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二十四節氣】最是美麗的季節 錯過了驚蟄將錯過什麼呢?

作者:容乃加
桃花是驚蟄節氣的花中盟主。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2195
【字號】    
   標籤: tags: , , ,

驚蟄是仲春的第一個節氣,也稱二月節,四季良辰的中秋時節要賞月,那麼仲春賞什麼美景呢?「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驚蟄收集了天地間的詩情畫意。

為何叫「驚蟄」

打雷是驚蟄這個節氣的象徵。「蟄」是蟄伏在地下冬眠過冬的蟲兒們,驚蟄雷一響,蟲兒們被驚起,就從地底破戶而出,所以叫「驚蟄」。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落在公曆3月5,6或7日這三日之間。春天裡有六個節氣,:一陽萌生「立春」來,「雨水」無聲潤萬物,坤雷「驚蟄」震蟲戶;寒暑平均「春分」到,「清明」化物育菁華,百「穀雨」透欣欣長。用人的一生來比喻的話,驚蟄可說是十五二十時,青春正盛的季節。花開遍地,是大自然送給這個節氣的好禮。

微雨眾卉新  一雷驚蟄始

雨水的滋潤,滋長萬物,甦醒了春睏。驚蟄日一到,「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大地雷響了,震動地底蟄蟲驚醒奔出,迎來「淑景遲遲,和風習習」的舒和之春。

伴隨驚蟄雷響起,桃花也綻開了。《瓶史月表》選出的二月百花盟主就是緋桃,「東風二月蘇堤路,樹樹桃花間柳花」,「武陵溪水深幾許,笑逐桃花欲問津」。二月天裡的良辰美景,桃花開遍溪水邊,津渡也隱隱藏在桃蔭花間。一路二月花漫放到天涯,笑問,君心能有幾多愁?人們感應這樣的天地盛禮,產生了「花朝節」的民俗。

緋紅桃花。(Pixabay)

二月節ㆍ花朝節  花草共青春

驚蟄節氣前後有半個月,短暫的良辰,踏草、賞花、撲蝶,成了古時歷朝歷代的賞春節俗,各地風俗小異大同,以二月二日和二月十二日最多,人們稱此日為「花朝節」「踏草節」「挑菜節」或「花神節」。驚蟄「花朝」與中秋「月夕」相對,花月美景,應該是許多人心中難忘的眷戀。

唐德宗皇帝特別重視二月節,又以二月伊始第一天為「中和節」,宮廷內外官署都休假一日,讓人們諧和天地的中和之氣,舒暢身心,欣欣向榮。唐朝將中和節與上巳節、重陽節並稱「三令節」,貞元六年二月的中和節,皇上賜宴羣臣百官,會宴於曲江亭,並美於王羲之的永和九年曲水賦詩之上巳宴。

在民間,人們怎樣賞玩二月節呢?明朝的二月二日有這樣的風俗,「士女皆帶蓬葉,諺云,蓬開先百草,戴了春不老。」看那時的仕女的青春往事,敏感節氣的裝扮定格了時髦的風華。

根據清代劉灝《廣群芳譜》記錄的,二月的花朝節、踏草節、挑菜節,許多地方熙熙和和,一片歡喜,元氣十足,例如:

《成都志》:二月十五為花朝,為撲蝶會,蜀人又以是日鬻蠶於市,因作樂縱觀謂之蠶市。
《壺中贅錄》:閩中以二月二日為踏青節,蜀中以為踏草節。
《蕭墨記》: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
《秦中歲時記》:二月二日曲江採菜,士民遊觀極盛。
《誠齋詩話》: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

驚蟄節氣又叫黃曆二月節、天地間洋溢中和之氣。 (Pixabay)

南宋京都風物記《乾淳歲時記》中記載,「二月二日,宮中排辦挑菜御宴」,后妃、皇子和京都首官都參與挑菜的遊戲。每人用金篦從花瓶中挑出一株菜,菜上絲帶繫著字示賞罰,其實是真賞假罰,給賞的獎品,都是金銀盃器珍珠玉翠等等人間極品,遊戲宴會上一片喜洋洋。這種風尚也傳入貴邸富家。

《禮記‧月令‧仲春》記載,古代的皇帝,在二月節驚蟄時縈懷的是,怎樣減少獄中的罪犯,怎樣減輕刑罰,為政所念的是怎樣去掉人民身上的桎梏,怎樣增進人民的自由。皇上在驚蟄節氣中的丁日,在國學舉行祭祀周公和孔子的祭典,崇敬教育百年樹人的功力。然而,南宋朝廷「直把杭州當汴京」,聽到驚蟄雷,想到的是奢華歡宴,花瓶罩下重重亡國的闇影,這不也是警醒人的一段歷史?

這仲春驚蟄二月天,陽氣方盈,無思無念,純然不動,猶如天真的兒童那樣的純真、處物欣然,沒有成見,沒有人工的污染。賞盡二月花,「藹藹復悠悠,春歸十二樓(天上神仙宮闕)」。人們也想要隨著天真爛漫的春天回歸天上的神仙宮闕吧!

參考文獻:
《禮記‧月令‧仲春》
《舊唐書‧德宗本紀》
《乾淳歲時記》
《瓶史月表》
明 田汝成《熙朝樂事》
清 劉灝《廣群芳譜》

─點閱【二十四節氣】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九九」也是陽數之極,九九歸一,滿溢又將還原,黃金之秋將逐漸褪色,所以「重陽」也是個陰陽變化的關鍵日子。在古時的九九重陽就有了一些天人交融的登高賞景、感恩祈壽和避厄的風俗,也是今天重陽節活動的主題曲。
  • 天地四時節氣的循環,例如秋分的「陰陽相半,晝夜均,寒暑平」的現象,年復一年在時光隧道中循環往復,準確而無窮無已,這是誰的造化呢?「萬物由造化,誰通天地心」。藉著秋分的展現,讓我們重新思考上天教給我們的生存之道吧!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中秋節的月亮與嫦娥的傳說迢遞人間幾千年,是最古老的中華民俗傳說中的一個,啟發人修煉成仙、返本歸真的追求,也顯示給人往上飛昇的關鍵。月餅加進了月亮與嫦娥故事中扣響人間的中秋組曲,傳送著濃厚的團圓情味。宋代學者邵雍《梅花詩》吟:「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道出了天人之間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白露是從夏到秋、從熱轉涼的轉折點。中醫養生注重順應天時,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白露節氣時的生活,我們應該如何順應天時的大變化來收斂陰精,以養生呢?秋天養生調護重點在於照護心神與呼吸系統,要怎樣進行呢? 中醫的養生一般從日常生活的起居、運動、飲食和身心各方面齊步進行調護:
  • 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佛教稱「盂蘭盆節」,從南北朝時代就有以「盂蘭盆會」超度的作法,後來的歷代也很盛大。「盂蘭盆會」怎樣慈悲救贖?怎樣探涉了生命遭業報時的救贖呢?
  • 從立秋節氣應節的成語中,能否學得應變的處世智慧?
    自然界的「先知」梧桐一葉落,迎來立秋節氣!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也是多變的季節!古人從秋天的節氣物候,得到許多感觸,化作成語,也教給後人許多應變預防的功課。在這多事之秋的世局中,我們要如何應變保安呢?
  • 中華文化自來就發現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陰陽生剋之道表現在天地人間,表現在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節俗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的,該當端午節莫屬了!讓我們來輕輕揭開這道綿延幾千年的文化面紗,找找端午節俗中蘊含哪些陰陽五行的道理?
  • 說到艾草,你可能會好奇它和端午節的關聯。艾草一直都是端午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是為什麼會有這個習俗呢?摘了艾草要幹嘛用呢?
  • 平日寂靜的上水古洞村,在今年3月底迎來村內最盛大的節日——觀音寶誕,遠遠就可以看到青山公路旁搭起竹製的大戲棚,滿掛賀誕花牌,十分吸睛。穿過閃耀的大花牌,伴隨著喧天的「查篤撐」鑼鼓聲,大幕拉開,六位台柱閃耀登場,上演開台例戲《六國大封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