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推錯誤的處方
請別陷入「未來就是過去翻版」的假設。記住:(1)你的大腦會自動強加預測的模式在任何事件上,以得知未來;然而,(2)沒有人知道未來。
為了平衡外推錯誤的可能性,請看看各種可能的結果,包括最好和最糟的情形,並且確定如果最糟糕的結果發生時,自己能安然接受。
無敵的偏見
保羅就和許多擔任內科醫師的同事一樣,業務十分繁忙。雖然經常性支出龐大,但是他每年還是可以淨賺20萬美元以上。所有的淨賺幾乎用在保羅的生活開銷上,主要是支付大筆的貸款和鄉村俱樂部的費用。
而且,有何不可呢?自從15年前從醫學院畢業後,保羅每年的淨賺都有增加。沒有理由認為這不會繼續,他的同事皆是如此。因此,他的計畫和開銷漸漸升高─一直到九○年代中期為止。
突然之間,情況丕變:管理式照護(Managed care)體系從天而降。醫師費用縮減,而且往往是對半砍,行政管理工作增加。沒有多久,保羅的同事因為擔心落在人後而紛紛加入新的體系。一年內,保羅不得不縮編員工、賣掉住家,並搬到較小的房子和辦公室。
保羅犯了「無敵偏見」(invincibility bias)的錯誤,這可以說是「外推錯誤」的近親,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預測謬誤。「無敵偏見」說:「是,我知道那常發生─但是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無敵偏見的處方
同樣地,在行動前先設下限制。舉例來說,賭客可以事先設定每日投入的最大額度。
請研究各種可能的結果,花時間和心思確實列出清單,讓你的大腦將注意力集中在真實的可能性上,而不是幻想自己喜好的結果。
定錨
有個實驗是這樣進行的:研究人員請擠滿會場的學生寫下社會安全號碼最後的兩碼數字。接著請他們在模擬的拍賣會上出價,競標巧克力和瓶裝紅酒等一系列的拍賣物品。
後來研究人員檢視出價時,發現一個相當奇特的模式:社會安全號碼末兩碼數字較大的學生,出的價錢比末兩碼數字較低的學生高出60%到120%。不知怎地,看起來毫無關連的兩個數字居然會明顯改變消費模式。
這個實驗就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丹.艾瑞利(Dan Ariely)教授的書,《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所說明的「定錨」(Anchoring)現象:在不明確的情況下,根據任意的參考點來做出決定的傾向。
這個現象在每個購買和投資的決定中幾乎都可見到。當標籤寫著「限時出清」(quick sale)的二手車,價格從15,000美元降到10,000美元時,我們會因價錢減少33%而感到高興;沒有人會質疑原價的真實性。
同樣地,一個花100美元買股票的人和花40美元買股票的人相比,花100美元的人比較不可能在股價掉到90美元或110美元時出脫─因為100美元的買價被當成定錨,無論股票本身的基本價值為何。
外推錯誤就是一種定錨的型態。我們以現在的狀況為定錨預測未來,並抗拒未來情況可能全然不同的想法。
定錨的處方
與其接受股票現價或產品標價為定錨,不如研究其真實的價值。在做比較及調查時,應保持客觀。
自設定錨的一個例子是,在參加拍賣會之前預先看好東西,並設定自己願意支付的最高價碼,不要理會拍賣開始後蜂擁而出的出價。
確認偏誤
自1984年起到1989年止,五年來,經濟學家貝里.斯托(Barry Staw)與黃海(Ha Hoang)研究美國職業籃球NBA球員的表現趨勢。
他們測量不同的技巧,如灌籃、速度(助攻和抄截)和韌性(籃板球和阻攻),以及傷勢和各種他們能想得到的顯著變因,希望藉此了解,哪些因素對於球員實際上場時間的統計顯著性最高。
邏輯上來說,我們會認為教練和球隊經理應該很想知道球員實際上打得多好,以決定上場名單、上場時間點和上場時間長短。然而,就如同華爾街股票經紀人、醫生和其他人一樣,教練和球隊經理也都是人,同樣具有爬蟲類和哺乳類大腦與前額葉。
研究發現,有個變數的影響力超越任何實際的績效數據:那就是球員的初選名單順序。換句話說,也就是在球季尚未開始前,球隊選擇球員的排序,這些數據對球員上場時間的影響力,超越任何實際的表現評估。
而且,五年來的研究中發現,原始的初選順序和球員上場時間的關聯性一直是最高的。球隊經理對球員表現的期待,比球員的實際表現更為重要,這是神經謬論的極佳例子,也就是所知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確認偏誤是指,為了符合既定的信仰或印象,而扭曲現有資料的做法。換句話說,我們傾向精挑細選手邊的事實,以確認我們預料中必然的結果。
研究人員試圖找出資料支持其論點的傾向,就是因為這樣的偏誤;而且物理學雖然做了很多錯誤的預測,但許多人還是認定這項學問很精確,同樣也是肇因於此。我們傾向記住成功且忘記失敗。眼裡只容得下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這個偏見也普遍存在於我們的財務層面。從房地產、股票選擇、買衣服到買新電視,我們傾向挑出「客觀資訊」(objective information)來確認或支持我們已有的選擇。@(待續)
摘編自 《我跟有錢人一樣富有》 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