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歷代樂舞詩、詞、曲、賦精華賞析

樂舞文學賞析:楚辭.九歌.東皇太一

作者:仰岳
蕭雲從《離騷圖》,東皇太一。(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7943
【字號】    
   標籤: tags: , , ,

《楚辭.九歌.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1]穆將愉兮上皇[2]
撫長劍兮玉珥[3]璆鏘鳴兮琳琅[4]
瑤席兮玉瑱[5]盍將把兮瓊芳[6]
蕙肴蒸兮蘭藉[7],奠桂酒兮椒漿[8]
揚枹兮拊鼓[9]
疏緩節兮安歌[10]陳竽瑟兮浩倡[11]
靈偃蹇兮姣服[12],芳菲菲兮滿堂[13]
五音紛兮繁會[14],君欣欣兮樂康[15]

元代畫家張渥-九歌圖。(公有領域)

參考注釋:

[1]吉日:吉祥美好的日子。辰良:即良辰。

[2]穆:恭敬肅穆。愉,樂也。上皇:即東皇太一。

[3]撫:持。玉珥:玉製的劍柄裝飾品。

[4]璆(qiú)、鏘:都是玉石相碰撞而發出的聲響。琳琅:琳、琅都是美玉,

[5]瑤席:瑤草編成的席墊,極為華美,用於祭祀。玉瑱(zhèn):瑱同「鎮」,用玉做的壓席器物。

[6]盍(hé):同「合」,將把,意思為合多物品為一把。瓊,赤玉。瓊芳:指赤玉般美麗的花朵。

[7]蕙:一種香草名。肴:魚肉等菜餚。蘭藉:以蘭草墊底。

[8]奠:祭祀。桂酒:桂花釀製的酒,泛指美酒。椒漿:椒浸泡的美酒。都是祭祀用的美食。王逸《楚辭章句》註: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漿,以椒置漿中也。言己供待彌敬,乃以惠草蒸肴,芳蘭為藉,進桂酒椒漿,以備五味也。

[9]揚:舉也。枹(fú):鼓槌。拊(fǔ):擊打。

[10]疏緩、安歌:均指節奏緩慢的歌曲。

[11]陳:列也。竽、瑟:均指樂器。浩倡:倡同「唱」;浩倡指大聲唱。

[12]靈:神靈降於巫者身上的狀態,或指東皇太一。朱熹《楚辭集注》:靈,謂神降於巫之身者也;王夫之《楚辭通釋》:靈,東皇太一之神。
偃蹇(yǎn jiǎn):亦作「 偃寋 」。宛轉委曲;屈曲,這裡指舞姿優美的樣子。姣服:美麗的服飾。

[13]菲菲:花草香氣濃郁的樣子。

[14]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種音調。繁,眾也。繁會:眾音錯雜,意思如同今日的交響樂。這一句主要是描述五音的曲調配合著舞師的動作,交織而成的盛大美貌。

[15]君:此處指東皇太一。欣欣:歡喜高興的樣子。康,安也。這一句主要是描述神靈看到眾生們虔誠祭祀的善心因而給予福分安康。

王逸《楚辭章句》註:言己動作眾樂,合會五音,紛然盛美,神以歡欣,厭飽喜樂,則身蒙慶祐,家受多福也。屈原以為神無形聲,難事易失,然人竭心盡禮,則歆其祀而惠降以祉。

參考譯文:

在這良辰吉日,我用恭敬肅穆的心情來祭祀東皇太一。

我手輕持著用玉裝飾的長劍,腰掛著美玉,四周萬籟俱寂,玉石敲擊的微聲都是如此的清晰。

底下是瑤草製的蓆子,用玉石鎮著,旁邊還有著滿把的鮮花。用蕙草包裹著菜餚,底下墊著馨香的蘭花,奠祭的還有桂枝及花椒釀製的美酒。

我揮動著鼓槌打著鼓,跟隨著緩慢的節奏,伴隨著柔美的歌聲。列隊的竽、瑟等樂器在此時合奏著,聲樂家也一同高聲歡唱,神靈們下世依附著舞師們婆娑起舞。

舞師手持的香花,耀動著華美的服裝,濃郁聖潔的香氣瀰漫著殿堂。樂師們彈奏著美妙的交響樂,神靈為之喜悅,賜與眾生們快樂安康。

題解及賞析: 

《九歌》是《楚辭》中的篇名。東漢文學家王逸認為是愛國詩人屈原所做,南宋理學家朱熹則認為九歌本來是祭歌,由屈原改編。

王逸《楚辭章句》:《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鬱,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

朱熹《楚辭集注》: 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作樂,歌舞以娛神。蠻荊陋俗,詞既鄙俚,而其人陰陽人鬼之間,又或不能無褻慢淫荒之雜。屈原既放逐,見而感之,故頗為更定其詞,去其泰甚,而又因彼事神之心,以寄吾忠君愛國眷戀之意。

《東皇太一》是《九歌》的開篇詩歌,其地位相當重要,歷代文學家都做了不少註解。

宋 洪興祖《楚辭補注》:「五臣云:每篇之目皆楚之神名。所以列於篇後者,亦猶《毛詩》題章之趣。」

朱熹《楚辭集注》:「此篇言其竭誠盡禮以事神,而願神之欣悅安寧,以寄人臣盡忠竭力,愛君無已之意,所謂全篇之比也。」

王夫之《楚辭通釋》:「太一最貴,故但言陳設之盛,以儌神降,而無婉戀頌美之言。

此詩篇幅不長,但卻生動地描述了一場祭祀樂舞(應是巫舞)的盛況,極為生動細緻,詩在開頭就描述了這場祭祀典禮選在良辰吉日舉行,接著主祭者登場了,他主持祭禮時的狀態非常兢兢業業:「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隨著他的動作,配在身上的玉石也發出了聲響(玉石相擊聲極微小),體現了典禮現場是如此的莊嚴肅穆,任何一點微聲都聽得相當清楚。

接著描述了豐盛的供品,盛大的規模,隱約也透露了百姓虔誠的心意,以及祭祀的大事不可任意省去之理。

在《論語》有一段故事:孔子的學生子貢想在祭祀時省去宰殺一頭活羊之禮,請示一下孔子,孔子卻說:「子貢啊!你愛惜羊,我卻愛惜維護先祖留下來的禮制。」

《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告朔」是周天子頒布曆書的一項禮制,羊則是禮制中的祭品,若無此禮各諸侯國就無法順天道而行政。平日的生活簡約是一種美德,但維護禮制的祭品不可任意省去。 

下一段在祭者敬酒之後典禮開始活躍,樂師擊鼓,伴隨著竽、瑟等樂器的伴奏,聲樂家高聲合唱,之後舞師加入了。他們身穿華麗的服飾,手持香花翩然起舞將典禮帶來了高潮,在這歌舞聲中神靈也彷彿一同起舞,儀式結束後神靈感到眾生的虔誠之意,也賜福於世,典禮就此圓滿落幕。@#

點閱【中國樂舞文學賞析】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樂舞是周代士人必修之課,專業跳舞之人在社會上有著崇高的地位,演舞被認為是一個人是否成熟,是否達到任官標準的依據。
  • 從字面上來看可以了解文章是以敘事的手法描寫了一位舞師跳著祭祀樂舞,那歡樂怡然自得的過程,躍然紙上。 而作為主角的舞師是誰呢?
  • 「山深未必得春遲,處處山櫻花壓枝。」這裡是說春天是沒有遠近、親疏之分的。即使在封閉的深山,也會在同一時間得到春天的眷顧。詩人在山中,到處可以看到盛開的櫻花,滿是花朵壓在枝頭。
  • 「暮歸山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妻孥候我至,明燈共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這是明朝詩人藍仁的一首《暮歸山中》,是他隱居山林時所作。
  • 五台山乃中國佛教名山,康熙大帝是印象中自秦統一中國後,繼唐太宗之後的又一千古一帝。歷史上康熙曾五次巡遊五台山,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遐想。有天,看到康熙寫的《菩薩頂》,應該是康熙遊覽五台山所作(康熙遊覽五台山都在菩薩頂入住),頗感驚訝,直接刷新了對康熙的認識。
  • 她是清代奇女子,恰似史上的李清照、書中的林黛玉。她秉絕代姿容,具稀世才情,憑藉詞、書、畫三大才藝穩居滿清第一才女的地位,更因詞作成就,被譽為女中納蘭、大清「詞后」。
  • 雪本是冰冷的,可在很多人的眼裡,卻是一種希望。南宋詩人陸游的這首《除夜雪》僅僅二十八個字:「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 古人常講「大智若愚」,很多人認為是一種精神信仰,卻不知道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真相。呂洞賓有首詩《賜齊州李希遇詩》,就涵蓋了這個主題。全詩共二十個字:「少飲欺心酒,休貪不義財。福因慈善得,禍向巧奸來。」
  • 今天我們選讀劉伯溫的五言律詩《題太公釣渭圖》,這首詩創作於公元1350年,是劉伯溫在杭州隱居時寫的。直到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三月,劉伯溫才接受朱元璋聘至應天(南京),並得到朱元璋的重用。
  • 今天我們選讀劉伯溫的七言律詩《二月二日登樓作》,創作於1352年杭州。劉伯溫曾經辭官在杭州居住過四年(1348年2月—1352年4月)。黃曆的二月二日,在中國古代是民間一個很重要的節日,被稱為「迎富」日,也有稱為「挑菜」日(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