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花蓮報導)在花蓮太魯閣族大同部落,背簍不僅是一個實用的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都姆恩·馬邵是這項傳統工藝的推手,她致力於保存和傳承這項技藝。儘管面臨著天災和交通的不便,都姆恩·馬邵依然堅持著她的信念,將背簍的製作技藝傳授給更多的學員,讓這項文化瑰寶得以延續。
工藝家都姆恩·馬邵:「背簍就是在我們的原住民生活裡面,就是一個生活上的必需品,因為早期都是在務農嘛!那我們務農的情況下,有這個背簍就會事半功倍。」
傳統背簍製作過程
「我們的材料主要是原生黃藤,因為我們住在高山,所以老人家在務農的時候,也會順便採集黃藤。回家後,我們就開始製作所需的背簍。」都姆恩·馬邵說。
她補充說:「我們是大同部落的,所以要到以前居住的地方採集。其實我們山下也有一些地,野生的黃藤也很好用。山上的黃藤纖維密度高,被蟲蛀的機會低。而低海拔的黃藤纖維密度較低,很容易被蟲蛀。」
製作傳統背簍的流程是這樣的,都姆恩·馬邵:「首先從底部開始製作,然後加上母線,再來做簍身的六角邊。簍身的六角邊做完後,我們會先做一次收尾,上面有一個架子,我們第一次收尾後會加上這個上口架。上口架加完後,最後再加上邊緣架,就是我們背後邊緣的兩個角。最後再收尾,然後加上底部的框架。所有動作要做到緊密,這樣一個背簍就完成了。」
最難的部分就是在收尾的時候,她說:「我們要加上上框、腳框和底框,有很多不一樣的收尾方式,所以最後的幾個收尾步驟是最辛苦的。如果製作傳統背簍,我們一般以中小型為主,底部大概是20公分的正方形,背簍身高大約在30到50公分。兩天的製作時間其實很趕,但基本上是可以完成的。」
傳統背簍傳男不傳女
「我當時也不是特別去學這些技藝,因為以前總是陪著爸爸去教課。爸爸國語不太好,最怕學員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因為他講族語的比例比較高。所以從高中開始,我就陪他一起去外面上課,變成他課堂上的翻譯。他講的時候,我要幫他翻譯成國語,讓大家聽得懂。」都姆恩·馬邵。
其實我們沒有特別去學這些東西,因為爸爸masaw asing馬邵·阿信從來沒正式教過我們。背簍這種工藝在我們大同部落是傳男不傳女的。所以我們會做,完全是因為幫爸爸做翻譯,然後自己慢慢摸索。正式成為講師是在我爸爸去世兩年後,我才開始從零開始學習。這樣也大概有八九年了。
都姆恩·馬邵:「所有的技巧都沒有跳出爸爸的手法,就是看著爸爸學習,慢慢地把他的動作反覆揣摩回來,然後把他的技術延續下去。」
她說:「你知道嗎?傳統背簍用一二十年都不是問題!它其實不怕水,只怕火。因為它就是植物,一遇到火就燒了。沒有任何塑膠或其它材質,就是純植物藤材,所以完全不怕水,只怕火。」現在我們部落裡,男女學員都可以學做這些。無論男生女生,都能掌握這門手藝!
天災來襲 大同部落面對的挑戰
都姆恩·馬邵提到,最近的花蓮地震和凱米颱風給部落帶來了很大的災害,導致土石流問題嚴重,甚至影響到遊客的到來。雖然目前吃住不是問題,但收入來源卻成了最大的困擾。主要依靠民宿接待登山旅客的收入在地震後歸零,讓原本依賴這些收入的家庭面臨極大的挑戰。部落居民正在等待大地恢復平靜,計劃共同回去整理家園,並期望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與經濟活動。
都姆恩·馬邵:「因為我們都是在逆境中成長的,所以一旦遇到問題,我們都會及時化解。如果說到最近的困難,那就是教學方面的問題了。台北的台九線塌得很嚴重,我們原本兩個半小時的路程變成了12個小時。我們得先南下,再從屏東上去,這是這幾天最辛苦的地方。但其它的問題都不算什麼,因為我們遇到了就立即處理。這些無法改變的東西,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的想法、做法和思維。」
儘管目前面臨著很多困難,都姆恩·馬邵相信所有族人依然會堅持下去。他們相信,只要大家團結一心,就能克服這些挑戰。每一個背簍的製作過程都是一段故事,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些作品,將太魯閣族的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人了解太魯閣族的生活和歷史。
責任編輯: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