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也要健檢 驗屋讓買房更有保障(上)

作者: 朱承天

人氣 214

編者按:在不動產價值鏈裡面,以前並沒有「驗屋」的說法,比較相近的就是「點交」,進到房屋後,這邊點一點、那邊看一看,一樣都不漏,就沒問題。如今,有了「驗屋」的出現,買賣房屋更有保障,這也成了我目前的跨界新斜槓。

驗屋,讓人安心的履約保證

「為什麼要做驗屋這件事情?」、「它在這裡面扮演什麼角色呢?」、「又為什麼需要這樣的角色?」有人可能會這樣問。

「就是彼此不信任嘛!」有些人就會開玩笑答。

以前的時代,買房子並沒有所謂的「履約保證」,甚至在非都會區,大家都是口頭承諾什麼時候付錢,然後就可以辦理過戶,找個代書就解決了。

然而,世風日下,現代人買房哪敢輕易漏掉這個環節?不管是買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通通都要有履約保證,把錢放在銀行(公正的第三方),才會覺得安心。

因此,不管驗屋是否存在一種「信任」問題,這也象徵著整個購屋流程的健康化,就跟履約保證一樣,驗屋已經演變成最後一個關卡。

當賣方告訴你:「房子好了,就可以點交了。」可是大部分的人沒有太多買房經驗,只有到現場看一看,等到賣方說:「好了,房子就交給你了!」這才發現好像這裡有問題、那裡也有問題,卻不知道要找誰處理,或者自己也不清楚房子到底有沒有問題。

於是,因應這個需求,出現了「驗屋公司」,意即幫你檢驗房屋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的角色。

中古屋驗屋 攸關買賣三方共識

若是購買中古屋,大部分都會透過仲介,此時就會考量仲介的中立性,攸關是否需要驗屋,然而過程中若有什麼事情,是否就由房仲公司出面處理?

這裡牽扯到情、理、法,好多不同的層面,對於房仲來講,他是作為兩方的橋樑,當然也會告訴買方:「我已經跟賣方確認過了,這裡不是凶宅,也沒有漏水的問題!」凶宅部分,今天暫且不論,我們單純來談漏水這件事。

有時候賣方可能不是故意要隱瞞,他也不知道房子有什麼問題,自己住的時候好好的,甚至有些是裝潢起來,房子賣出去以後,才發現原來有一些問題,不一定是漏水,可能是給水系統或者是電力故障,此時才發現原來問題那麼複雜,卻沒有人可以幫上忙!

因此,美國大部分的州已有明文規定,一定要在中古屋買賣過程當中,提供驗屋公司的報告,這份報告可以幫助雙方在合理的價位上,得到買賣三方(買方、賣方、仲介)的共識,重點是銀行端也可以依照這份報告,提供貸款成數。

這是一個比較高的境界,因為現在中古屋的買賣,銀行貸款主要是看地段,也不管到底在哪一棟大樓裡頭,我家裝潢得比較好、維修得比較好,隔壁棟的哪些樓層做得比較不好,銀行只要認定在這個地段,就提供這樣的房貸,幾乎都是以地段的價值進行評估,而沒有能力去做驗屋這件事。

可是在美國,他們把驗屋當作是必要的條件,我認為對於各方來講,都是一件好事,當然驗得越詳細越好!

新成屋的驗屋 重點放在防患於未然

以新屋來講,就更需要驗屋了,因為新屋賣方就是建設方,理論上沒有中立的房仲來當橋樑,賣房子的人如果發現瑕疵,可能就會有所隱瞞。

這裡面談到各種建商不同做法的時候,其實有時候也有一點點感慨,我們跟建商買個幾百萬、上千萬的房子,他們在點交的時候,可能預想買家若是發現哪裡有瑕疵(例如:五金配件沒有鎖好、牆面沒有油漆完整等),卻用一種――「到時候再來修就好,反正買方看到什麼,我就改什麼,沒看到就過了」的不合適心態。

我覺得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換句話說,當驗屋公司的角色出現時,會讓人覺得:「你就是來挑毛病的!」呈現出一種對立關係。

我經營房地產的專欄,寫了這麼久、寫了這麼多,一直關注「防患未然」這件事,不是說挑出的毛病越多,我就越高興,並非以這樣一個負面觀點作為切入點。

這次因為朋友們的邀約而被迫「斜槓」,我也希望講清楚,不要把驗屋當作是總要找一個人來挑毛病,挑的毛病越多,大家就越高興,事實正好相反,如果大家都做得好好的,降低驗屋和後續修整需求,不是更棒嗎?

驗屋公司角色 房屋健康的守門員

我常常跟朋友們聊天時,談到驗屋公司其實比較像「健康檢查」,意思是說,我不是醫生,無法直接告訴你:「不行,你的血脂太高了,所以你要怎樣、怎樣處置……。」只能運用一些儀器和設備,包括我們的專業技術分享:「你可能患有三高,可能椎間盤突出了……。」

提供一個公正客觀的第三方資料給你,要不要修、要不要改,或者是坦白講,究竟有沒有構成問題,都由你個人決定!

因為就算是建商的牆面沒有漆好,導致坑坑疤疤,但是你也許覺得沒有關係,反正全屋都要裝修,牆面狀況是在可接受的範圍。

但是萬一那些沒有要裝修的人呢?他們可能根本分不出來,以為油漆完整度就是這樣子,等到開始要裝櫃子或是家具進來的時候,才發現:「哎呀!這個櫃子也沒有辦法靠牆,兩邊還有縫隙!」到時再來討論這件事情,不是更麻煩嗎?

因此理論上,如果先找出問題的話,在還沒裝潢之前先處理,對建設公司也是比較省事,萬一裝潢已經蓋上去了,半年後漏水,那又是一個糾紛。

水電的驗屋 內行人一眼便知有沒有!

一般的集合住宅,真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種或產品,以水電來講,我想沒有任何一個建設公司想要把水電做不好,因為水電的維修很麻煩,可是一棟集合住宅可能有100 戶完工,能確保所有的落水頭、水龍頭、管線,通通都沒有問題嗎?有時候也很難講。

因此,我認為在交屋前,至少先確認水電的部分,是必要的一環。

因為建設公司的營造發包,也是找一個水電下包,再由包工去找水電工班,而這些水電工班的資歷跟經驗,可能會有所落差。表面上看起來當然沒問題,但是內部有沒有問題,那可就不一定了。

在沒有驗屋公司之前,我想大家買賣房子,不管是新屋也好、中古屋也好,查看給排水的方式,就是把水龍頭打開,然後沖一下,觀察流水和洩水的速度是不是順暢,就這樣結束了。

可是實際上在使用的時候,並非如此,有的人太過,就要給它開個10 分鐘,如今是缺水的時局,不免覺得頗為浪費,而有些人則是開一下評估有進水和洩水就好了。

現在的驗屋真的很像人體檢查一樣,採用「內視鏡」觀看水管的內部,把鏡頭伸進去,確認有沒有阻塞。

各位可能會想:「新房子阻塞什麼呀?」因為施工多人經手,有些人為求方便,可能在施工過程中遺下水泥或是一些污損物等等,當我們使用水管檢查排水/給水好像沒事,可是一旦用內視鏡檢查時,就會發現裡面掛了很多水泥塊,甚至有一些雜物,可能已經有50%阻塞。

因此檢測的時候,感覺水路還是相當順暢,但搞不好住一段時間就會堵住了。我們當然不希望發生這種狀況,可是不可避免地,往往就有這些情形。

再講到電力的部分,現在的電也非常複雜,有110、220伏特(V),有些人買了新屋,想要「客變」,就把這條線拉到那裡、那條線拉到這邊,如果沒有經過仔細查驗的過程,只是拿顆燈泡放上去:「好,它有亮!」裡面的瓦數或是接線的部分,可能都有問題。

我們最常做的一個檢驗就是打開配電箱,如果發現配電箱裡的線接得亂七八糟,那麼這一家就要仔細檢查,因為連一個配電箱都很混亂,配線都排不好的話,以小看大,整體水準肯定有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買中古屋,有些人會強調要水電重拉,這個就是原因。

其實我們也不鼓勵所有新的水管、水電,通通埋在水泥裡面,這已經是過時的方法,因為一旦埋進去,遇到需要維修的時候,就會變得相當複雜。

所以遇到水電需要重拉,我們也會鼓勵明管、工業風,盡量減少這種以後可能產生問題的方法,就是要讓消費者知道――我到底買到什麼樣的房子。

此外,現在新的馬桶已經不是密閉式,前面有做一個小開口,萬一堵住的時候,自己拿一個鐵絲勾一勾就通了。這就講到另外一個問題,因為現在的人對居家用品比較追求名牌,他們認為這是一種享受,所以有人或建商會在裝潢的時候要求:「我用一顆進口馬桶,非常時尚漂亮,整體造型怎樣……。」殊不知它可能比較容易堵塞。

我們在檢查時,也可以看得出來,建商是否有針對不同的建材設備,還有不同的維修或是裝置方法,才不會造成搬進去以後,需要維修的地方多不勝數。

驗屋等於房子健康檢查 努力與建商達成雙贏

不過,以驗屋公司的標準,通常會拿一些基本配置圖進行比對,絕對不是用肉眼或是儀器稍微檢測就好,還要比較當初施工有沒有確實,這些都是驗屋公司要做的事情。

但是對於我而言,我一直不想把驗屋單純視為只是一門生意,驗屋這件事情就像「健康檢查」一樣,還是有很多人覺得說:「沒有關係,我身體很好,只要有事情,就去看醫生就好!」我覺得也無可厚非,但是有人就會相當在意,覺得我要定期檢視房屋狀況,總是要知道自己到底買到或住到什麼物件。

因此,我鼓勵驗屋,然而重點是建設公司或賣方千萬不要認為反正有驗,等你驗了以後,驗出問題,我再來處理,你沒有驗出問題,我就當作沒這回事,這也是不健康的心態。

我所期許的美好願景是一起讓產業更健康,共創雙贏,所以建設公司也要全力配合驗屋公司,提早找出問題,在還沒裝修之前,維修都還是很方便的階段,讓買賣雙方,都能夠真心滿意。

(網站專文)

●美國理財:年過半百買房 是好主意嗎?

●想買房子嗎?六種跡象說明可以出手購房

●租房還是買房 如何在目前萬變的房市作決定?

責任編輯:曾臻

 

相關新聞
購屋找自己偏好的格局 省下改建大麻煩
為什麼買賣房屋都要找仲介? 靠自己不行嗎
夏天不用空調  保持室內涼爽的5個技巧
【巴黎奧斯曼】司法拍賣屋 真能買到便宜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