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缺信心 中國人繼續捂緊口袋存多花少

人氣 997

【大紀元2023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思齊報導)中國經濟在2023年第一季度繼續走低,雖然中共央行大幅放水以期提高資金流動性,但很多貸款流回銀行成存款。此外,中國2023年第一季度住戶存款增幅相當於2021年全年、2022年半年的增幅,顯示市場缺信心消費乏力。

中共央行於4月11日公布了「2023年3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3月末的社會融資(簡稱社融)規模存量為359.02萬億元(約合53.9億美元),同比增長10%。今年1月和2月的社融規模存量的同比增幅分別為9.4%和9.9%。社融是金融機構的「資產端」,大致反映市場的融資需求和金融機構放貸的意願。

另外,中共央行4月11日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281.46萬億元(約合42.2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3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7.81萬億元(約合10.2億美元),同比增長5.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

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狹義貨幣之差是反映結構性存款多少的準貨幣(M2-M1)。準貨幣包括單位定期存款、個人存款和其它存款。

今年第一季度的準貨幣為213.65萬億元(約合32.0億美元),上一季度末(2022年12月)的準貨幣199.26萬億元(約合29.9萬億美元),即一個季度內增加了7.2%。社融規模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中國的準貨幣數量也在大幅提升,說明實體更傾向儲蓄,錢並未進入投資領域。

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Albert Song)於4月13日告訴大紀元,M2持續增加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仍走低,說明內需依舊不振,資金在「空轉」。宋維駿在中國金融行業有27年的從業經驗,專注中國政治和經濟領域方面的研究。

他說,「根據中共央行的數據,M2的月增速已經連續12個月超過10%,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仍未顯示出回暖的韌性。M2是包含存款數據的,所以M2增速高的一個原因是存款增加了。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約合2.3萬億美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9萬億元(約合1.5億美元),這意味著內需仍然不振,人們不願意消費。」

「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3月底的人民幣存款餘額為273.91萬億元(約合41.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增速分別比2月末和去年同期高出0.3和2.7個百分點。

其中,中國2023年一季度的住戶存款增加了9.9萬億元,約占2022年全年住戶存款增幅的55.5%,並等於2021年全年的住戶存款增幅。2022年全年的住戶存款共增加了17.84萬億元(約合2.7萬億美元)。

宋維駿分析,「金融空轉現象值得注意,流動性在金融系統內而沒有到實體經濟當中,即銀行發放出去的貸款由於多種原因又轉變為銀行的存款。」

所謂金融空轉是指資金在金融體系內流轉,謀求高收益的機會,而不是流入實體經濟。資金空轉會使實體經濟更難獲得低成本的金融市場資金,導致其資金使用成本增加。中共國家統計局官方解釋稱,工農業和服務業都屬於實體經濟。

部分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居民儲蓄意願高漲,但河南、湖北、內蒙古等地的多家中小銀行近日下調了定期存款利率。

4月10日,河南省的信陽市明港農信社、焦作市中站區農信社等家農信社發布公告:自2023年4月8日起將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分別降至1.9%、2.4%、2.85%。同日下調這三項利率的還有河南光山農村商業銀行。

此外,河南淮濱農村商業銀行、湖北武穴農商行,以及內蒙古昆都侖蒙銀村鎮銀行等多家中小銀行也下調了存款利率。

銀行為何要降低存款利率?宋維駿認為這是銀行要「保利潤」。「中國銀行業的利潤來源主要是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差,現在為了保利潤開始下調存款利率。在中共當局鼓勵金融機構支持經濟的背景下,貸款利率明顯下降,但銀行的成本相對增高,淨息差繼續縮小,這增加了他們的經營壓力。」他說。

雖然目前中國的金融機構在支持經濟,但中國專業機構對一季度宏觀經濟的分析認為,需求不足和預期不穩仍是2023年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通縮風險隱現。

出現通貨緊縮苗頭

4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在北京舉辦了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宏觀金融分析》新聞發布會,其主題是「通脹VS通縮」。

通縮(deflation)是通貨緊縮的簡稱,意思於通貨膨脹相反。通縮就是人們消費少,但貨物供應過多,迫使商家降價銷售商品。通縮帶來的影響主要會體現在三方面:1. 需求減少導致經濟衰退;2. 企業因低需求降低產能導致失業率上升;3. 而失業和收入降低會導致償債能力下跌,進而引發銀行危機。

中國需求持續低迷,3月份,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5%。今年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是下降了1.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了0.8%。

3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僅為0.7%,創下了過去1年半(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內的新低。一般而言,CPI超過3%為通脹;介於1-2%之間屬於溫和通脹;原指數下降意味通縮出現,CPI若繼續下跌為負值,則表示通縮已經達到嚴重的程度。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中國3月CPI漲幅回落 學者:經濟寒冬在加劇
分析:中共「帶押過戶」政策難推動二手房市場
貴州政府喊無力還債 專家:債務風暴啟動信號
【名家專欄】人民幣無法取代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