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孟子常将“仁义”放在一起来论述其学说可以看出,“仁”是人的本性,这个本性就是善,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人天生就有这个“善心”(人之初性本善)。但要如何保持、巩固这个善心呢?这就需要“义”来实行。义,是羞恶之心,它可以排斥、拒绝那些羞耻、恶劣的东西,使心性保持着善。我不做羞耻、恶劣的事,自然也就做仁善的事。所以孟子的“集义”就可以达仁了。这就是孟子的“仁义道德”。有人说,孟子以“性善论”来解释孔子的学说,即以“义”来打开孔子的仁学。这个评价是有道理的。孟子与告子辩心性,其主张的就是性本善。孟子讲礼不多,他把礼当作是君子出入的门,出了这个门以后,路如何走?就由义来指导了。义是抵达仁的路。
如果说义就是宜来解,那么儒家的“义”就是《中庸》所说的“亲亲杀”和“尊尊等”两大道德观。一是讲“孝悌”,要“爱其亲”;二是讲上下有序,要尊重上级,尊重你的君主,所谓的“忠”是也。儒家这个义也是由《周易》的天道观而来:天道的演变,是由阴阳之道而来的,夫妇之道就是阴阳之道,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是亲道关系,这个“义理”是一种必然的关系,一旦形成后,是不能改变的。又如天道由上而下演变成我们这个世界(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绎而成),我们就得讲上下有序的“尊尊等”规则。
孔子作《春秋》,就是记那些无义的事:臣杀其君,子杀其父,天下大乱,所谓的“春秋无义战”是也。孟子所说的“义”,也就是天道演变而来的、人应该做的行为规则—“亲亲杀”和“尊尊等”。孟子激烈反对杨朱和墨翟,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1这等骂话,等于我们现代人所说的“无情无义”了。
孟子以“集义”来实行他的人生目的。他的这个“义”,有点类似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道德律令”。这个道德律令是义不容辞的纯粹实践理性,即“义务”。它是验前的先天性原则,不能用经验判断的幸福或不幸福来衡量的。它是应然如此才是适宜的,计较利害关系就不是义了。如果我们以孟子“集义”来达到、充实他的“浩然之气”来看,孟子这个义,就不单是讲“亲亲之义”和“尊尊之义”,他包含天地之正气在。南宋文天祥作一首《正气歌》是对孟子的“浩然之气”的最好解释。他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沧溟。”这个气,以孟子的话讲,叫做“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2这个“集义”,已达孔子说仁的境界。怪不得孟子常将仁和义放在一起说,叫“仁义”。在孟子那里,仁和义是分不开的,尽义也就达仁,有仁也就有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汉朝董仲舒也继承了孟子的这个说法,他在《春秋繁露.仁义法》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3一内一外:义主内,仁主外,内外相结合,从而完成其仁义道德论。这种论调,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是不合拍的。孔子讲的仁,也是向内修的己道;而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这个“比”字,实际上就说明义是有参照对象来比的,其当然也就是外向的。比什么呢?当然是比你的行为是否适宜天地人的三才之道。(待续)@
1《孟子》,台湾智扬出版社,民国83年版,166页。
2《孟子》,台湾智扬出版社,民国83年版,72页。
3《儒学与社会现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57页。
4《荀子》,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