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交大招生黑幕与网絡時代的陽光

余杰(北京)

人氣 1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8月21日訊】假如沒有网絡的話,上海交大的”招生黑幕”,一定會神不知、鬼不覺就地上演完了。然而,對于那些幕后的”黑手”們來說,非常”不幸”的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网絡這樣一個新冒出來的揭露”黑幕”、主持正義的”俠客”。网絡像一道光照亮了幕后的那些肮臟的交易。

2001年8月15日,一种名叫”代號紅色”的病毒感染了上海交通大學网絡中心的服務器,校園网無法与公网連接,學生們只好在校內局域网上閑逛。教務處的代碼就是”jwc”,那份沒有設密碼的招生”机動指標討論材料”被學生輕易獲得。精通网絡技術的”好事者”將這份材料從交大的局域网里”宕”出來,貼在交大”飲水思源BBS站”的快訊板上,二十分鐘后被版主刪除。但是,”消滅信息”已經不可能了,它立即成為當天十大熱門帖子之一。隨后,這份資料像野火一樣在网上蔓延,擴展成為一种”公共信息”。

這份材料分為”校領導接收”、”中學校長推荐”、”2001年上海生源120%內部討論材料”、”2001年外地生源机動指標討論材料”、”2001年錄取中必須保證專業情況及處理結果匯總”等六項,每項又包括考生姓名、生源、分數、學校加分因素、專業情況、委托人、擬解決意見等欄目。花名冊中僅上海生源一項,就有十一人的考分低于交大的投檔控制線,另有低于交大理工科投檔控制線的十三人報考了工商管理和國際金融与貿易專業。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每個陌生考生背后還有”委托人”与”委托机构”的名單,名單中涉及了六十八名個人和十個机构的真實名字。這些”委托人”當中,既有市里的政要,又有教育部的官員和當地教育部門的負責人;既有兩院院士,也有企業老總等重要人物。考生与”委托人”的關系多為親屬,如子女、侄、甥。

當《南方周末》記者到交大校長辦公室采訪的時候,交大党委宣傳部副部長蔣宏告訴記者,此事”正在調查之中”、”這件事事關重大”,他們正在研究向教育部匯報。同時,他又頗為”委屈”地告訴記者,這种花名冊不僅交大一個學校有,几乎所有的學校都有。交大的官員雖然承認了名單的真實性,但僅稱之為”工作記錄”。他們一方面坦承交大的招生工作”有錯誤”,另一方面卻表示今后要管理和使用好网絡,至于建立一种什么樣的”信息披露”原則,則”有待解決”。

高考被認為是當今中國最具公信力的考試,所謂”高考面前人人平等”。然而,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不公正的現象依然比比皆是。考試過程中的作弊現象日趨嚴重,近年來,媒體披露了某些地區考生、老師乃至教育管理机關相互串通、集體作弊的可恥事件;但是,招生過程中的黑幕卻一直如同神龍見首不見尾,人們也一般忌諱莫深。在小百姓們看來,招生過程封閉而神秘。殊不知,這种封閉和神秘是”相對”的,某些特殊人物能夠自由出入由武警把門的招生場所,并將一大疊”條子”直接送到具體負責經辦的人員手上。這些情況從來只在人們的口頭上傳說著,傳統媒體都避而不談–要知道,能夠往招生現場送進”條子”去的,顯然不是我們老百姓,而是那些有權有勢有錢的大人物。誰敢太歲頭上動土呢?

終于有一天,网絡開始挑戰黑幕。”交大丑聞”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网絡最大的特色就是透明,网絡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黑暗。我感謝那個最初將消息透露到网絡上的人士,他是一個网絡上的”羅賓漢”。他雖然孤身一人,卻將一個龐大的黑幕揭穿了。讓我高興的是,人情、關系和權力交織起來的一張傳統的”网”,卻遇到了另一張更大的”网”–無論你有多大的權力、有多少的金錢,你都不可能絕對地控制网絡上迅速傳播的言論。什么是”民主”?這就是民主。什么是”平等”?這就是平等。

然而,我無法理解的是,交大的官員雖然承認材料屬實,卻沒有明确表示校方將如何處理此事。交大校方會不會給廣大网友及更多的考生和家長們一個交待呢?迄今為止,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年多,我仍然沒有听說過什么人因此而受到相應的懲罰。相反,那些通過走后門進入交大的”貴族學生”們,依然還在交大的校園里逍遙著。交大的官員們從這一事件中獲得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一定要管理好网絡,网絡上只能夠流傳對我們有利的內容。

最近,名單上的一名受益考生在网絡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這是人們從那批顯貴和他們的子弟們那些獲得的唯一的回應。然而,我們沒有听到一句真話和實話,也沒有听到一句忏悔和歉意,我們听到的是”當大家都做賊的時候,最好的策略是我也做賊”的、毫無愧色的”宣言”。這篇宣言的作者,雖然只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但他的文字已經老練得如老吏斷獄了。如果沒有他人代筆的話,我認為他的修辭才華已經不亞于某些中文系的教授。他這樣理直气壯地質問大家說:假如你們也像我這樣擁有一個好爸爸、好媽媽,在周圍的人都在想方設法地托關系、走門路的時候,你的爸爸媽媽會閑在家中、對孩子未來的命運不聞不問嗎?當你的爸爸媽媽開始行動的時候,你會阻止爸爸媽媽采取种种方式表達他們對你的關愛嗎?

這個少年的問題無比尖銳,似乎能夠堵住公眾的嘴。當旁人詢問”卿本佳人,奈何作賊”的時候,他不假思索就回答說:因為天下人都是盜賊–所謂”竊國者侯,竊鉤者誅”,你們為什么不去追究那些比我還要厲害的大盜,而偏偏抓住我這個小盜不放呢?他巧妙地把眾人對他道德上的指責拋回到眾人身上。當人們陷入”存在就是合理”的鐵的定律的時候,作弊者就從容地逃逸了。對此,《南風窗》的記者張立勤在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評述:”一种冰冷的理念在蔓延,它讓人們面對腐敗鮮有震惊和憤怒,而代之以漠然和艷羡。可怕的還不是几個該上大學的孩子失去了机會、而沒有資格的卻混進了大學。最令人擔懮的是,我們离公平的原則還有多遠?為什么面對素來被目為神圣的象牙塔中發生的顯而易見的諸多不公正現象,我們卻保持著長久令人不可思議的緘默?吏治腐敗曾被人們認為是當今中國最大的腐敗。仔細想來,從短期看,官員腐敗破坏能量是巨大的,它破坏的是地方人民對地方政府的信任、對党的信任。但從長遠看,教育腐敗是更加深遠的。”在此次披露的上海交大”机動指標”名單中,背后的”大人物”不乏教育界的精英(院士、博導、教授,星光燦爛),他們中的不少人曾擁有与學術榮譽一樣光彩的道德聲名。向來以指斥腐敗為己任的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卻大規模地參与腐敗事件,使人們的嘆息更為沉痛,我們不能在張立勤的警示之言面前裝聾賣啞:”有一項調查表明,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意識在下降。當我們對新一代人發出責難時,也許更該反省當前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圍繞’机動指標’名單的觀念之爭,卻使我們看到,鑽營’潛規則’正在變成一种振振有辭的常態。這才是我們真正最為痛心也最需要反思之處。”

除了對”教育腐敗”和”教育者的腐敗”的思索之外,這一事件引發我思考的另外一個側面是:网絡在”曝光黑暗”的行動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前网絡時代”暢通無阻的”潛規則”,遇到了网絡的挑戰。兩者是不可能獲得妥協或者和解的。既然無法”擦肩而過”,那就只能是”狹路相逢勇者胜”。我從那些官員的言談中發現了他們對网絡的痛恨和恐懼,以及痛恨和恐懼背后的無可奈何。他們感覺到了昔日腳下堅實的土地已經開始松動–而這种松動是大勢所趨,是不以他們這個階層的意志為轉移的。他們試圖對网絡實施某种形式的”管制”,但這也只能是他們的”垂死掙扎”罷了。网絡的拓展以及信息的自由傳播和獲取,必將帶來”潛規則”的逐漸萎縮乃至消亡。盡管這一過程將是漫長而痛苦的,但是那越來越燦爛的陽光值得我們期待。(《議報》//www.chinaeweekly.com)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紀元專欄】沈默: 繼“中美戰略夥伴關係”後的又一次外交大泡沫
交大校長:矽導計畫將結合台灣矽谷及大陸優勢
交通大學璞玉計畫爭取列入重大國建
遣返升級警大搜逾居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