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中國吸引外資面臨轉折點

何清漣

標籤:

【大紀元6月22日訊】有關中國吸引外資的報導總是那麼金光燦爛,不僅中國自彈自讚,不少外資也唱著相同的曲調。唱歸唱,但有關到中國投資是否盈利卻始終是個問題。

   5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財富論壇》上,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的講話列舉了外商在中國盈利的成績,正在運營的28萬多家外商投資企業中,三分之二以上盈利。薄還列舉中國美國商會2004年的調查證明其言不虛:被調查的四分之三美國公司在華盈利,42%的公司在華利潤超過其全球的利潤率。這位中國商務部長還特別提到,德國大眾在華合資公司的運營利潤相當其全球運營利潤的四分之一。

   《財富》(中文版)發佈「2005年度外商投資調查」,再次強調「在中國做生意並不像外面傳說的那麼無利可圖。……我們調查的另一個結果是: 如果在中國擴展或者建立新的業務,超過 56% 的外商認為三年內可以盈利,超過 90% 的外商認為五年內可以盈利。」

   但事實並沒有他們所說的那樣美好。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中國的外資進入高潮正面臨回落的轉折點。

  一半外資已撤走,留守者只有一半多盈利

   這些報告極力強調在華外資正在盈利,這正好說明在華外資的盈利與否,是一個頗值爭議的問題。薄熙來引用的數據顯然迴避了兩個事實:一是投資失敗而黯然撤資者占來華外資的一半,二是留在中國的外資企業50多萬家當中,還有22萬家未運營。

   這些本是中國絕密數據,為甚麼又洩漏出來?這完全是出於偶然機緣。去年中國為「兩稅並軌」(即中外企業稅收並軌)一事發生爭執,國家發改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引進的外資過多,已經對中國的經濟安全形成威脅,主張取消對外資的稅收優惠。主管外資的商務部官員情急之下於去年12月中旬公佈了一組數據:中國累計使用外資的金額是5,590.23億美元,其中有近一半的資金已經撤回,在中國目前註冊的外資企業共有504,568家,但實際運行的不到2/3。透露這一數據的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的公開發言稱,由於中國沒有進行外商直接投資存量的統計,而被普遍使用的「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這一指標,並沒有反映出外商投資企業終止運營及撤資等情況。到去年底,中國利用外資存量約2,500億美元,僅為5,014億美元同期實際利用外資累積金額的一半。

   這些運行的企業盈利狀況如何?有數據為證:去年7月,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反避稅官員蘇曉魯宣佈,55%的外資企業均報虧損,但他認為其中不少是借虧損之名,行避稅之實。局部地區的統計資料也證明外資在中國的盈利狀況並不好,近日,廣東省統計局對廣東696家重點外商投資企業進行調查,發現廣東省東西兩翼和北部山區外資虧損面逾半。

   為便於讀者記憶,將上述資料梳理後簡述如下:

   2004年底,中國引進外資5,014億美元,一半左右撤走,外資存量僅為2,500億美元。
   在中國目前註冊的外資企業共有50.45萬家,但實際運行的僅28萬家。而28萬家中僅三分之二盈利。

   如此成績,中國能算得上是「投資福地」嗎?

   要說外商完全不明白這些,那也並非事實。今年2月17日,英國《金融時報》發表Geoff Dyer的文章「中國:外企的福地還是墳墓」,列舉的事實正好與薄熙來的結論相反:2003年,有著13億人口的中國為美國企業提供了44億美元利潤,而人口僅為1,900萬的澳大利亞為美國公司創造利潤49億美元;而墨西哥這個人口只9,500萬的國家為美國企業提供了57.5億美元利潤。

  中國正面臨第二次外資撤資浪潮

   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國市場上既有外資進入,也有外資撤出。今年4月,美國電力、賽德能源、阿爾斯通和西門子等一批國際電力巨頭紛紛撤離中國市場。如果將2000年到2001年部份外國電力投資商撤出中國市場稱為「第一次退潮」,那麼如今這是「第二次退潮」。

    太平洋頂峰是在中國排名前五位的一家外資電力公司,出資方為世界500強美國聯合能源公司和世界銀行等。到2004年底,該公司一共在中國投資了七個熱電聯供企業,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總投資額達到了20億元人民幣。但好景不常,到2004年,太平洋頂峰的七家電廠就已出現了四家虧損、三家電廠微利的狀況,總體上核算,今年該公司將出現虧損。西門子公司年初承認,去年年末,該公司與瑞典Vattenfall公司的子公司德國漢堡電力公司(HAW)一起出售了在河北邯峰電廠共達40%的股份。  對於在華外資電廠來說,2004年幾乎全部陷入虧損,或接近虧損狀態,目前,外資電力在中國的投資存量大約還有1,200億人民幣,它們能否在中國存活下來,尚是疑問。 目前的撤資,只是想保住最後一點血本而已。

   從中國市場上敗北的還有汽車行業。據高盛公司預測,2005年大眾汽車公司在中國的前景不妙,有可能產生歷史上最大的虧損,數額高達四億歐元。大眾汽車目前在美國和歐洲市場上都不景氣,而已經成為大眾重要海外市場的中國,這幾年來也因為大眾的產品策略欠妥,持續走下坡路。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銷售在2003年達到創記錄的69萬輛後,去年滑落到了64萬輛,而其盈利更是一落千丈。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今年第一季度,大眾在中國的業務陷入運營虧損,公司正努力在今年實現盈虧平衡。 大眾汽車財務總監說,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產量和價格兩方面仍然存在風險。大眾在中國的兩家合資企業盈利狀況,已從一年前的1.06億歐元利潤,惡化至1,700萬歐元的虧損。 大眾汽車公司不得不調整了中國業務的高級管理層。根據這些消息,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5月份在全球財富論壇上的發言有很大的水分,或者他將德國大眾公司2003年業績當作最新業績。

   中國還有多大的「成本優勢」?

   中國吸引外資的主要閃光點是「比較優勢」,亦即中國能夠為來華投資的企業提供低廉的勞動力與土地租金,而且又由於從90年代後期開始,人民幣幣值又被低估,從而使得中國的廉價商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競爭力。

   但一這比較優勢從去年開始日益受到質疑。部份外商抱怨,過去十年來,三類成本即經營成本、監管成本和外部成本過高,一直制約著中國的商務發展,連眾多提供減稅政策的經濟特區也受到影響,盈利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

   經營成本上漲與全球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趨勢同步,這兩類生產要素的進口成本遠遠高於土地和勞動力成本,而中國對進口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賴程度還在不斷加大。在注入成本上升的同時,產能過剩、准入壁壘下調、以及對低投資回報率的高容忍度,會繼續壓低利潤率。在華製造商已經估算過成本:中國製造企業在能源和原材料上的支出往往高於國外同類企業,因為其產品通常需要加上海運成本,進口關稅和17%的增值稅。

   令外商最頭痛還有中國政府行為導致的監管成本過高。政府政策在企業眼裡不具有確定性,一些業務的獲准往往需要不斷遊說政府,這種遊說所需要的耗費加大了商務成本,更兼稅收與其他許多雜費的征收永遠處於不透明狀態,讓企業無所適從。而所謂「外部成本」可以用知識產權一項來作代表,美國是近年來在知識產權方面與中國發生糾紛最多,也花費最大力氣打官司的國家,但即使如此,也無法解決中國企業不斷的侵權問題。

   上述種種,已經使得投資中國的「比較優勢」不再。就在中國宣稱每年吸引外資多少時,外資投往中國的數量其實已經有所減少。

  外資已經開始觀望

   正當中國以驕人的引進外資成績自豪時,進入中國的外資卻相應有所減少。6月13日,商務部發佈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外資投資企業數量與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均出現下降。1-5月份,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6,437家,同比下降4.75%;合同外資金額649.71億美元,同比增長14.8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23.66億美元,同比下降0.79%。

   另外一條資料亦可作為佐證:今年年初,位居引進外資第一的江蘇省已經發現去年引進外資的成績較之前年有所下降。  2004年1—11月,江蘇省協議註冊外資345.91億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長31.17%;但實際到賬註冊外資只有101.72億美元,比2003年同期僅增長1.65%。

  雖然引進外資還是位居全國第一,但實到外資的增幅大大下降。而更讓江蘇省政府擔憂的在於:2003年的實際利用外資是158億美元,2004年1—11月實到外資101.72億美元,如果要與2003年持平,那麼2004年最後一個月實到外資需要56億多美元。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換句話說,2004年江蘇省實到外資的絕對數大幅下滑。儘管江蘇省作了許多解釋,比如統計口徑的改變,等等,但無法改變外資進入數量下滑這一事實。

   而中國引進的外資當中,風險投資所佔的比例不低,但最近中國與美國相繼生效的三個法規(或政府文件)都對中國的風險投資流向發生了很大影響,中國的兩個政府文件是:

   外匯管理局1月24日頒布的《關於完善外資並購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被簡稱為「11號文件」),此文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範資本外逃;

   由於11號文規定不夠細化,不具有可操作性,中國政府緊接著於4月8日頒布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境內居民個人境外投資登記及外資並購外匯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簡稱「29號文」)。這個文件在國際風險投資者看來,是一種趨嚴、收緊的資本政策導向。

   兩個文件的目標一致:增加風險投資退出的難度。

   而2003年10月份美國出爐的《本土投資法》已於2004年5月1日生效,這一法規將美國公司海外收益的所得稅稅率由35%下調為5.25%,期限為一年,條件是將這些收益投資於美國。據摩根大通測算,這將為美國帶來超過4,000億美元的回流。

   據說,中國的風險投資每一個項目都受到了11號文件與29號文件的衝擊,處於停滯狀態。業界人士認為,擁有海外資本通道、以尋找資金安全退出機制「套現」為目的的風險投資,其操作慣例為投資和退出都在境外——即「兩頭在外」,最終實現被投資企業的海外上市或境外併購。

   據瞭解,國際風險投資慣用的資本運作模式為:資本注資境內母公司後,以其子公司名義在BVI (British Virgin Islands)等地離岸註冊控股公司,再由控股公司收購境內營運公司,然後由擁有優良資產的控股公司實現在境外上市。這類投資如果看不見出口便不會進入,而通常情況下的主要退出路徑為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與收購兼併。
  
《2004年中國風險投資行業調查分析報告》顯示,123個風險投資的退出項目中,有49個項目以國內企業收購方式退出,其比例約為40%;以上市方式退出的項目數為4個,僅佔3%;去年中國風險投資機構管理資本總規模為439億元,比2003年增加了34.93%。

   而現在風險資本的兩條出路都已經被全完堵死,迫使風險資本裹足不前。這當然不是中國政府出台那兩個文件的初衷,但引起的結果卻如此,進而影響到中國企業海外上市。
   中國政府為甚麼要堵死風險資本的進出管道?只有一個解釋:為人民幣升值做準備,不希望進出快捷的風險資本旋進旋出,趁人民幣升值之機撈一筆就走。

   但結合所有情況分析,可以看出一個趨勢,即中國狂熱正在過去。許多投資銀行的經理人已經無可奈何地承認,全球範圍內對中國上市的興趣下降,投資基金已經轉向其它市場。江蘇省外商直接投資下降,投資於實業的外商們正在撤資只是剛開了一個頭而已。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為了中國不再是「最大的寫作者監獄」
何清漣焦國標批評中共壓制新聞自由
何清漣: 官員問責制度缺失與貪污腐敗的關係
何清漣:中國養老保險危機  一觸即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