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圓圓是被耽誤的木匠?盤點娛樂圈手工達人

人氣 2326

【大紀元2017年0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佟亦加綜合報導)娛樂圈的明星們不只會唱歌、拍影視劇,他們往往還是隱藏在民間的手藝達人。徐靜蕾的布藝令人驚艷,李宗盛是圈中的手工製琴師,曾以模特出道的演員高圓圓儼然是一名木匠……大家是不是聞所未聞呢?

徐靜蕾:全能手工包達人

徐靜蕾身兼演員和導演,2015年到洛杉磯休假時,偶然路過一家布藝店,對手工製作「一見鍾情」,馬上在美國尋求學藝。近幾年,她除了拍幾部電影,幾乎用盡其它所有可支配的時間來讓自己的愛好變成技能。

細心的網友發現,去年她曾發微博透露,因為帶著大量手作珠子被泰國海關詢問,差點被誤認是非法商販。

身兼演員和導演的徐靜蕾近年被稱為「徐裁縫」。(徐靜蕾微博)
徐靜蕾的手工作品琳瑯滿目。(徐靜蕾微博)

她做的手工包,樣式雖然簡單,但做工細緻,所選的面料也極具個性,每一款手工包都是獨一無二,是真正的限量版包包。除了會做各種布藝手工包,徐靜蕾做的專業皮質包也很不錯。

高圓圓:被演戲耽誤的木匠

曾有人評價明星,「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還有人調侃似地鞭策自己,「世界上最慘的事情就是,比你美的人還比你努力。」有網友表示,這兩句話用在高圓圓身上都很合適。

高圓圓的木工活令人驚艷。(高圓圓微博)
高圓圓除了會木工活,還自己設計和手工製作品牌高跟鞋。(高圓圓微博)

高圓圓早年以模特出道,後來在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出演周芷若,贏得很多觀眾喜愛。近年來似乎減少作品,其實她一下都沒閒著,除了做鞋子、做皮包,還做木匠。

因為對高跟鞋的喜愛,從2014年開始,高圓圓就開始接觸高跟鞋製作。從了解面料,到學習設計,再到品牌經營,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在設計的時候,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之後,她的手工之路越走越遠,又做起了皮包。

從她的木作中,很明顯地感受到一個手工人的匠心。一刀一錘,細敲慢打,專注地將心中所想琢磨為具體的實物。早前有陸媒報導,她曾自費去學習雕刻,現在她刨、磨、鋸、鑿,每一個動作都透著耐心與平靜,她那心無旁騖、認真的模樣很美麗。

外表柔弱纖細的高圓圓,說自己其實是急性子,做手工活兒很大程度上磨練了她的耐性。看到她在木板上使用各種刀具雕花的動作十分嫻熟,有人說她是被演戲耽誤了的木匠。

昆凌:90後手工達人

昆凌去年曾在微博和臉書曬出為愛女「小周周」縫製公主裙的過程,還分享心得。從選材到用料,都看出她這個年輕媽媽的貼心,以及她手工的專業。「小周周」穿著媽媽剛做好的新裙子,露出背影,顯得特別可愛。

昆凌曾調皮寫道:「媽媽我手工做上癮了,但有選擇困難症的我,會不會最後像婚禮一樣換三套?」還大發感慨:「手工真的好好玩,整理一下步驟給大家,為自己小孩做手工真的好有成就感。」

昆凌為愛女「小周周」設計和手工製作的小裙子。(昆凌臉書)
昆凌的手工材料和工具。(昆凌臉書)

昆凌就是這樣一位心靈手巧的年輕媽媽。有網友為此羨慕地說,今年才25歲的她兩年前和周杰倫結婚以後,「悄悄地把生活過成了詩」。

李宗盛:手工製琴師

在多數人心目中,李宗盛是一個歌手,是抱著吉他唱《山丘》的那個資深歌手,流行音樂圈都叫他為大哥。他不僅能唱、能寫詞、能譜曲,還是一個心懷匠心的手藝人。

2002年,在步入樂壇的第23個年頭,李宗盛萌發了打造華人手工第一吉他的想法,他想體驗精湛的吉他工藝美學。

業內人士知道,純手工製造一把吉他的過程無疑艱難而緩慢,但也只有純手工製作的吉他,才讓每一個弦動聽,每一個細節完美。李宗盛的手工吉他慢工出細活,他一點一點地打造。

他說,世界再嘈雜,匠人的內心必須是安靜安定的。在他看來,成就吉他就是成就自己的夢想,要聽從內心的安排,專注,孤獨,是追求卓越作品的必經之路。

李宗盛用自己手工製作的提琴在演奏。(李宗盛臉書)

作為一個音樂人,李宗盛對樂器品質的要求很高。多年來,他始終堅持自己做吉他,為此還訪遍全球的製琴高手,從選材到每道工序,他都熟記於心。正是這樣的執著,使得他所做的吉他音質極佳。當他和自己的得意作品合影時,他滿臉的自豪,大概比他寫一首歌還更有成就感。

陳道明:捏麵達人

陳道明儒雅而又隨性的氣質確實很像一個民間手藝人。據說他學做捏麵泥人的初衷是為了女兒,在潛心研究半個月後,他便可以出師。

他手裡的捏面泥人栩栩如生,這樣的手藝和天賦令人佩服。

孫儷:會生活的陶藝人

除了演戲外,孫儷的業餘生活非常豐富,她不僅會畫畫、會瑜伽,還會陶藝,與丈夫鄧超各自捧的便是他們自己的陶藝作品。如果拉近看,孫儷的製作比鄧超的更細膩。

孫儷的手工陶藝品。(孫儷微博)

責任編輯:蘇明真

相關新聞
高圓圓憶拍戲拚命 感嘆年紀大了只剩「慫」
高圓圓熱衷烘焙 親製愛心曲奇送粉絲
高圓圓獲讚「滿分媳婦」 趙樹海:心疼她太瘦
高圓圓戴帽抱貓咪 側顏神似趙又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