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調對應世貿農業補貼爭吵

標籤: , ,

【大紀元12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愛瑪2005年12月13日巴黎報導)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會議13號在香港正式拉開序幕,中國作為此次會議的東道國和南半球農業遊說國成員之一,在此次有關南北半球農業補貼問題的爭吵中一直保持了低調的姿態,這一姿態引起法國媒體的關注。

世界貿易組織香港大會在南北半球就農業補貼問題的一片爭吵聲中拉開序幕,作為會議東道國的中國在農業補貼問題爭端中始終保持的低姿態,連日來引起法國媒體的關注和評論。

*入世後中國年收益4百億美元*

法國《解放報》在相關報導中指出,剛剛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強國的中國對多哈回合談判抱有極大期待,無可爭議的是中國已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國。自中國4年前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資吸引國,關稅的降低使中國能以最具競爭力的價格出口產品,出口業以年增長10%的速度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加入世貿組織為中國帶來4百億美元的年收益。

《解放報》指出,儘管貿易全球化使中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中國三分之二的農業人口卻並未能享受到貿易全球化的好處,面對與眾多國家在紡織產品、鞋類產品、鋼鐵產品方面的貿易爭端,中國似乎既不能為自由貿易大唱讚歌,又不能對此橫加指責。在中國極權專制的體制下,民眾難於就政府的全球化立場加以辯論,農民更不可能就自由貿易發表意見。

*中國腳踩兩條船*

法國《費加羅報》指出,中國在香港會議上試圖保持低姿態,也許是因為它既不想與南半球或窮國也不想與北半球或富國結盟,更重要的是它目前處在腳踩兩條船的境地,儘管它的製造業使歐美顫抖,但它的農業卻要養活其三分之二的人口。在爭吵不休的農業補貼問題上,中國還有必要站在發展中國家一邊。根據經合組織近期的評估,如果香港會議能就農業問題達成任何協議,它都將使中國大大獲益,它將降低歐美農產品市場進口關稅,推動中國農產品出口,從而提高中國農民收入。而這正是中國政府近期的首要任務。

《費加羅報》報導,根據英國牛津饑荒救濟會上週發表的報告,美國政府對國內棉花業的補貼使美國棉花對華出口自2001年以來猛增21倍,迫使大批中國棉農放棄種植計劃,每年使中國損失72萬個棉農。 因此在降低發達國家農業補貼這一關鍵問題上,任何協議的達成都將助中國一臂之力。

*經濟奇蹟背後的民工血淚*

《解放報》表示,另一個使中國政府保持低調的因素是,中國經濟奇蹟背後的社會現實以及中國為其經濟發展所付出的沉重環境資源代價正越來越引起世界輿論的關注,中國不希望輿論在香港會議期間對上述問題聚焦。

《解放報》說,上星期,國際自由工會組織發表報告,以事實和數據披露了中國經濟奇蹟建立在對中國民工廉價剝削基礎之上的現實。報告指出,對競爭力與利潤的盲目追求,促使中國企業有時對工人實施近乎奴隸式的剝削,他們每週工作近70個小時,20個人擠在一間宿舍內,月工資最低可能只有44美元,他們無權組織自由工會,無權罷工,他們的合法權益無法獲得保障,中國賭博式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使少數人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暴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正使這一社會不平等現象日益加深。

法國《世界報》日前在報導中國廣東省汕尾市東洲鎮民眾抗議政府征地建電廠遭當地警察暴力鎮壓事件時指出,這一發生在世界貿易組織會議前夜的事件,形象的刻畫了中國發展模式,這一模式建立在強行工業化、盲目城市化,迫使3千4百萬農民喪失土地背井離鄉的基礎之上。官商勾結、全面腐敗、源源不斷的廉價農民工組成「世界工廠」成了典型的中國發展模式。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警:已作好防止世貿會議暴力活動準備
台漁業署研擬法令 經營公海漁業須受規範
老農津貼調高 新增經費以追加預算處理 
車壇盛事 2006年台北車展24日登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