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當具有高度傳染力的新冠病毒Delta變種夏天襲擊中國時,一些公共衛生專家曾希望中國能夠很快使用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的高效mRNA(信使核糖核酸)COVID-19疫苗,來提升中國人的抗疫能力。但該疫苗在通過中共監管機構的專家審查後,卻遲遲未得到北京的批准。
上海復星醫藥公司獲得了德國BioNTech在大中華區生產和銷售mRNA疫苗的授權。復星醫藥透露,今年7月,該疫苗已經通過了中共監管機構的專家審查,並處於行政審查階段。復星醫藥甚至計劃在8月底前開始國內試生產。
然而,五個月過後,新冠病毒已經演變成更具傳染力的Omicron變種,從而挑戰中共的COVID清零戰略,加上國產疫苗有效性相對較低,在這些情況下,中共官員還是沒有公布BioNTech的mRNA疫苗何時會批准,或者是否會被批准的消息。
CNN指出,儘管專家和官方媒體表示有信心遏制這種新變種,但中共尚未發布有關其國產疫苗對Omicron抵抗程度的研究。
中國滅活疫苗效力遠低於西方mRNA疫苗
中國有將近80%的人口完成全面接種,其中大部分接種的是中國國藥集團和科興生物開發的滅活疫苗。CNN稱,這些疫苗的功效已被發現遠低於mRNA疫苗,而且研究還表明中國疫苗提供的免疫力會迅速減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科興疫苗在預防原始變體的症狀性疾病方面的有效率為51%;國藥集團的有效率為79%。相比之下,外國產的輝瑞/BioNTech和莫德納的mRNA疫苗,其效力高達95%。
6月份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個香港研究發現,完全接種BioNTech的mRNA疫苗的衛生工作者,其抗體量是接種科興滅活疫苗人員的10倍左右。
CNN指出,中國疫苗提供的有限保護遠遠不足以滿足中共的COVID清零目標。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中共當局採取了越來越嚴格的措施來遏制當地的疫情——通常會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和對人民日常生活的擾亂。
為了改善逐漸減弱的公眾免疫力,中共當局已開始推出加強針——但再次使用滅活疫苗。而一些研究發現,第三針加強劑使用mRNA最佳。
一些研究發現,mRNA疫苗作為加強劑可以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例如,英國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第二次接種10~12週後再接種輝瑞/BioNTech或者莫德納生產的mRNA疫苗加強針,抗體水平的提升幅度最大。
文章稱,中共官員並不是不知道使用mRNA疫苗的優勢。上個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首席流行病學家曾光(Zeng Guang)承認,「現實世界的數據表明,使用mRNA疫苗或重組蛋白疫苗作為滅活疫苗的加強劑量,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曾光引述來自土耳其、泰國和黎巴嫩等國家的數據,但同時也表示,加強針使用同樣的技術,會更被公眾所接受。
北京政府為何不願批准西方的mRNA疫苗
針對這一問題,CNN援引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問題高級研究員黃延中(Yanzhong Huang)的話表示,政治似乎是主要考慮因素。
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共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疫苗外交,輸出數以億計的國產疫苗,幫助北京提升軟實力和投射國際影響力。
「中國在開發自己的疫苗時,是用它來展示中國的技術進步。而現在換用外國疫苗,就等於承認自己的技術能力不如其它國家。」黃延中說。
此外,黃延中認為,北京政府也可能是為了保護國內疫苗行業的利益。
「我相信,他們(現有的中國疫苗製造商)會非常抵制將外部疫苗提供者引入這個巨大的市場。」他說。
在中共監管機構推遲批准BioNTech疫苗的同時,國內公司獲得了繼續開發自己的mRNA疫苗的綠燈。
黃延中說,北京可能希望在批准任何外國疫苗之前批准國產mRNA疫苗。
但有跡象表明,中國專家希望與西方同行進行更多合作。
上個週末,中國頂級呼吸系統疾病專家、政府顧問鍾南山敦促中國加強與其它國家在疫苗研發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我們需要了解其它國家的好東西,比如mRNA(疫苗)。」鍾南山上週六(12月11日)在廣州的一個論壇上說。
「他們花了數年時間進行研究,並在短短幾個月內成功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mRNA(疫苗)……我們需要在這方面學習他們的技術。」他說。
全球製藥商在中國的不確定前景
彭博社稱,隨著北京最近幾週大力支持開發國產mRNA疫苗,復星醫藥是否能將BioNTech的mRNA疫苗在中國發放,引發關注。這還凸顯了全球製藥商在中國的不確定前景。中國是世界第二大醫藥市場,也是COVID-19產品的重要市場。
彭博社援引華興證券香港有限公司負責醫療保健研究的高級分析師趙冰(Zhao Bing)的話說,如果對COVID疫苗和藥品的批准被當作「政治問題,而不是經濟或生物問題」,那麼國際製藥公司可能無法觸及中國市場。他說,鑒於國內的競爭,即使復星代理的BioNTech疫苗最終被批准在大陸使用,其在中國的前景也可能有限。
「復星能搶占多少市場份額?」趙說,「我不知道,但看起來肯定不樂觀。」
復星醫藥的股價現在比8月份的高點低40%多。
責任編輯:李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