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除了表面的字意之外,同時還有背後的內涵存在,和宇宙中萬事萬物一樣,它也有它所對映的層次上的區別。
漢字是神傳文字,有深遠的內涵。然而隨著人類道德的敗壞,內涵也如塵封的典籍,漸漸無法被人所認識。高深的內涵也許只有修煉的人才能領悟。這裡舉兩個例子說明。
「真」少了兩點成了「直」,直和「執」同音。《論語·憲問第十四》:「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日:何以報德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儒家看重「直」。兩個人在矛盾衝突中總想分清是非曲直,誰對誰錯。可能在理的一方覺得自己理直氣壯。殊不知有更高的理制約,卻執著於常人的誰對誰錯。「直」是「真」派生出來的人的特性。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容易形成固執的負面性格。
「義」是「善」派生出來的。說文解字中「善」和「義」都從羊,在上古時代,羊代表美好的東西,常作為祭品,也代表公正。善又從言,就是說用言辭表達美好為善。義從我,指兵器,就是說用武力維護美好稱義。如「行俠仗義」、「仗義執言」。相對於善的善,義有其不善的一面。歷史過程中不好的一面也愈來愈突出。許多不好的行為都冠上「義」字。三國演義裡關羽父子被東吳所斬,劉備不聽勸阻說什麼都要親自率軍為關羽報仇。水滸傳武松殺潘金蓮或宋江殺閻惜嬌都以「義」之名。到了近代,搞武裝暴動稱「起義」;黑幫聚眾稱「聚義」。這個所謂的「義」其實不是真的公正。而是參雜了「情」的因素的。
「義」也常被誤用。它在中文翻譯的《聖經》中代替RIGHTEOUSNESS,指人對神的正信與正行。 這誤差導致許多人弄不清楚它的本意。「義」這個字無法表達修煉人的正信正行。就如同「愛」無法代表神佛對人的慈悲一樣。因為它們都對應不到神佛那麼高的層次。
「直」和「義」都是儒家強調的君子的德性,是常人的理。而不是更高層次上修煉人所修的「真」和「善」。老子說的「大道廢,出仁義」就是這個道理。
【正見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