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樂」在隋唐時期最為興盛,它是宮廷中饗宴用的大型樂舞套曲,均以法曲為主,而且風格多樣。其肇因始於商旅來往頻繁,邊疆各民族和中原的音調、樂器相互融匯而更昌明。
唐朝的燕樂中,最突出最輝煌的是含有多段的大型樂舞套曲的大曲。大曲中有一部分稱為「法曲」,是大曲中精緻絢麗的部分。法曲的主要特點,是在它的曲調和所用的樂器方面,比較接近中土的《清樂》系統,較傳統清麗與優雅。而唐玄宗創作的《霓裳羽衣》就是最有名的一首法曲。
《霓裳羽衣》代表唐代大曲,已有了龐大而多變的曲體,也顯示唐代宮廷音樂的特點。其樂隊伴奏採用了磬(唐代指銅缽)、箏、簫、笛、箜篌、篳簟、笙等金石絲竹,樂聲「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在舞蹈方面,它將傳統舞姿的柔媚典雅,與西域舞風的俏麗明朗融為一體;在音樂方面,它使婉轉清麗的中原清商樂,同印度佛曲互相交融,形成既保持了本民族舞蹈神韻、又融化了外來風情,既不同於「健舞」、又有別於「軟舞」的特殊風格。《霓裳羽衣》以其獨有的魅力,成為古代樂舞藝術的瑰寶。
《霓裳羽衣》通過曲、歌、舞的遞次運用及同步進行,通過剛柔、強弱、急緩、動靜的變化對比,創造了獨特的神州中土風味,傳遞出中華文化強大的融合力度,和無遠弗屆的廣被訊息。無怪白居易讚歎:「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