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人文歷史﹕古中國化學史-煉丹術

鵠章
font print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tvsmo.com)
【大紀元11月25日訊】

中國古代丹家認為,黃金白銀是能由其它物質變換而成的,這種物質變化其實就是現代高能物理學裡的元素轉換……

中國古代的科學成就,現代科學很難解釋與驗證,其實在本世紀內對物質的最基本認識上就已經出現差異。現代人一定感到奇怪,沒有科學儀器,怎麼能知道原子裡有質子、中子、電子,怎麼知道原子構成地球上各種有形物質;甚至沒有粒子加速器,他們能知道更微觀物質的存在形式。當然包括了現代科學家最夢寐想知道的:什麼是宇宙物質最基本粒子,什麼是物質形成的過程!一旦擁有這種「知識」,科學家們立刻可以達到扮演造物者的夢想,可以製造各種物質,甚至能點石成金……

道家煉丹,可點石成金?

金丹術也叫煉丹術、煉金術、點金術等,按中國古代道家煉丹的概念,丹煉成之後,就有「點石成金」的能力,同時丹也能轉化修道人的身體,突破時空進入更高一層修煉。

黃帝、老子是丹術的宗師代表。相傳黃帝訪泰壹,贈金丹九顆,服食者,手立刻變成像丹一樣的紅色,到江邊一洗連江水全都變紅色;後來黃帝也得到煉丹之法,求鼎靜煉,丹成乘龍飛升。而正史中則有齊宣王、秦始皇、漢武帝、王莽、曹操等人求丹之記載。而漢朝末年(約是西元二世紀),吳人(浙江上虞)魏伯陽所寫的一本《周易參同契》,是現存煉丹術最古老的密本,也是一本有理論有實驗的書。

信在先悟在後

相傳魏伯陽曾經帶了三個弟子入山煉丹,丹成後,先給狗試吃,狗吃下後不久就死了,伯陽跟著吃也死了,其中一個弟子看師父死,也跟著吃,立刻倒地。其他二個弟子感嘆地說:煉丹就是求長生,吃了就死了,這有什麼用呢?二人就匆匆下山走了,這時候師父馬上站起來,再把真丹放入躺在地上的弟子與狗口中,立刻就醒過,於是得了仙體開始修煉。「信在先悟在後」是中國古代科學的另一重要特色,想認識真理的人,首先必須完全將原先的觀念拋棄,宇宙的真實自然呈現,無須追求。

變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到了晉朝,出現葛洪的《抱朴子》一書,縱論藥物功能、煉金煉丹與神仙修煉之事,敘述萬物變化之理。

葛洪,自號抱樸子,性情喜好恬淡,家貧好學,隱居於廣東羅浮山,修道術,撰有多本著作。離世時仍打著坐,如同入睡一般安詳,容貌膚色如同活人,身體柔軟,當屍體入殮棺材時,卻輕得像件空衣,這就是世稱的「屍解得仙」。

《抱朴子.黃白篇》提到:「變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為嫌金銀之不可以異物作乎?」中國古代丹家認為,黃金白銀是能由其它物質變換而成的,這種物質變化其實就是現代高能物理學裡的元素轉換,即使現代龐大精密的加速器有元素轉換的現象,但是像這樣變金、變銀對現在來講簡直是天方夜譚。其實,近代的許多科學實驗發現生命體內似乎就有這種超能力,例如讓不吃進任何鈣質食物的母雞,竟然能生出含鈣質蛋殼的雞蛋;在蒸餾水中發芽的幼苗體內所含鉀、磷、鎂、鈣、硫元素都比原先種子中含量還多,實驗指出生物體本身就有「元素再造」的能力。

在《抱朴子》中多次明確指出丹家煉出來的是真金,並形容「作金成則為真物,中表如一,百煉不減」,不是表面呈金色,是表裡如一,甚至可以經過熔煉檢驗。在《抱朴子》有這樣敘述「何謂詐乎?詐者謂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以雞子白化銀,銀黃如金,而皆外變而內不化也」,意思是說以特殊塗覆技術,可將鐵、銀器表面處理成金色,可見當時的科技也能達到表面處理,類似現代電鍍技術。在近期熱門科技之一的「奈米」技術中,物質愈加以微細化,愈能改變其原有的特性,在日本甚至已做到將人造纖維奈米化後,可改變其外在所呈現的色澤、質感使趨近於純金的觸感與光澤,但這些改變仍只能侷限於表層而無法深化。

煉丹術既像故事又有科學味道。你可以找到許多古書記載,聽起來卻又很玄;若以現代科學角度來看,也無法確認它的存在與否。這不是很值得深入探討嗎?
U◎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1. 四月十三日,請到享有口碑的南密西根中文學校文化講座老師楊國雄博士,主講台灣歷史:由眾說紛紜的史前講起,繼續探討枕戈待旦的明鄭時代、打殺爭奪的清朝時期、國際競爭的荷蘭時代、殖民地的日據時代、勵精圖治的民國時期。楊博士將從人文歷史的角度,細述台灣的過去與未來。家長和學生將一同受益。
  • 唐朝至武後臨朝時,奸佞小人滿布朝中,這時的宰相狄仁傑能夠在相位上,以身作則,堅守大臣之道,應是大唐能夠屹立不搖的原因之一。這裏講幾個狄公的小故事。
  •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中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早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遠游》詩中就有反映,“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而《离騷》中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露秋菊之落英”,則反映了當時的餐菊習俗。重陽節在漢代就有了丰富的民俗活動,劉歆《西京雜記》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三國時曹丕《与鐘繇九日送菊書》中說:“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 因為一句「莫須有」,精忠報國的岳飛就被大奸臣秦檜誣陷謀害,千百年來讓人痛心不已。當岳飛含冤入獄時,官員們大多選擇明哲保身,有個人卻站出來質問秦檜,並且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字,怎麼能讓天下人信服!」原來秦檜這句遺臭萬年的辯詞,是被一位堅持正義的大臣逼問出來的,他就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韓世忠。
  • 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中華文化中任何一個流傳千古的故事其背後一定都蘊含著古老的智慧,用以啟迪現在的人。
  •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1]說的是元代後期兩位以散曲留芳後世的大作家,「喬」即喬吉,「張」便是張可久了。
  • 商鞅變更秦國法令,趙普常讀《魯論語》。
  • 人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發生,好事壞事都有前因後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