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隨筆】詮釋的力量:台灣傳統週後記

人氣 12
標籤:

亞特蘭大台灣同鄉會舉辦台美人台灣傳統週晚會,吸引全場四百多位觀眾,這個屬於台灣裔美國人的節慶係於1999年由美國國會特別指定,至今已邁入第十六年;活動當晚由喬州州長迪爾派員宣讀一年一度的傳統週正式開始,並將法定宣言書交予同鄉會。

我們熟悉,美國憲法為保障人民追求幸福的權利,賦予了人民言論之自由;就以此而言,台美人在何時何地的言論及活動,誠已受到完全的保障。然而,今天台美人所接到的宣言並非只重申言論自由的精神。這張紙所賦予者,更包含了族群尊重的意義。換言之,台灣人移民來美國之後,在此呵護下,自己就可以建立族群的認同,進而有價值地立身於這個多元化的美國社會。

國家對人民的這個動作可稱為「empower」,就是在台灣談到「社區營造」時常用的「培力」這個詞;直白地說,就是賦予詮釋的權力。為甚麼是「詮釋」呢?因為,唯有藉由自己的詮釋,才能讓自己選擇自己要的價值去認同,才能彼此互相溝通此價值,又才能將此價值傳承給後人。當晚的活動絕對不只是單純的賞心悅目,它所體現的更是台灣人詮釋其族群認同的力量,更是詮釋重要價值觀的力量。

晚會由台美學校的鼓聲揭幕,詮釋台灣農業社會敬天祈雨的傳統。我們拉一條時空線回到過去,不是盲目地複製歷史的音軌,其用意在於學習前人的生活智慧,乃是創新未來奠基所需的文化資產。鼓聲之後,由長老教會蔡佳君牧師所做的祝福禱告,正回應出這種敬天及尊重生態的概念。禱告中,特別帶領與會者為最近尼泊爾大地震的傷亡者默哀, 讓人猶記台灣過去九二一地震的重創後所習得的功課。

「嘸通嫌台灣」的詮釋尤其感人肺腑,直將全場氣氛衝到最高潮。前兩句重複「咱若愛祖先,請你嘸通嫌台灣」,搭配搖籃曲式節奏;陳老師彷彿用音符繪出母親抱著孩子入睡的畫面。到了第三句「土地雖然有較隘」節奏突然轉快為跳音,又彷彿母親的手指點醒著孩子,舉出不可嫌棄台灣的理由。合唱團精準的歌聲到位地述說台灣的命運。為何勸人「嘸通嫌台灣」,必須在夜聲時偷偷地講呢?因為那正值恐怖的時代,沒有言論自由的時代,叫人只能暗地裡愛台灣。事實上,台灣「也有田園也有山,果子的甜、五穀的香」可以讓後代吃不完。你們怎麼可以嫌棄台灣!?這種台灣人含蓄的表達方式,也只能在1988年「後威權時代」之後漸漸勸醒許多台灣人。在場的觀眾大力鼓掌,高喊「安可」,合唱團便續唱蕭泰然大師的「點心擔」,再次向他致敬。一句「若是Seven Up、Coca-Cola,氣味天差地」立即博得嘉賓笑聲;曲中提到的各種台灣美食也令人嚮往,宛如神遊了寶島一圈。

最後登場的則是重頭戲: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所帶來的「原漾台灣」,演出「序曲」、「族群禮讚・原漾台灣」、「山海歡唱」、「離散」、「我們在日昇之地傳唱」、「舞躍阿里山」、「MAKAPAHAY」、「終曲」等八個節目,全長一百多分鐘,充分介紹台灣原住民各族群所擁有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及社會結構。其中,「離散」以泛紋面族群創生神話,做出相當犀利的詮釋,譜出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生態之間的矛盾,必引領人們進入艱辛的災難。舞者在台上掙扎求生的表情,叫人戰慄並回想起將近六年前的八八風災,全場嘉賓為之動容。會後,幾位學生舞者分享自己經歷那次風災的經驗,如今真的回不去原來的住所,只能從精神上探索祖先的路,回歸純真的生活態度。從這當中,我們所學習到的功課就是應負起對他者及生態環境的尊重。節目尾聲,全場起立加入MAKAPAHAY與君同樂的行列,在揮舞中結連友誼,以及對故鄉的愛。

責任編輯:澤霖

相關新聞
喬治亞教師加薪等系列新法七月生效
亞特蘭大歡迎U18中華女壘國家代表隊    
疾控中心警告登革熱疫情 喬州16人染病
田納西州允許對強姦兒童的罪犯判處死刑的法律生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