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高科」超級稻在安徽大面積絕收

人氣 396

【大紀元2015年04月09日訊】2015年3月以來,安徽受災農民與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平高科)在去年水稻絕收補償問題上仍沒有達成一致。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慶、合肥等六市種植的「兩優0293」發生大面積減產、絕收,受災面積超過萬畝。

據《南方週末》報導,袁隆平公司的雜交水稻種「Y兩優900」經專家組驗收,平均畝產1,026.7公斤,創造了最新的水稻畝產世界紀錄。2014年10月10日。當時84歲的袁隆平站在湖南省紅星村超級稻基地的稻田里宣佈:「這標誌著我國雜交水稻技術研究遙遙領先世界。」

但同樣的稻種在安徽蚌埠、安慶、合肥、滁州、馬鞍山、淮南六市種植的「兩優0293」發生大面積減產、絕收,受災面積超過萬畝。受災農民質疑種子生產企業隆平高科涉嫌虛假宣傳、隱瞞品種缺陷。

受災民委託,蚌埠五河縣農委組織專家組鑑定表明,超級稻減產、絕收是因為得了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在農民口中,被稱為「水稻的癌症」。

受災農民這才關注起「產量」之外的另一要素「抗性」。

在「兩優0293」外包裝袋上明確標注「抗性:稻瘟病平均5.6級」,這在稻瘟病抗性分級標準中意味著,發病率不到25%。然而撕開包裝袋,混雜在種子中的,還有一張白色紙片。在抗性5.6級之後,多了四個字:「最高9級」。這意味著,發病率超過50%,甚至達到100%。

因為內外包裝不一致,受災農民認為隆平高科涉嫌虛假宣傳、刻意隱瞞品種缺陷,招致了重大損失。

這不是「兩優0293」第一次因為抗性差給農民帶來損失。

公開報導顯示,2007年湖北種植的「兩優0293」因不耐高溫,結實率僅為30%;2008年安徽蕪湖種植「兩優0293」,發生大面積白枯葉病;2012年,江蘇境內600畝「兩優0293」感染稻瘟病。

此後半年內,安徽省農業委員會下屬的種子管理總站多次向中共農業部上書,要求重新審定超級稻「兩優0293」的種植區域,希望「不再包含我省」。這是一家省級農業監管單位在向超級稻明星品種下「逐客令」。

曾有專家公開撰文質疑超級稻:「倘若不抗稻瘟病,則不能算真正的超高產品種。」

參與此次鑑定的安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實驗中心主任丁克堅也認為,抗性差是品種本身有問題,抗性原本應該是抵抗無常天氣的一個預防措施,「否則一旦發生稻瘟病,前幾年所謂的增產,立馬被大面積減產填平。」

在大陸抗性不被重視,被強化的是產量,被忽視的除了抗性之外,還有米質。米質包括外觀品質、營養品質、食味品質等6項指標。

2004年,包括「兩優0293」在內的超級稻二期品種實驗成功,超級稻畝產突破800公斤大關。與此同時,中國稻穀總產量已經下滑至17,000萬噸左右,直到2011年才重新回到20,000萬噸,達到1997年的水平。以單產論,1995年水稻平均畝產402公斤,2013年為447.8公斤,年均增幅僅為0.6%。

超級稻公佈的理論數字與實際收成之間巨大的差異,也是業界詬病超級稻的焦點。對此,廣西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作物學會水稻分會理事鄧國富指出,超級稻的高產數字是由科研人員將優良的品種栽種到優良的田塊中,運用優良的方法培育,使其在優良的生態中生長而來,即「良田、良種、良態、良法」配套,缺一不可。實際上,中國約有70%的中低產田,耕地質量退化面積占40%以上,加之農民無法擁有科研人員的技術水平,實際種植中根本種不出這樣高的產量。

另外超級稻要想獲得超高產量,還需要大量化肥助力。常年致力於超級稻研究的鄧國富指出,化肥的實際利用率不超過50%,更多的是造成土壤污染。

美國普渡大學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在考察了國外市場後發現,中國的超級稻在國際市場上並不佔優勢,原因在於米質一般。

超級稻這一提法最早起源於日本,當時日本稱之為「水稻超高產育種」。中國隨後發展超級稻,有國際競爭的意味。然而,日本農林水產省研究員Hiroshi Nakano博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1981年日本發展超級稻是為了「feeding animals」(餵牲口),即開發有高產能力的「飼料稻」。因此才會「重量不重質」。2013年,日本超級稻的產量為11萬噸,全部用於動物飼料。而中國在發展超級稻應對糧食安全時,並沒有提及這一至關重要的差異。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李昌平致袁隆平放棄雜交水稻研究 引熱議
稻農每畝獲7.5元 袁隆平兩會籲改革糧政
三大主糧進口激增 中國糧食問題岌岌可危
喬志峰:誰還記得「袁隆平之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