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牆塌20年 德國首都重建大業仍施工中

標籤:

【大紀元10月31日報導】(中央社柏林31日法新電)興建樓梯跨越柏林圍牆所餘部分的計畫雖已被束之高閣,但牆塌20年後的今天,柏林的重建工程仍在進行之中,尚未完成。

當圍牆終於倒塌,在歐洲一流首都市中心釋出大量珍貴建地後,都市規劃設計師無不摩拳擦掌,喜不自勝。

本地建築師魏斯林(Christoph Wessling)說,設計家們認為隨之而來的建築業榮景可望迅速讓柏林恢復1920年代與巴黎、倫敦鼎足而立的光輝。

圍牆原本所在的三不管地帶很快成為形形色色設計師競相投入規劃的遊戲場。

舉例來說,號稱20世紀初全球最繁忙商圈及第一個紅綠燈設立處的「波茨達麥廣場」(Potsdamer Platz),牆塌後成了一處雜草叢生、野兔亂竄的荒地。

在許多明星設計師指導下,這塊荒地現在已經變身成各種造型創新玻璃摩天大樓俯視「動物園」(Tiergarten)的迷你曼哈坦(Manhattan)。

至於那些野兔,則遷入地方政府在希特勒(AdolfHitler)戰時碉堡原址附近興建的動物園。

與其他大都會不同的是,柏林必須處理戰火的摧殘與推倒圍牆後在其心臟區位所遺留的巨大疤痕。

為了讓兩德統一後作為首都的柏林恢復往日的光輝,設計師們必須重建這個人口340萬城市幾佔半數的道路、橋樑、地下車站等基礎設施。

但在柏林人急於返回正常城市生活的心態下,部分比較怪異的計畫,例如美國建築師萬圖瑞(RobertVenturi)主張興建樓梯跨越「布蘭登堡大門」(Brandenburg Gate),始終未能見到天日。

魏斯林說,「在二次大戰及圍牆後,柏林人都熱切希望回歸正常。」

對於每年750萬觀光客而言,跨越圍牆並非難事,難的是找到當年圍牆聳立之處。魏斯林說,「有些地方甚至柏林人自己都不記得了。」

除了圍牆,政府還迅速─有些人則認為太倉促─拆除部分共產時代遺跡。

東德橡皮圖章國會所在的「共和宮」(Palace of the Republic)已經被拆除,以重建1950年代遭共產黨當局拆除的古老「帝國宮」(imperial palace)。

為安置1999年由波昂(Bonn)遷都柏林的政府機構,當局並在重新改裝的原「德意志共和國國民議會」(Reichstag)四周規劃全新的都市計畫區域。

但柏林在許多方面仍不上不下,沒有確定。

由巨大玻璃外牆中央火車站抵達柏林的訪客,常會因立即面對一大片多風草皮及水泥鋪面而驚異不置。

專門紀錄柏林轉變的博物館館長法斯班德(GuidoFassbender)說,「柏林仍充斥醜陋的角落,要嘛尚未完工,不然就是空蕩蕩的。」

魏斯林說,「建築成本很高,而現在柏林已負債600億歐元。」

所幸目前東柏林已非過去乏人聞問的水泥荒原。許多建築─其中部分甚至還遺留大戰的傷疤─已經重新裝潢。

柏林著名郊區巴貝爾堡(Babelsberg)一位電影製片廠主管說,東柏林改建更新的速度如此之快,許多電影在西柏林落後區段拍攝東柏林的場景。

法斯班德也表示,都市更新的過程也帶來高房租(價),部分地區外來人口甚至高達80%。他說,「東與西的界限現在已由貧與富取代。」

曾形容自己城市「窮困但性感」的柏林市長渥瑞特(Klaus Wowereit)相信,商業主義已經對一度創意十足的更新工程造成打擊。他最近即表示,「談到建築設計,現在柏林進行中的工程讓人乏味。」(譯者:中央社楊超寰)

相關新聞
前美大使和人權觀察創建人參觀「牆倒眾人推藝術展」
德國紀念萊比錫「和平示威」二十週年
德國揭曉柏林牆倒塌20週年慶祝方案
默克爾將與戈巴契夫攜手  重溫柏林牆倒塌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