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出告示,徵求批評
司馬光當宰相的時候,已經六十多歲了,身體有病,十分虛弱。年紀大了,不能到外面走一走、聽一聽,怎麼能瞭解民情呢?
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親筆寫了一個告示。告示上說:誰要看到朝政有甚麼過失,或是瞭解民間有甚麼疾苦,都可以寫出來,報告朝廷,我一定想辦法解決。要是看見我有甚麼不對的,也寫出來,讓各級官吏轉給我,我一定改正。
第二天,他讓人把告示貼在辦公的地方,又叫人抄了好多份,自己簽了名,貼到京城的四面八方。很快這個消息又傳到外地。寫信來的,直接找他的,人很多。司馬光強支著虛弱的身體,接待著來訪的人,把他們說的,都記錄了下來…
然而,他太老了,不久就得了重病,死在宰相任上。
司馬光一生勤儉辛勞,又編著過《資治通鑒》這樣的巨著,所以受到後世人的尊敬。(事據《宋史》)
王充閉門著書,三十年不輟
東漢時的王充,除了教書以外,還寫了不少文章。《論衡》這本書,他一共寫了三十多年,從三十多歲,一直寫到六十多歲。
王充寫書的時候,把門緊緊關上,甚麼客人也不見。有的親朋好友家裏,兒子結婚、女兒出嫁、媳婦生小孩,老人病死,都請他去參加慶賀或者弔喪。他也一概不去。後來,人家瞧他這麼「古怪」,也就不來邀請了。
王充的屋子裡,除了書以外,就是寫書用的筆、硯、刀和竹簡。書案上有,窗台上有,書架上也有。他在屋子裡走來走去,想到甚麼要寫的,就寫起來。
王充的著作,記錄了他的許多學術成果,對後代影響很大。王充在貧困中渡過了一生。他不愧是古代的一位傑出學者。(事據《後漢書》)
李衛施政,聽從民便
清代雍正年間,朱軾出任浙江巡撫,根據古代婚喪、祭祀、宴請制度,來要求百姓,又禁止搭棚玩燈、游泳比賽,婦女入寺燒香、遊山、聽戲等項活動。結果,使那些以肩挑販賣為業的人,像賣豆漿、燒餅之類的小販,生意蕭條。
等到朱軾離任後,李衛任浙江巡撫,採取的辦法是:不取締娼妓,不捕抓賭博,鼓勵開辦茶館、酒店,並說:「這些場所,可以提供盜賊的線索,如果全都取締它們,就難以發現和捕捉盜賊了。」
李衛雖然是朱軾的門生,但治理國家,不因為是師生或朋友關係,而互相因襲、照搬。他不搞「這也禁止、那也關閉」的強制性措施。而是多從正面施行道德教育,以提高人民的思想品性,使老百姓自知從善棄惡;並使人民有多種生活的來源。
李衛一切聽從民便,結果浙江一帶歌舞昇平,百姓都齊聲稱頌李衛的功績。(事據《清史稿》)
秉燭之明
春秋時晉國君平公問樂師師曠說:「我的年齡已經七十歲了,要想學點東西,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說:「為甚麼不拿著蠟燭呢?」
平公說:「唉,臣子怎麼能和君王開玩笑呢?」
師曠說:「我這個瞎子,怎麼敢戲弄大王呢?我聽說:少年好學,像是初升的太陽;壯年好學,像是太陽當空;老年好學,像是拿著蠟燭照明。拿著蠟燭照明,不是比摸索走路要好得多嗎?」
平公得悟,高興地說:「你說的太好啦!」(事據《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