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詩經》中以翠竹作比來讚美他的德行

文/劉曉
《詩經‧衛風‧淇奧(yù)》一詩就是以淇水邊的竹子作比,讚美衛武公的君子風度和德行的。(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74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春秋時魯國的大臣叔孫豹在一次出使晉國時,與晉國大臣范宣子談及何為「死而不朽」,他認為延續幾代的功名利祿,算不上不朽,而真正獲得永恆的是人在有生之年要「立德」、「立功」和「立言」。其中擁有讓人敬仰的德行最為重要。無疑,西周至春秋初期衛國的國君衛武公就是這樣一位讓時人和後人敬仰的君子。

《詩經‧衛風‧淇奧(yù)》一詩就是以淇水邊的竹子作比,讚美衛武公的君子風度和德行的。詩中寫道: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xiàn )兮,赫兮咺(xuǎn)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xuān)兮。(大意是淇水的角落,有蔥翠婀娜的竹子。在這裡,有衛武公這個文雅君子,如牛骨象牙經過切磋,像美玉寶石經過琢磨,為人莊重,舉止大方,行事光明,心胸廣闊。這樣的君子,無法讓人忘懷。)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秀瑩,會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大意是衛武公這個文雅君子,威武英俊,容光煥發。)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大意是衛武公這個文雅君子,像金像錫那樣精純堅毅,像圭像璧那樣溫潤亮澤。他的心胸寬廣曠達,可以讓人依靠。他談話詼諧風趣,從不刻薄待人。)

《詩經‧衛風‧淇奧(yù)》一詩就是以淇水邊的竹子作比,讚美衛武公的君子風度和德行的。示意圖。圖為乾隆《御筆詩經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在《詩經》中被如此讚揚的衛武公,根據《史記》記載,是周武王的弟弟衛康叔的後代。他姓姬,名和,大約在公元前853年出生於朝歌,公元前813年衛武公繼位。事實上,最初衛國的太子是他的哥哥共伯姬餘。依據《毛詩》和現代人的考證,共伯英年早逝,在衛釐侯去世後,立和為衛侯,是為武公。

衛武公在位期間,是一位有名的賢君。他推行康叔(名姬封,衛國開國之君)之仁政,增修城垣,興辦牧業,使政通人和、百姓和睦。衛國人對他十分尊敬和崇拜。

在他在位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殺了周幽王,衛武公率領軍隊,與晉國、鄭國、秦國等國聯合在一起,輔助王室打敗了犬戎,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史稱東周。在此次勤王中,衛武公的功勞非常大,所以周平王在登基後,就將其爵位從「侯」晉升為最高的爵位「公」,史稱「衛武公」,同時任命他為周王室的司徒,主管刑事法規的事務,衛國也因此得到許多特權。

衛武公在95歲高齡時,依然親民臨政。他告誡衛國百姓說:「從卿以下到大夫和眾士,只要在朝中,不要因為我年老而捨棄我,在朝廷必須恭敬從事,早晚幫助告誡我;哪怕聽到一兩句諫言,也一定要記住並轉達給我,以此來訓導我。」於是,衛武公在車上有勇士的規諫,在朝廷中有官長的法典,在几案旁邊有誦訓官的進諫,在寢室內有近侍的箴言,處理政務有瞽史的引導,平時有樂師的誦詩。史官不停止書寫,樂師不停止誦讀,用來訓導進獻。

衛武公還作了一首名為《懿》的戒詩來自我警戒。三國吳韋昭注:「昭謂《懿》詩,《大雅抑》之篇也,懿讀曰抑。」詩中指出了求賢與立德的重要性,並進一步說明什麼是應當做的,什麼是不應當做的,比如獨處內室時,要無愧於神明(原文: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並懇切地希望周平王可以聽取自己的箴言,否則會有亡國之禍。現代人使用的成語「夙興夜寐」、「白圭之玷」、「投桃報李」、「耳提面命」、「諄諄告誡」都來自這首詩。

衛武公在位期間,還修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家園林——淇園。在此之前,僅有帝王為狩獵而圍構的「苑囿」。淇園舊址在朝歌城西北三十五里(今河南省淇縣西北三十五里黃洞鄉)。據推斷淇園規模較大,主區在今黃洞鄉、廟口鄉和高村鎮西北部一帶。相傳,古代從這裡到桃胡泉二十多里的溝壑間全是竹子。儘管淇園當初的景物結構、建築形式無從查考,但是其「綠竹茂盛」則是肯定的。

儘管淇園當初的景物結構、建築形式無從查考,但是其「綠竹茂盛」則是肯定的。(gowithstock/shutterstock)

公元前758年,衛武公去世,在位55年,享年105歲。時人稱他為「睿聖武公」。他去世後,朝歌人為了表達內心的敬仰,將淇園的一條小河的名字從「美溝」改為「思德河」,取永思武公之德的意思。朝歌城北13里有個叫槐蔭村的村子,後來也改名為「思德村」。淇園舊址還修建有武公祠。

後世同樣把衛武公作為道德高尚、高風亮節以及壽高德更高的典範。唐代杜牧《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詩曰:「願公如衛武,百歲尚康強。」宋厲寺正詞《萬年歡》曰:「衛武期頤,與文公福艾,俱號賢相。」@*#

參考資料:

1. 《詩經》
2. 《史記‧衛康叔世家》
3. 《毛詩》為《詩經‧鄘風‧柏舟》作的序。
4. 《國語‧楚語上》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古代每逢朝代更迭、社會出現動盪時,通常會強盜盛行,他們大多是被逼無奈、為了生存而走上這條路的。不過,由於當時的社會道德仍維持在一定水準,即便是強盜也多少秉持儒家思想,對至孝之人、對恪守道義之人,也都保持著應有的尊敬。史書記載了一些這樣的故事。
  • 看過明代吳承恩小說《西遊記》或同名電視劇的人,對於天蓬元帥下凡的豬八戒的好吃懶做、滑稽可愛的特徵印象頗深,而他在高老莊作女婿,後被孫悟空降伏同保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更是被許多人津津樂道。有意思的是,唐朝傳奇小說集《玄怪錄》中有一篇《郭代公》,講述了唐代的大將軍、做過宰相還被封為代國公的郭元振解救民間少女,殺死豬妖烏將軍的故事,而《西遊記》裡豬八戒高老莊那段,無疑有著這個故事的影子。或許吳承恩是從這裡得到的靈感?
  • 很多人都知道三國時期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其核心講的是諸葛亮如何運用攻心為上、以德服人的策略,徹底使南人歸順。而在春秋時期,也有類似的在征伐中以威服國、以德服人的故事。
  • 台灣民主自由
    對於台灣人來說,蔣介石之子蔣經國對台灣的貢獻很大。正是他,在成為集黨、政大權於一身的政治強人後,除了致力於發展台灣經濟,還成功推動了台灣的政治轉型,讓台灣走上了民主之路。
  • 中醫乃是神傳醫學,古代的中醫,尤其是那些在歷史上留下許多神奇故事的中醫,不僅可以透視人體、隔牆看物,而且還能開刀做手術,他們的神奇技能絕不是現代人現在通過讀醫科大學就能夠得到的,也不是讀古書就可以擁有的,一定要通過修煉、醫道中專門的師父祕密傳授,才有可能得到。宋元以後,有所謂「儒醫」,但離道日遠,流於方劑。到了現代,醫道更是徹底失傳,留下的中醫只是經驗的摸索與藥方的傳承等等罷了。
  • 劉政認為世間的榮華富貴都不能長久,還不如修道,得長生之法。圖為明 文伯仁《丹臺春曉圖卷》局部。(公有領域)
    當今很多受現代觀念影響的人,不僅不相信神佛的存在,而且對修煉更是嗤之以鼻。其實,翻開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信神、信佛、信道和修佛、修道從來就沒有缺席過,無論是史籍還是民間傳說,都記載了大量遠超現代人想像的故事。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 元宵節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宋朝詩人一翦梅盧炳說「燈火樓台萬斛蓮」,元宵花燈照亮天人之間,一夕如晝,更少不了「燈謎」共歡伴,還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圓」讓元宵的記憶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這些元宵節俗的來源嗎?嘉節當前,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追一追元宵節俗的時空背景。
  • 儒家認為揖讓之禮「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現。而《易經》的哲理則以為屈己敬人的「謙謙君子,利涉大川」,就說謙退有益於人突破環境限制向四方發展。這些都是中華文化重視揖讓的精神所在,而具體表現在生活中的主要場合就是見面的揖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