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君子比德如玉

作者:貫明
font print 人氣: 916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古代文人把梅、蘭、竹、菊,尊稱為花中四君子。這四君子確實各具特色:梅,傲雪凌霜、高潔堅貞;蘭,空谷幽香、清逸典雅;竹,虛心有節、堅韌不拔;菊,冷豔清貞、花中隱士。

玉如同韜光養晦之君子

如果從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更高層次上來評述高尚的人格,還有一種「鮮花送美人、美玉賜君子」的說法。孔子在《禮記.聘義》中說:「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由此可見,在孔子那樣的思想境界中,君子是人格審美之典範,他把君子的人格比擬為美玉。

玉不同於其他的物質,它本來只是一塊頑石,散落於山野鄉間而無人識荊,不經幾番雕琢終不成器,可一經琢磨之後,又終會綻出讓世人矚目的光華。玉的光華,不像鑽石、金銀全折射於外、喧譁奪目,也不像水晶、玻璃一覽無餘、欠缺實質,而是內斂於自身,時日越久,越能回味無窮。這樣的性格,很像韜光養晦的君子高人,用美玉來比喻君子,實在無比貼切。

玉之貴重因有九種品德

古籍《管子.水地》中說:「夫玉之所貴者,九德出焉。夫玉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知也;堅而不蹙,義也;廉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茂華光澤,並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摶徹遠,純而不淆,辭也。」

用白話文講就是:玉所以貴重,是因為它表現為九種品德。溫潤而有光澤,是它的仁;清澈而有紋理,是它的智;堅硬而不屈縮,是它的義;清正而不傷人,是它的品節;清明而不垢汙,是它的純潔;可折而不可屈,是它的勇;優點與缺點都可以表現在外面,是它的誠實;華美與光澤相互滲透而不相互侵犯,是它的寬容;敲擊起來,聲音清揚遠聞,純而不亂,是它的有條理。玉的品質堅硬而不傷人,展示了玉的高潔。

玉規範人們的思想修養

中華民族文化是神傳給人的,源遠流長而博大精深,蘊含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生命觀與道德觀。以美玉之質比君子之德,儒家思想對玉賦予道德內涵並作出精闢的詮釋。儒家認為,玉既是完美天賦的象徵,那麼人就應該依照他的屬性來完善自我,孔子說過「君子比德於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將玉與君子聯繫在一起,規範著古代政治家和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修養。道家則認為,「聖人被褐懷玉」,意思是說:穿著樸素,但懷揣美玉。勸導人們應該守住自己的天賦,不要迷失先天本性。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般人都喜歡穿金戴銀,卻往往忘記應該懷揣美玉。古人愛玉,並非純粹是因為其外在的美麗,而是重其內涵,因為玉器是一種品德的象徵。人們佩玉在身,以此自勉,作為自己的人生啟示,時刻提醒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規出格。

君子溫潤如玉不重名利

《詩經.衛風》的詩中寫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說:這位文雅的君子,就像經過仔細地切、磋、琢、磨的玉石一樣。說明君子之美,要經過高度的人生修行,才可以獲得的。就像獲取美玉一樣,需要有一番磨礪的功夫。因此玉器的磨礪就如同人的修煉一樣,在磨難中才能得到靈性的昇華。君子溫潤如玉,可是美玉也有自己的原則和品格。所以如玉的君子雖然成竹在胸、謙謙度日,卻也有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磊落。他不在乎名利、不計較得失,處處替他人著想,可是卻不會軟弱可欺。

玉的光華內斂於心,君子的鋒芒也不會時時顯露,但畢竟還是有鋒芒、有光華的,一有所需,就會如出鞘的利劍,銳不可當。外表謙和,心則剛直,大事不讓,小利不爭,又始終不缺乏善解人意的風範。只有這樣的人,才稱得上真君子,才能配得上美玉的性格。高尚的品德就是道的顯現,必能造福於世間。「玉在淵則川媚,玉在山則草澤」,所在之處皆能受到其正氣的感化,如同君子之德風,涵容萬物,惠澤四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常言道:「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說的是交友的重要性......
  • 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去看望一位遭人誣陷的朋友。他對我的安慰不以為然,並說自己早已釋懷。這時他起身接了一個電話,我聽出來是有人想告訴朋友誣陷他的人是誰。他立即回答說:「你千萬不要告訴我那人是誰,我不想知道!」......
  • 桃園市慈文、永順、會稽、快樂等四所國小,為推展品德教育紮根計畫,共塑親師生懷有感恩心、尊重心、良善心,打造品德教育示範城市績優學校,桃園市公所補助軟硬體設施,10日上午各校舉辦運動會,並分別啟用思源亭、品德光廊、品德教育多媒體教學區及品德樹屋等硬體設備啟用儀式,市長蘇家明期望,能將品德教育做的更好,目標朝向「學生好品德、社會更祥和」的穩健步伐邁進。
  • 鄰居們見楊翥事事謙讓,待人謙和,還能受辱不怨,都被楊翥那寬容仁厚的心深深感動了。有一年,有一伙賊人密謀著要搶劫楊家,當鄰人們得知此事後,竟主動組織起來,輪流到楊家守夜防賊,從而免除了楊家的一場災禍,實在叫人感動。
  • 人與人之間,原是平等。平等待人是應當之舉,算不上特別高尚,照理說,做起來也稱不上困難,可是,由於人所處的地位環境不同,能夠平等待人或得到別人的平等對待,並非輕而易舉之事。
  • 得理不饒人將會兩敗俱傷,適時地給對方留一個台階,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 【大紀元1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22日電)新北市樹林區育林國小校長莊慧貞在校園推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運動,獲選全國社教公益等獎,教育部今天頒獎。
  •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為推動品德教育,銘傳大學舉辦多項特色主題活動,其中「銘傳禮記——品德你我他」的製發,讓學生重視日常生活上各項應對進退的禮儀,進而將良好的品德觀念自然而然地扎根於日常生活中。
  • 孔子的學生子張向孔子請教:「仁者為什麼會喜歡山呢?」孔子指著泰山說:「你看,它多麼高啊!巍然聳立著。」子張說:「就因為山高,所以就喜歡嗎?這與仁有什麼關係?」孔子答道:「就在這高高的山上,草木生長著,鳥獸繁殖著,財富和人們所用的東西也由此生產著。」
  • 「周處自新」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周處是晉代義舉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少年時就失去父教。周處不拘小節,性情凶悍粗魯,恣意妄為,鄉親們都十分怕他,總是躲得遠遠的,不願與他交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