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居家樂活

身體防禦機制也會出錯 透過切脈 內病可外治

中醫的切脈在「寸口」,分為寸、關、尺三個位置。(視頻截圖/大紀元合成)

身體之防禦是如何出錯的?這些外邪,不論是造成體表、口鼻、呼吸道的失溫或失水,必定影響這些部位的血液分配,造成防守上的空虛。但是更嚴重的還是身體本身的老化!

生、老、病、死是所有生命的必經週期。我們活著時,器官組織不斷更新,細胞不斷分裂來補充退化、受傷的細胞。但是全身是這麼龐大的有機組合體,總有些器官強些,有些器官弱些,其實這種器官有強弱之分,在出生成長時就已經形成。

中醫及中國的相人術都把人分成五型,金、木、水、火、土。相術分析各型人的人格特質,而醫學則分析先天體質之強弱。金形之人,肺較弱;木形之人,肝較弱;水形之人,腎較弱:火形之人,心較弱;土形之人,脾較弱,這個先天的體質不僅影響你的人格特質(五臟藏其神),也影響了血液分配上先天性強弱之處。

因此,常常影響了我們本身自然衰老的過程,也因為這個天生的弱點,而成為外邪攻入身體的突破點。

全身的生理系統,最核心的是心肺系統。心臟一停,不要幾分鐘,就掛了。下來是肺,氧氣不能交換,也是幾分鐘就致命的。如果按照功能失去後會死之時間的短長來區別,下一個重要的是腎,再下來是肝,最後是脾和胃,而心肺衰竭多是致死的近因。

所以這個智慧網在生理上也有其優先順序。一個是先天的五臟強弱,一個是程序上必須維持生命的先後次序。而病原則是促成進一步健康惡化的誘因,病原多從口、鼻、皮膚進入,下一步躲入咽喉、氣管、支氣管。

《內經》非常重視氣道,不論外邪入侵或長駐,以及失眠等等,都認為氣道澀滯(阻礙)是健康惡化的主因,也是人自然衰老以致最後死亡的起始點。而細菌躲在氣道中長駐,並不必引起急病,只在抵抗力低(衛氣不足)時,才出來造反。氣道中因為氧氣很多,喜氧性細菌最愛長駐,進而造成呼吸系統之慢性退化衰竭。

這個智慧網的漏洞至少有上述三個主因。如果是外傷或傷食或有毒食物,一些不在智慧網常態規劃之中,是我們自己找來的傷害,就需另章討論了。《內經》卷二十三〈徵四失論篇〉:「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不論這三個原因的哪一個,智慧網一旦發覺,某一個部位衰竭了,其反應就是要增加供血。

這個漏洞要怎麼偵測呢?

身體是如何知道有漏洞的,我們不知道,但是要診斷這個漏洞,可以依靠切脈。

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一個器官或經絡衰弱了,身體一定依靠心臟調整輸出,或血管改變柔軟度,或器官調整微循環等手段。這裡就看得出膀胱經的重要了,因為主要內臟微循環的調整,多依靠膀胱經供血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節就近管制,如果膀胱經供血失調,則不只各內臟,連心臟本身的供血也會失控。所以在重大疾病時,身體一定力守中焦膀胱經。

經過智慧網的調整補救之後,如果仍沒有改善,那就表示已經超過了這個智慧網自救的能力了!在這個自救的過程中,如果以脈診來診斷,會看到什麼脈象呢?以下做個簡要的分析。

一、調整微循環,將開口大開,脈象會在對應的頻率(經絡)看到風,也就是對應諧波的振幅不穩。所以說風為百病之長,也是百病之始。這個風的現象是一直在進行,由高頻向低頻發展,而病就愈來愈重。

二、因應增加心臟輸出,增大相對應頻率之振幅。所以脈象會看到相對應頻率的振幅變大,這現象在發炎或上火時最常被看到。以增多提供血液來救火或補償,這現象常常與風同時存在,也可以發生在不同頻率或好幾個頻率。

三、如果經過第一、第二雙重手段的調整及補救後,仍不能補償回到平脈,那麼器官或組織就會進一步惡化,逐漸失去共振之性質,不僅造成振幅拉不起來(虛),久而久之,其組織發生病變,因而不僅其脈診所對應諧波之振幅變小,其對應諧波之相位(Phase,相當於共振頻率)也跟著改變了。這階段,會有更多其他經絡進入風、火,或虛,而且逐漸擴大影響的經絡數量。愈往低頻,病愈沉重。

這就是病況已經進入血分了,因為組織也跟著發生病變了,已不再是單純的供血失調了。大約在這個階段或者更惡化一點,西醫目前的診斷可由器官的變形、器官的變硬,或者是細胞急速死亡,而將細胞的內容物釋放到血液中去。就可由超音波、核磁共振⋯⋯或血液檢查等來診斷了。

這個漏洞要怎麼補救呢?

在前述的三個階段,只有到了第三階段的後期,西醫才能夠精確的診斷,也已開發了許多補救,也就是治療的方法。這是大家經常接受的治法,不在此討論了。

而在第一、第二階段,中醫的切脈已經可以偵側。即使是先天的金、木、水、火、土形之人,其先天體質之特性,也可經由切脈加以區別,大都可與其體型特性相對應。

在《內經》的指導中一再提示,上工治未病。但是如何定義未病?

如果以人的自覺症狀為標準,那麼第三階段的初期,大都仍可視為未病,但此時由切脈來偵察,已可明確看到血分的病了。可是因為器官功能尚未嚴重損壞,病人仍然自我感覺良好,並沒有顯著的出血、大小便異常、身體疲勞、發燒、發冷等等,可以自己感覺到的異常生理現象。

如果愈早知道已有問題,要恢復也就愈容易。因為「迷途之未遠」,很容易矯正回來。中醫的先知先覺,有時反而造成困擾。一則病人覺得自己並無大病,怎麼做些運動,這裡拍拍,那裡捏捏、拉拉筋,再拿針刺兩下,就說病已矯正大半,剩下的只要多運動、注意飲食,應會自然好起來,甚至連藥也不給。

二則江湖郎中充斥,不求進步,不做研發,只靠一張油滑的嘴、幾個祕方吃遍天下。

前者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後者則是「自吹自擂招搖過市」。但是都是中醫,前者是中醫之好,後者為中醫之惡。而一般百姓如何分辨?

我們特別提出這個現象,就是要突出中醫發展的另一個困境。中醫之治療應在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為之,最為有效。而到了第三階段以後,已有明顯器官或組織病變,西醫已能精確掌握,而病人也多有自覺症狀。西醫有確切診斷,就能正確治療,而且正確的掌握病情的進展。病人好些了、惡化了,都有明確的檢查作為證明。

西醫認為根本沒生病,而中醫又拿不出客觀標準,或是證據,一切都是大夫說了算,怎生是好?

那麼不禁要問,古時候的中醫是怎麼治病的,百姓又如何分辨良莠呢?古時候的醫生,都是家庭醫生。平時醫生就像家人一樣,都是好朋友,就是日常的健康顧問。最好的醫生是不容你真的生病的,所以一年無病,一家安好,那這個醫藥費就得給最多。

《內經》在治療的各種方法中,特別強調物理治療,尤其喜歡用刺法來治。以整卷而論,就有《素問》十四卷、十八卷,《靈樞》第一卷。還有十餘篇散居各卷之中,而其治法中幾乎皆提到「刺」及鍼,還有燔鍼(火針)、焠鍼(燒針)、藥熨。與今日之灸相似。

扁鵲有言:「疾在腠理,熨炳之所及。在血脈者,鍼石之所及。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是鍼、炙、藥三者得兼(石為砭石,有按摩兼刮痧之功效)。

到了《內經》更推而廣之,有了更多的物理治療,扁鵲之言,提出了病之深淺,而有不同的治法。但是內病可以外治,在經絡理論發展完備後,我們也了解許多內臟疾病仍可以由外治奏效(請參看《氣血的旋律》一書)⊙◇

 

●【奇醫】貧病能醫嗎?名醫開什麼藥 一服即癒?

●中醫治療濕疹有妙法 常按三穴位可止癢

●10症狀是腎臟病警訊 中醫師:冬天補腎春天不病

責任編輯:曾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