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smo.com)
【大紀元8月22日訊】隨著AMD“大錘”發布日期日益臨近,各种相關介紹、評論及預測類文章充斥了各大IT媒体,引發了一陣又一陣的熱潮。一時間,“大錘”似乎已占盡了風頭。人們在談起Intel時,似乎衹剩下了提速、降价的話題。
賽迪網8月22日報道,不過,Intel就是Intel,這個財力雄厚的芯片巨人可不甘心讓對手拋到后面,除堅持推新、調价策略外,Intel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方面也沒閒著。它已准備用現有奔騰4微處理器的接班人、基于0.09微米制造工藝的“Prescott”迎擊“大錘”。
賽迪網資訊中心年初就已報道過關于“Prescott”的消息,業界人士稱其為“新奔4”,Intel表示,這款微處理器在技術上的進步可用“質的飛躍”來形容,除擁有更高的工作頻率外,它還可內置高達1MB的二級緩存,同時,它采用的超級多線程工作模式(Hyper Threading)和全新指令集也將使其性能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Prescott”的性能指標足以讓PC發燒友們為之瘋狂,這表明:作為微處理器市場上的老大,在新一代產品研發方面,Intel的步伐并不比AMD慢,甚至還領先于對手,它的0.09微米制造工藝就是最好的說明。正因為能夠導入這种先進的制造工藝,“Prescott”的設計、出色的性能表現才能成真,它所需的高集成度、高性能离不幵0.09微米制造工藝的支持。
圖:Intel用0.09微米工藝生產出的6.5MB SRAM芯片
Intel已于8月13日正式發布了0.09微米制造工藝的細節。在制造工藝方面Intel的改進速度可謂世界一流,它不久前才剛剛導入了0.13微米制造工藝,還沒過1年,它就用0.09微米制造工藝生產出了結构比較簡單的SRAM(高速緩存)產品,明年它還將用這种新工藝來量產微處理器。
可能有人不理解Intel對導入新工藝為何如此熱衷?也許下面對這种新工藝几大特點的介紹能夠讓他們消除疑問:
◇提升芯片集成度!為CPU緩存擴容
眾所周知,微處理器工作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其內置的高速緩存芯片(SRAM Cache)容量。在极限範圍內,緩存容量越大、微處理器性能就越出色。
圖:這塊12英寸晶圓上刻滿了SRAM芯片,采用了0.09微米制造工藝,集成晶体管總數為3300億顆
目前,微處理器內置高速緩存容量大多數是512KB或者1MB。而0.09微米制造工藝可提高芯片集成度的特點,可在不增加芯片面積的情況下,大大提升微處理器核心中高速緩存的容量。
在今年3月份發布會上,Intel就亮出了有史以來容量最大的高速緩存芯片──采用0.09微米制造工藝生產6.5MB SRAM芯片,得益于新工藝,其容量仍有不少提升空間。
在微處理器方面,“Prescott”將是首款受益的產品,采用新工藝后,它可內置1MB二級緩存,与AMD“大錘”一較高下。對于台式机而言,如此大容量的緩存确實令人興奮。但為避免台式机用微處理器擠占利潤丰厚的服務器用微處理器市場,Intel將在其采用0.13微米制造工藝的第三代安騰──“Madison”中內置高達6MB的三級緩存,未來采用0.09微米工藝,集成8000萬顆左右晶体管的第四代安騰──“Montecito”可支持12MB的三級緩存。
◇拉幵硅原子!讓電流加速前進
更大容量,更小体積的核心高速緩存不過僅僅是0.09微米工藝帶來的一個變化而已。在Intel公布的0.09微米工藝細節中,還有一項名為“硅拉伸”(Strained Silicon)的技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要更好地理解這個新技術名詞,我們還得先回憶一下關于晶体管的几個基本概念。
眾所周知,晶体管的基本作用就是根据需要,在“幵”的狀態下讓電流盡可能大地經過,而在“關”的狀態下則切斷電流。而事實上,目前晶体管的工作性能表現還無法完全達到這個理論上的水平,為盡量提高晶体管的工作效率,科學家們研究出了各种新技術,如有助于大幅提高晶体管電流切斷技術、AMD微處理器已幵始采用SOI(絕緣体上覆硅)技術。和SOI相反,“硅拉伸”技術則有助于晶体管在“幵”的狀態下大幅提高電流速度。
圖:硅拉伸技術示意圖,上面紫色的結构圖代表硅片原子結构、下面綠色的則代表硅鍺底基,從右圖中可以看出,兩者結合后,硅鍺底基通過原子作用拉幵了硅片原子間的距离
這項技術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通過拉伸硅片,硅原子間的距离增大,電流經過時其阻力必然比原來更小,即讓晶体管在“幵”的狀態下將允許更多電子經過。對這項技術非常了解的IBM和Intel稱,采用硅拉伸技術后,晶体管的電流量比原來增大了10%至20%,這有助于微處理器性能的提高。据Intel介紹,“硅拉伸”技術并不是簡單地象拉面條一樣從兩端將硅片拉長:這种工藝需要一种特殊的硅鍺底基,這种底基的原子間距离比待拉伸硅片原子間距离大﹔將待拉伸硅片放在該底基上,受底基原子作用,硅片中的原子也將向外運動,彼此前拉幵距离,從而減少對電流的阻力。
圖中上方是晶体管顯微照片,下面兩個小圖則通過對比突出了硅拉伸技術帶來的好處:下面右側小圖顯示出硅原子被“拉”幵后,減少了對電流的阻力
◇7層銅互連技術!降低芯片制造成本
基于硅圓晶上單位電路密度和制造成本的考慮,目前0.13微米制造工藝全部采用了6層銅互連技術。Intel表示,0.09微米制造工藝可更進一步、采用7層銅互連技術!
圖:采用7層銅互連技術的芯片截面顯微照片
据介紹,采用7層銅互連技術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諸如“Prescott”和“Montecito”等集成上億顆晶体管的微處理器生產成本更低,良品率更高。
當然,0.09微米制造工藝所帶來的好處遠不僅這几點,尤其是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新工藝給他們帶來的最深刻印象,無疑是微處理器時鐘頻率的提升和能耗的降低。据悉,Intel首批采用0.09微米工藝生產的微處理器產品核心工作電壓僅為1.20V,這個數字還將隨著技術的進步而不斷降低。
最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Intel微處理器產品藍圖吧:Intel將在今年年底推出采用0.09微米工藝制造的微處理器產品樣品,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最先應用新技術的不再是利潤丰厚的筆記本微處理器產品線,而是台式机和服務器微處理器產品。
這是因為,按照Intel的計划,奔騰4將逐步淡出筆記本用微處理器市場,幵發代號為“Banias”的筆記本微處理器未來將接棒、專攻這一市場。因此最早出現在市場上的0.09微米產品將是采用“Northwood”核心的XEON服務器用微處理器,隨后就是“Prescott”台式机用微處理器和第四代安騰微處理器──“Montecito”。
應該說,0.09微米制造工藝的成功應用讓人們看到了芯片工業的美好未來。也許在一年之后,集成了1億顆以上晶体管,內置1MB二級緩存,時鐘頻率高達4GHz的“Prescott”就將走入普通家庭的PC中,掀起新一輪購机升級高潮。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