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在隋唐时期最为兴盛,它是宫廷中飨宴用的大型乐舞套曲,均以法曲为主,而且风格多样。其肇因始于商旅来往频繁,边疆各民族和中原的音调、乐器相互融汇而更昌明。
唐朝的燕乐中,最突出最辉煌的是含有多段的大型乐舞套曲的大曲。大曲中有一部分称为“法曲”,是大曲中精致绚丽的部分。法曲的主要特点,是在它的曲调和所用的乐器方面,比较接近中土的《清乐》系统,较传统清丽与优雅。而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就是最有名的一首法曲。
《霓裳羽衣》代表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也显示唐代宫廷音乐的特点。其乐队伴奏采用了磬(唐代指铜钵)、筝、箫、笛、箜篌、筚簟、笙等金石丝竹,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在舞蹈方面,它将传统舞姿的柔媚典雅,与西域舞风的俏丽明朗融为一体;在音乐方面,它使婉转清丽的中原清商乐,同印度佛曲互相交融,形成既保持了本民族舞蹈神韵、又融化了外来风情,既不同于“健舞”、又有别于“软舞”的特殊风格。《霓裳羽衣》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古代乐舞艺术的瑰宝。
《霓裳羽衣》通过曲、歌、舞的递次运用及同步进行,通过刚柔、强弱、急缓、动静的变化对比,创造了独特的神州中土风味,传递出中华文化强大的融合力度,和无远弗届的广被讯息。无怪白居易赞叹:“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转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