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塚本 (Tsukamoto Kanae)
大學畢業後,任職於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株式會社設計總研廣島。之後赴歐洲留學。最初在芬蘭國立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UIAH)主修ceramics & glass;而後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取得碩士學位後,在英國知名企業Dartington Crystal以及設計公司任職;1999年Kanae Design Labo成立,從市場行銷至新產品開發全部親自參與設計,以獨特細膩及溫暖提供的設計聞名。獲得1996年東京Tableware Contest優秀賞、1997年英國皇家藝術振興協會主辦RAS Competition最優秀賞、2004年Good Design賞受獎。目前兼任多摩美術大學兼任講師與RCA的客座講師。
INTERVIEW
※請簡單談一下您在歐洲求學的過程?
我最早是在芬蘭求學,主修陶藝與玻璃(Ceramics & Glass),不過一開始因為教玻璃藝術的教授沒有長駐學校,所以剛開始先從陶藝學習,後來由一位來自瑞典的客座教授引薦,在暑假時到瑞典的玻璃工房見習,而剛好在那裡的表現很不錯(大笑),而且另一方面,做陶藝與玻璃不太一樣的是,陶器在燒成之前,是不能看到完成品的;而製做玻璃時,你在當場就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而我的個性是希望能馬上看到作品的,所以兩方比較下,是傾向玻璃設計這方面。於是就離開了本來的學校,到可以學習玻璃設計的學校去。後來又因為作品得獎的關係,有機會到英國的玻璃工房去研習,後來也是經由教授的介紹,進入到當地的設計公司工作。
※是什麼樣的機緣讓您回到日本設立自己的工作室?
老實說無論語言怎麼流利可以順利的與人溝通,在異鄉你還是個外人,這你也應該很清楚吧!(笑)更何況在一個以白人為主的國家裡,不同膚色的亞洲人是非常醒目的,而且在我們公司裡只有我和另一位香港人是亞洲人,當然競爭也是相當的激烈,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覺得自己是個異鄉人,在不是自己的國家裡,有一種無法突破的隔閡,而且不管如何,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國家。經過仔細地考慮之後,我就回到日本。剛回來時在一家玻璃公司工作,一邊替室內設計公司設計家飾,這樣慢慢才覺得自己已經有能力以工作室的方式來經營。
※在國外的工作經驗對您有什麼影響?
在英國的工作經驗對我影響很大,因為當地是資本主義,與在芬蘭的時候完全不同,因為芬蘭當地是社會主義,人民付很高的稅金來維持整體的生活品質與社會福利,而且獎學金也很多,鼓勵學生研究,不過這也只是對於北歐幾個國家的人民而言才有這種福利,其他的外國人享受不到。可是也正因為福利做得太好了,企業人民能從政府那裡得到許多補助,環境工作場所都很棒,做出來的東西反倒不會太去考量現實的銷售層面,對我而言好像少了點什麼。但是英國是資本主義,沒有錢就什麼都做不成,剛開始從芬蘭到英國時真的是不習慣,覺得怎麼這個國家滿口都是談錢(笑),可是慢慢地發現這個國家不只是競爭激烈,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主張,而且清楚的表現出來,無論是學校或是企業文化都是如此。在學校上課時教授的喜好左右了學生的作品,在企業工作時則是老闆決定一切。反之在日本因為組織嚴密,必須要經過層層關卡,你的上司上面還有上司,必須一直往上遞,能做決斷的人不多。
※您的設計理念的原點?
我想是做出能帶給人們喜悅的設計吧!沒辦法讓人使用的產品設計出來也是沒用,而且線條流利卻冷冰冰的設計,我也不喜歡,因為在生活上使用的產品,如果是硬邦邦的設計,也不會有人想用。
※靈感從何而生?
嗯,應該是自然產生的吧!因為如果想得太多,整個設計的作品反而會變得太做作太矯情;不去想得太多自然而然釋放出來的想法,所做出來的設計才不會太故意。不過要達到這樣的地步,能夠做到增一分則太多減一分則太少,這也是需要多年經驗累積的。
※截至目前為止有沒有令您最滿意的作品?
這個很難回答耶,其實每一項作品,沒有達到設計師自身的合格標準,是無法提出來的,所以每個作品都灌注了當時的全部心血,努力到作品提出的最後一刻,而且也都充滿了設計師的理念,所以要我舉出最喜歡或最滿意的作品,實在說不出來。每一個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辛苦的培育它成長,所以無法決定誰最好。
※設計過程裡最難的就是何時該見好就收,您認為呢?
我覺得每位設計師各不相同,像我是因為一開始就以個人工作室的方式,沒有和其它產品設計師一起工作過,所以只有以自己的方式和客戶做溝通。有一次和一位同是設計師的朋友聊起來,提到向客戶提了二三十個提案,他說確實是在思考的過程會有很多靈感,但是三十個真的做的有點太過火了(笑),不過一、二個我又覺得太少,不過有時候要依客戶而定。我的基準是,不讓自己後悔,一直努力到最後一刻吧!不要等到作品完成後才覺得自己的東西慘不忍睹。
※在您的作品裡,像是壁掛鐘等一些以自然界的現象為題的作品,您的靈感是怎麼得來的?在觀察一件事物時,您最先會看什麼地方?
老實說平常眼睛觀察的東西不同,所誕生出來的作品也會有所不同,這也跟每位設計師的個性有關。例如看的是同一樣東西,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與想法。像我跟朋友一起去旅行時,兩個人所拍出來的景緻就會完全不同。如果到國外去旅行時,我最先注意到的是窗戶、牆壁、路面等等,還有招牌也很有趣。之前曾經到一個國家去,那裡的街道是中古世紀的樣子,雖然路面很窄令人有種壓迫感,有種灰暗的感覺,但是還是會希望自己去親身體驗,去感受那種氣氛。尤其是看到每一扇窗戶,折射出光線的美感,才了解到玻璃其實是需要光線才能突顯出美感的。平常我會很在意這些事物。
※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與「職人」們一起工作,你們之間的溝通狀況是?
為了要密切合作形成一個好的團隊,所以彼此都有話直說,有什麼就說什麼(笑)。因為老實說我們也背負了數字的壓力,所以必須注意市場面,有時候也會碰到師傅們不擅長的部份,而對方也不好意思說出來,所以要去製造那種溝通的氣氛,讓他們把心裡的話說出來,彼此充份的溝通,什麼地方沒辦法完成,大家一起來想辦法,並且還要與時間競爭才行。不過我因為常常與這些師傅們一起工作,所以在溝通上沒什麼太大問題。
※您最尊敬的設計師?
長大作(日本)、Robin Levien(英國)
※最近特別關心的設計主題是?
其實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運用設計使生活更美好,以及做出長賣型的產品。如何讓藝術融入於生活之中,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目標。
※如果您想做的設計與客戶的要求分歧時您的處理方式是?
以前我常常會想這件事,到時候我該怎麼辦;現在我已經不會去想這件事了,因為如果沒辦法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做出我們想要的作品,就不能自稱專業了。所以盡力完成自己的計劃,而大家看到作品時也能有所了解與領悟,這就是我做設計的喜悅了。
※請給以設計為職志的人一些建議。
把基礎能力練好是很重要的。
※您在大學教設計,目前學生們的情況?
積極地想要做出什麼表現的人很少。其實大家都很認真學習,但是如果沒有積極的、自我意識強烈的去找出自己的目標,是沒有辦法看到未來的。尤其是很年輕20歲出頭的學生,漫無目標的在學校裡學習,我覺得這樣是很可惜的。
※您認為21世紀的設計會是什麼景象?
我覺得那個時候也許設計會跟生活更接近,不需要把設計掛在嘴邊,它就存在身邊。現在的人還是太相信大眾媒體了,不會用自己眼睛去看,去思考及判斷,但是我相信慢慢地會改變。@
摘自:《dA夯07 DESIGN 21: 21 product designers》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