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星期五探討「打造地下烏托邦」

人氣 7

【大紀元2017年03月25日訊】興建一個捷運系統,不僅僅耗費大量的資源,而且還會巨幅改變一個城市甚至是國家的樣貌與人民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的契機或是什麼樣的驅動力,會讓人動員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興建一個捷運系統︖ 每一個城市、社會、國家,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會有其所要面對的問題,而且同樣看起來是都市內的交通問題,但實際上牽涉到更多關於政治、經濟、認同以及文化上的問題需要透過打造一個地下的美麗世界來解決。

3月18日哲學星期五@亞特蘭大就是以「打造地下烏托邦」為題,討論上述問題。講員黃令名是喬治亞理工學院歷史與社會學系博士生,他以多年研究地下鐵及捷運的豐富材料,帶領與會者耙梳倫敦、巴黎、莫斯科、亞特蘭大以及臺北的故事,看一個個地下烏托邦的榮耀、衝突與失落。

在19世紀後半的英國,汽車都未被發明的年代,只有有錢人才有能力負擔馬匹與⾺車,因此倫敦地鐵於1863年通車,是為了造福窮人,路線選擇刻意經過工人群聚的聚落。1890年代,巴黎的地價已經太高,興建高架鐵路以當時的技術必須要拆很多房子、徵很多地,財政負擔會太大,所以選擇地下鐵路形式。法國中央政府強迫巴黎市政府採取標準軌,國防因素還是考量,但是巴黎市政府以財政因素為由,挖掘小斷面隧道,所以雖然巴黎捷運與城際鐵路互通,但是巴黎捷運的車子可以開上城際鐵路,而城際鐵路的⾞⼦太大臺進不去捷運的地下隧道。蘇聯在1930年代的計劃經濟躲過了世界經濟大恐慌,⼯業產值也在史達林的五年計畫中大幅提升,於是史達林決定要在新建的莫斯科捷運展現社會主義的政治與權力美學。土地都是國家的,當然政府想要怎麼蓋就怎麼蓋。

亞特蘭大的MARTA (Metropolitan Atlanta Rapid Transit Authority) 在市長 Ivan Allen Jr.的發起之下,於1971年成立,並且在1979年開始提供捷運服務。亞特蘭大在「新南方」的發展之下,應該要從一個區域城市轉型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大都會,而捷運系統的建立,是一個國際都會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計畫由亞特蘭⼤都會區各郡提供1%的消費稅,作為MARTA的營運經費。臺北捷運則是追求現代、靠右站好的另類烏托邦。經過來自德、英、美三國顧問十一年的「接力設計」,才在1988年開始興建,在設計概念上面,也呈現了來自不同國家對於大眾運輸以及捷運的不同概念。

從這五個故事可以發現,與其說打造一個捷運系統是要打造一個地底的烏托邦,其實目標是要將整個城市甚至社會透過工程與科技打造成一個烏托邦,當然這樣的意圖時常會遭遇挫折,卻對我們的城市帶來巨大的影響。打造一個什麼樣的新世界,其實問的就是,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美學、以及人與人之間應該是要什麼樣的關係。◇

責任編輯:郝莉

相關新聞
哲學星期五@亞特蘭大口碑第二場
哲學「非」星期五:隱私權與資訊安全
哲學星期五@亞特蘭大
臺灣長老教會舉辦228七十週年紀念音樂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