妈妈已经高龄80,但凡事要自己来,即便拖着病残的身子,她还是要自己动手做她根本做不来的事;然后不停的抱怨媳妇不孝、印佣偷懒,每天自怨自艾,楚楚可怜;像谢妈妈这样的银发族其实是需要再教育的。
台湾逐渐走上老化现象,老人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工商社会繁荣发展,儿女忙着事业打拼、孙子忙于学业竞逐,每个人的脚步既匆忙且紧凑,亲子之间的疏离常常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现实环境的竞争与压力造成的社会现象。
对大多数的老年人而言,在死亡来临前,他们往往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身体正日渐衰老,五脏六府逐渐损毁,想记的记不住,想忘的也忘不掉,体力与记忆已经今非昔比,血压、血糖比身高还高,老伴、老友相继离世,然后还要被家人嫌唠叨、啰唆等等。老是生命过程中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及因应呢?
如果老人生活能有个嗜好,生活中有个重心,有个精神寄托,心情会比较稳定;因此让老人家培养1项以上的嗜好,举凡登山、健行、书法、绘画、跳舞、打拳,让自己在嗜好中找到生活的喜悦,找到有共同话题的朋友,不但自己欢喜,家人也没有压力,就可避免老人家身陷孤单无助的泥淖中。
老人也可以参加社区活动,例如早起会的晨光运动、社区健康讲座、社区老人会餐,乃至各种研习会、读书会,或者在与老友的说说唱唱中充实生活的乐趣,也可以在多样的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性向。
常见很多老人在各个图书馆、文化局、学校、医院、法院、监理所—-等单位当快乐志工,他们在简单轻松的志工行列中结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但可以打发时间,更可以排遣孤单寂寞的焦虑。
一个人必须有一个身心灵的安顿,尤以老年人更不可避免;如果老人家有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信仰,在真诚、善心与忍让的慈悲关爱中看待身边的人事物,面对所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能够善解,心胸会更加开阔,身体也会更健康。@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