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的别称
自古笔与文人雅士可谓朝夕相处,寸步不离,而文人用笔、惜笔、爱笔,故历代文人雅士便赋予了毛笔许多别称与雅号,流传至今。毛颖,是毛笔诸多别名中最有名者,出自于唐朝文学家韩愈为笔所撰之传记《毛颖传》。韩愈因上疏被贬,于是作寓言《毛颖传》,藉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
毛颖为虚构人物,居中山被大将军蒙帖所擒,并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封他在管城,称为管城子。毛颖深受秦始皇宠爱,一路晋升为中书令,秦始皇还亲昵的称他为“中书君”。
因为韩愈以笔拟人,为毛笔立传,后人就以毛颖、管城,作为毛笔的代称。如《宣和画谱.卷二十.墨竹》:“平居之时,无所嗜好,独左右图书与管城毛颖相周旋。”而管城子、中书君也被用来作为毛笔的别名,如《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管城子、中书君,悉为笔号。”
除此之外,毛笔的别名还有毛锥子、龙须友、尖头奴、文章货、诸毛、宝帚、兔颖、栗毛、三寸鸡毛,以及唐朝文嵩仿韩愈《毛颖传》所作之《四侯传》,为毛笔戏题之“毛元锐”。如故清朝厉荃《事物异名录.文具.笔》:“宣城毛元锐,字文锋,封为管城侯。”故毛笔有毛元锐之别称,取其圆而尖,以毛制成,另管城侯、文锋都是毛笔拟人之称。
管,原意是指笔管,后称笔为管。如南朝梁刘孝标《答刘之遴借类苑书》:“搦管联册,纂兹奇英。”因此也有人以管为名称之,如玉管、象管、斑管、手管、弱管、毫管、翠管、寸管、兔管、越管等。而对于用过的笔,则戏称毫毛脱落的笔为秃友、退锋郎。
毫,原作毛笔头,后代指笔。如《红楼梦.第八十七回》:“便叫雪雁将外边桌上笔砚拿来,濡墨挥毫,赋成四叠。”故毫又被用在毛笔其它别名的代称中,如毫锥、秋毫、柔毫、中山毫、霜毫等。
翰,原意是长而坚硬的羽毛,后借指为笔。如《文选.潘岳.秋兴赋》︰“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李善.注:“翰,笔毫也。”故毛笔有了柔翰、弱翰、毫翰、兔翰等的称号。
据名朝彭大翼撰《山堂肆考.器用》上载︰“薛稷封笔为墨曹都统,黑水郡王兼毫州刺史。”所以,墨曹都统、黑水郡王、毫州刺史都是毛笔拟人的谑称。也有以笔神名称之,如宋朝无名氏《致虚阁杂俎》曰︰“笔神曰佩阿……纸神曰尚卿,笔神又曰昌化。”故毛笔又有了佩阿、昌化之别称。
毛笔的别名雅号可说不胜枚举,读之令人莞尔。文房四宝,笔为首,其名称之多亦是四宝之冠。
笔之四德
据明末画家文震亨所撰之《长物志》中载︰“尖齐圆健,笔之四徳。”四德,是制作毛笔的准则,也是书画家选择毛笔的四项原则。尖,指毛笔笔锋要尖锐;齐,指笔锋拨开捺扁,笔毛要齐,不可长短参差;圆,指整个笔头都要饱满圆浑,不可有凹凸;健,指笔毛劲健有弹性。
书画家想要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就必须要使工具精良,即所谓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毛笔制作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更是一门严谨的艺术,要成就一幅幅墨宝名画,就得有名笔相配,才能相得益彰进而发挥书画者的最大潜能,作品方能千古留传。
毛笔的种类
一枝毛笔是由笔头、笔管、笔顶三部分所构成,这三部分会因选材的不同,而组合变化出各式各样的毛笔种类。
依笔头选用毫料分,有羊毫、狼毫、紫毫、兼毫;依笔头长短分,有长锋、中锋、短锋;依笔头粗细分,则有巨笔、斗笔、大笔、提笔、联笔、大楷笔、中楷笔、小楷笔、红豆笔、圭笔。依毛笔用途来分类,有书写用笔、绘画用笔、油画用笔、工艺用笔。
依笔管的制作质料分,则有水竹、青竹、斑竹、潇湘竹、凤眼竹、箭竹、人面竹、桂竹、葫芦竹、墨竹、七弦竹、方竹、棕竹、紫檀木、黑檀木、红木、楠木、花梨木、鸡血檀、檀香木、红豆杉、玛瑙、玳瑁、玉石、水晶、琉璃、金、银、陶瓷、雕漆、绿沉漆、螺细、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等等,其中有许多都是属于宝贵的材料。
常见的文房用具
⊙笔架︰书写中,用来临时搁笔的用具,又称为笔搁、笔格、笔山、笔床。
⊙笔床︰功能同笔架,只是形式不同,亦作笔架。
⊙笔筒︰用来插笔的用具,避免散乱,方便取用。
⊙笔洗︰以陶瓷、石器、贝壳等制成,用来清洗毛笔的器具。
⊙臂搁︰在书写时用来支撑手肘,以避免手肘和墨渍相触而污损纸面。
⊙水盂︰一种装盛研墨用水的器皿。
⊙水中丞︰又称水丞,通常用玉或瓷器制成,是盛砚水的容器。@*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