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7日訊】很多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不太喜歡曹操,覺得他雖然卓有智謀,也能容人,但狡詐無比。我雖也不喜曹操,但卻覺得他在守信方面卻值得讚美,堪為天下人的榜樣。
書中記載,關羽因劉備兵敗不知所蹤,為保兩位皇嫂,與曹操訂約三條後而降。三條為:「一者,只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愛極關羽的曹操當即允諾。曹操得到關羽後,真是盡其所有希望將其留下。但後來關羽聞知劉備下落後,便掛印封金,留下書信辭別曹操。曹操手下戰將欲去追趕,曹操阻攔,說道:「吾昔已許之,豈可失信!」進而對手下戰將張遼說:「雲長封金掛印,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想他去此不遠,我一髮結識他做個人情。汝可先去請住他,待我與他送行,更以路費征袍贈之,使為後日記念。」而後,關羽過五關斬了曹操的六員戰將,曹操仍以自己既已答應關公,就不可失信而阻止手下人追趕。
曹操深知守信之重要:要奪取天下,贏得天下人之心,不守信焉能服眾?那麼何為「守信」?從所舉曹操之例來看,所謂「守信」,就是要「講信用」、「守諾言」,也就是要「言而有信」、「誠實不欺」。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認為,在社會生活中,「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如果不守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條件。他把「信」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和「五大規範」(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認為只有「信」,才能得到他人「信任」(「信則人任焉」)。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大車轅端與衡相接處的關鍵),小車無皔(小車轅端與衡相接處的關鍵),其何以行之哉!」這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失去「信」,就像車子沒有輪中的關鍵一樣,是一步也不能行走的。孔子在談到統治者怎樣才能得到老百姓信任時說:「民無信不立」。如果一個國家對老百姓不講誠信,就必然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只有對老百姓講誠信,才能夠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因而,大到國家統治者,小到普通老百姓,都不可不守信呀。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