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無論您是否看過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或是對中國舞是否了解,在西方很少有人知道,中國古典舞這種內涵豐富的藝術所蘊含的三個奧祕。
中國古代舞蹈

近年來,另一種舞蹈藝術正在被人們重新認識,她擁有豐富完備的訓練體系,蘊藏悠久博大的文化內涵,她是久經掩埋的文化寶藏,在正統藝術備受冷落的時代呈放異彩;她甫一登台,便吸引了全世界熱愛藝術的人們的目光,她就是中國古典舞。

元順帝時期製作了讚美佛的樂舞《十六天魔舞》,舞蹈主要講的是十六位天魔以菩薩的容貌出現,迷惑世人,後來被佛陀降伏的故事。

顧名思義,「鼓」舞的舞蹈動作應當是圍繞著「鼓」展開的。而作為打擊樂器的「鼓」起源很早。傳說遠古時有伊耆氏用土製的鼓,鼓槌是用草紮成的。又傳說夏后氏有一種鼓是有足的。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鼓」字、「鞀」字,此外還有一面木腔蟒皮鼓,表明遠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經有此樂器。

古代的天竺指的就是今天的印度,唐時將從那裡傳來的樂舞稱為《天竺樂》。《天竺樂》舞大概在公元350年左右傳入中原。

唐朝文宗時,下詔讓太常卿馮定製作《雲韶法曲》。《新唐書·禮樂志》亦記載,這個舞蹈由三百人表演,有宮廷宴席時才表演。唐《樂府雜錄》記載,「樂分堂上、堂下。登歌四人,在堂下坐」,除了表演的三百人外,還有五個穿著繡花的衣服的舞童,各自手執著金蓮花在前面導引,意即「執金蓮花如仙家行道者」。

《蘭陵王入陣曲》是唐代假面舞蹈,根據唐代崔令欽的《教坊記》記載,起源於北齊,盛行於唐代,又稱《代面》、《大面》。此舞是表現北齊蘭陵王高長恭作戰的勇猛英姿,為帶有簡單情節的男子獨舞。

唐懿宗時期,曾令宮中伶人李可及創作了《歎百年》隊舞,或稱《歎百年隊》。該舞蹈是為了悼念懿宗與郭淑妃的愛女同昌公主不幸早夭而作,反映了一種人生無常的思想。

在唐代流行的《柘枝舞》基礎上,又出現了被後世稱為《蓮花舞》的舞蹈《屈柘枝》。唐代《樂府雜錄》曰:「健舞曲有《柘枝》,軟舞曲有《屈柘》。」《樂苑》曰:「羽調有《柘枝曲》,商調有《屈柘枝》。此舞因曲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鈴,抃轉有聲。其來也,於二蓮花中藏花坼而後見,對舞相占,實舞中雅妙者也。」

柘枝舞的伴奏樂器是鼓。正是在歡快的鼓聲中,柘枝舞的表演者出場、起舞、謝幕,因此舞蹈節奏鮮明歡快,風格健朗。

太宗故地重遊,感慨萬千,在隨後宴請大臣的酒席上,賦詩10首,抒發了 「況茲承眷德,懷舊感深衷」的懷舊之感和「垂衣天下治,端拱車書同」的喜悅。後由隨行的起居朗呂才製成樂曲,稱為「功成慶善樂」,所用音樂為西涼樂,並編制了舞蹈,故又稱「九功舞」。

唐朝著名的舞蹈《五方獅子舞》緣於《佛說太子瑞應經》中的典故。在該經書中記載:「佛初生時,有五百獅子從雪山來,侍列門側。」

貞觀元年(626年),唐太宗宴請群臣,席間演奏了秦王破陣之曲,這就是《秦王破陣樂》。它是在李世民尚為秦王、征伐四方時,將士們為讚頌秦王的輝煌武功,在舊曲《破陣樂》的基礎上創作的。

唐高宗武後時期,製作了陣容龐大的字舞:《聖壽樂》。根據《舊唐書·音樂志》的描述,參與這個舞蹈的人數共一百四十人,她們頭戴金銅冠,穿著五色畫衣,用舞的行列擺成不同的字。每變一次隊形擺出一個字,總共變化了十六次,擺了十六個字,即「聖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萬年,寶祚彌昌」。

公元674年,唐高宗改年號為「上元」。也就在這一年,高宗作了《上元樂》,並配上舞蹈。在這個舞蹈中,舞蹈者一百八十人,她們身穿五色的畫有雲水圖案的衣服,以象徵元氣,所以被稱作《上元》舞。《新唐書》記載:「其樂有上元、二儀、三才、四時、五行、六律、七政、八風、九宮、十洲、得一、慶雲之曲,大祠享皆用之。」據說這個舞蹈含有道家色彩。

《春鶯囀》是唐代著名的舞蹈之一。「囀」的意思是美妙的歌聲。根據唐代《教坊記》記載,高宗「嘗晨坐,聞鶯聲,命歌工白明達寫之為《春鶯囀》,後亦為舞曲。」白明達是當時龜茲(今新疆庫車)很有名的音樂家,因此所作樂曲有龜茲風格。詩人元稹《法曲》一詩中所描寫的證實了該曲為胡曲,即少數民族的曲調。

《舊唐書·音樂志》記載:《龍池樂》是唐玄宗所作。在他還未做皇帝之時,住在隆慶坊。宅子南部突然有泉水湧出,變成了一個大水池,可以在裡面泛舟。會望氣看相的人深以為異,認為有「天子之氣」。後來玄宗登基做了皇帝,就將舊宅改為興慶宮,而池水更多了,瀰漫數里,該池被稱為「龍池」。為此,玄宗作了《龍池樂》,以記此事。

《舊唐書》記載:「康國樂,工人皂絲布頭巾,緋絲布袍,錦領。舞二人,緋襖,錦領袖,綠綾渾襠褲,赤皮靴,白褲帑。舞急轉如風,俗謂之胡旋。」

唐代《樂府雜錄》記載:「《綠腰》,軟舞曲也。」其本名是《錄要》或《六麼》。據說在德宗貞元年間,有樂工獻上新編樂曲,德宗甚為喜愛,但覺的曲調過長,便下令將其中精華部分萃取出來,即「錄出要者,因以為名」,而不知為何變為《綠腰》或《六麼》,大概為別名。

水袖舞具有典型的中國式古典意象,它的表現力豐富,充滿了詩的韻味,其主要特徵是「寫意多於寫實,在抒情中敘事」。水袖舞的動作要求是使水袖成為身體的一部份,而不僅僅作為一個裝飾性的動態,因此要求舞蹈者動作幅度大。

唐代大部分皇帝或信道,或信佛,因此也製作了一些崇道尚仙類的舞蹈。德宗貞元年間(785-804),就製作了《八卦舞》。從舞蹈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舞蹈與道家有著密切的關聯。

大漢帝國不僅盛行輕盈飄逸的長袖折腰舞,還盛行持兵器舞和持樂器舞。通常持兵器舞中所持兵器有劍、刀、棍、斧、盾牌。

漢代有一種踏在盤與鼓上表演的舞蹈,時稱「盤鼓舞」,又稱「盤舞」、「七盤舞」,多在宴享時助興。表演者多為男性,通常頭戴冠帽,身穿長袖舞衣,腳穿特製舞鞋。舞時將盤和鼓排列在地,表演者在盤與鼓上縱橫騰踏、屈身折體、翻撲倒立,表演各種舞姿,同時在盤和鼓上踏出富有節奏的聲響。也有女性表演者。表演有獨舞、雙人舞和群舞。

您是否曾遇到令你心動的美麗佳人?即使遇上了又當如何?陳思王曹植在洛水遇上了美麗的洛水之神,雖心生愛慕卻謹守禮法,女神為他的誠心所感動,為其而舞,寫下了一個美麗的故事。

楊氏起舞盤旋時,繡著鴛鴦的袖子飛揚起來,她不時的手撫紅色的薄紗,而身旁的琴瑟也隨之伴奏。色彩艷麗的三寸麻鞋翹著黃鵠嘴般的尖角,踏在美麗的毛織地毯上猶如踩在池塘的水面,餘波盪漾。

徐禎卿,字昌榖。本為直隸常熟縣人,後遷居吳縣(今江蘇蘇州市)。明代文學家。他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並稱為「吳中四才子」(亦稱江南四大才子),而徐禎卿因為特擅長於詩文,又被人稱為「吳中詩冠」。

妙伎出秦中,纎腰學楚宫。翠帷低舞燕,錦薦踏驚鴻。宛轉歌相似,嬋娟態不同。無因逃酒去,懊惱白頭翁。

「柳腰輕」這首詞柳永描述了在宴會上觀賞《霓裳羽衣舞》的情景。《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是唐代樂舞的經典之作。

此作品選自《全宋詞》第一冊,《鷓鴣天》為詞牌名,為晏幾道的代表作之一。按字面之意,本作品描寫了與一位歌舞藝人離別後又重逢的場景。

這作品體現了瑤族舞蹈的特點:在湘水的兩岸,高大的樹下四周壟罩著清煙薄霧,未婚男女彼此一起進行春社祭祀,女孩們戴著漂亮的首飾穿著長裙,與男孩們高興著跳著舞,在這裡吃喝著長輩們提供的飲食,在活動中女孩們選定了自己的心上人,就讓神靈做主他們的婚姻,到了隔年的春天,夫妻再一同回家探望父母。

共有約 166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