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過動兒未及早診治 易衍生中輟生社會問題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八日電)醫學界估計,全台灣約有十三萬七千多個中小學生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然而教育體系所掌握的人數不到二千人,特殊教育學者今天認為,未及早診斷及矯治,這些過動症的學生容易變成中輟生,產生社會問題。

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高淑芬調查,國內中小學生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盛行率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大約每班有二到四個這樣的孩子。高淑芬另外將三百七十五名病童母親與其他七百五十名母親相較,發現因為教養問題,使得病童母親對孩子有過度保護及控制的傾向,且出現焦慮現象。

高淑芬說,過動學生難以專心,往往影響課業表現,如果課業壓力太大,也會使已矯治的過動症復發,曾經有個過動症學生一路念到大學,在寫研究所論文時過動症復發,通常五到八成的過動症狀會從兒童持續到青少年,五到六成五會持續到成年,所以也有過動成人。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主任孟瑛如指出,教育部掌握的「嚴重情緒障礙」學生人數僅一千八百六十人,嚴重情緒障礙有八百多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只是其中一種,可見教育體系的通報率偏低。

孟瑛如說,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男女有別,男生常以過動行為表現,精力旺盛又經常闖禍受罰,令女老師尤其難以忍受,女生則常見注意力不足,動作特別慢,功課拖拖拉拉總是做不完,這些學生在班上交不到朋友,老師也討厭,久而久之就不愛上學。

孟瑛如說,近來一些政治人物的言行,令人懷疑有過動傾向,正面解讀的意義在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早正確治療,長大一樣有好成就,一般來說,六歲可開始診斷孩子是否過動,投藥一年八個月到二年半即有助於矯正過動或改善課業表現,如果拖到國中問題嚴重時,往往變成中輟生。

孟瑛如說,教育部九月七日開會通過,各縣市在鑑定「嚴重情緒障礙」學生時,鑑定證明上應加註過動症等不同類別,才能讓正確的教育資源到位,幫助孩子開發潛能力、自我肯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