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原子彈的依然不如賣茶葉蛋的

中國經濟依然屬於“茶葉蛋”經濟

標籤:

【大紀元12月6日訊】造原子蛋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是改革開放初期高知階層真實的生活寫照。很生動的例子就是說一位大學教授,工資微薄難以養家,於是在校園裡擺個攤賣起了茶葉蛋,沒想賣茶葉蛋的收入遠遠超過了自己的工資。

   這是八九十年代流傳很廣的傳說,當時也激起了眾多沒有文化,沒有技術的人們進入商海創造財富奇跡的沖動。事實也証明,這群靠著氣魄進入商海的追夢人,成功的很多。那時搞高科技的,真是沒有從事普通行業的人收入高。

  轉眼二十幾年過去了,中國的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科技人才也是層出不窮。現在高知階層的收入,的確不是當年所能比的。從事高科技工作的,確有不少有車有別墅,存款七位數。這時高知階層常常拿當年的老話“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來說明中國經濟進入了通過技術實現財富的階段,自己比賣茶葉蛋的收入似乎高了很多。但是筆者則認為,中國當代造原子彈的──從事所謂高科技工作的人們,還真沒有那些賣茶葉蛋的-──從事非高科技工作的人們收入高。中國依然屬於茶葉蛋經濟。

   請不要急於嘲笑我的觀點。

  我想先問一個問題,中國富人最多的地方是哪裡呢?對,是浙江。但是浙江人的富裕是靠高科技來實現的嗎?顯然不是。我們都知道,浙江人可以把一個紐扣,打火機做到幾十億的產值。如果把這些作為高科技行業來認定,你一定會笑,形象的說,他們從事的是茶葉蛋經濟。而在沿海,玩具產業等科技含量極少的輕工產業,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認定為茶葉蛋經濟呢?這些老板們,我們可不可以稱做賣茶葉蛋的呢?這些賣茶葉蛋的人,依然掌握著大大高於從事高科技工作的人們所掌握的財富。

  也許你又要反駁:我們的高科技企業很多,產值也是數百億元,而從事這些行業的老板們,也是相當富裕啊。我覺得這就是大家被企業的宣傳混淆了視聽。中國的企業,除了依靠高科技的幌子給自己帶來聲譽和優惠政策,而真正屬於高科技的有幾家呢?汽車業,只不過是外國公司在中國的裝配車間而已。大家用的電子產品,手機,VCD更是如此。這些行業如果是高科技行業,那麼我們還真不敢恭維這些企業從事所謂高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情況。這些人也許在普通人眼裡算收入不錯,一年二三十萬,但是這和那些從事賣茶葉蛋的老板們比,算的了什麼呢?現在大家公認的是,電器,電子,汽車等戴著高科技光環的眾多企業,日子都相當難過。技術人員的收入水平,也是相當一般。這些技術人員能夠做的,只是對現成的技術做一些少量的改觀,而這些企業,在中國根本算不上高新技術行業,也只能和賣茶葉蛋的歸為一類。但是賣茶葉蛋的還知道創新,把味道變一下,顧客喜歡了,自己的生意就壯大了。而這些所謂的高科技行業,卻沒有這個想法,創新不足使他們雖然本質上屬於茶葉蛋經濟,但是卻失去了茶葉蛋經濟的活力,最終淪落的連賣茶葉蛋的都不如。

  請不要覺得我說話苛刻,這是事實。如果把這些企業的產品看做茶葉蛋,而真正收入高的,則是那些賣這些茶葉蛋的銷售人員。因為他們都知道大家的組裝大同小異,技術也都是進口的,價格上沒有絕對優勢。只有靠銷售人員賣的技巧來實現企業的壯大。這就是中國所謂的高科技行業的情況。

   在沒有掌握到核心技術前,中國的高科技行業只能屬於茶葉蛋經濟。唯一不同的是,蛋是自己的雞下的蛋,不需要受制於人。而那些所謂的高科技行業,甚至連這個蛋都需要向別人要。

  所以,現在還是有很多知識分子放棄了所謂的高科技工作,投身商海。因為他們發現,中國的科學技術在很多方面竟然如此讓他們失望。特別是企業在技術投資的力度上,遠遠沒有滿足創新的需要。想擁有更多的財富,靠實現技術的飛躍從而實現如蓋茨一樣的身價幾乎不可能。只有去賣茶葉蛋。我曾經和一些技術人員探討過,他們的無奈和對銷售人員的羨慕是溢於言表的。這個大家也許都有體會。

  搞技術搞不起來,就不要指望技術進步帶來的價值增長。中國經濟的發展依然靠著投資和巨大的需求來實現增長,而增長的權利,則掌握在別人的手裡。這就是中國現在的困境。十一五中央把自主創新看的如此重要,就是認識到中國經濟的脆弱性,形象的說,我們還真是“茶葉蛋經濟”。這樣的發展,發展越快我們越受制於人,我們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就越小。中國的發展前景將是十分危險。這樣說來,賣茶葉蛋收入比造原子彈的高,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反省的。

本文轉自互聯網,僅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發現有版權疑問,請及時與我們聯絡。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一言:「神韻需要宣傳」
【網海拾貝】2024中國社會代表字
唐元:「仇富助共」來到紐約 意欲何為
【網海拾貝】2024,中國各階級都開始了最後的掙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