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本姓馬,回族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另外還有四個姐妹,出生時,父母為祈求真主保佑,世道平和,小孩能平安成長,所以給他取名為「和」,這個三寶(後世稱鄭和為「三保」,是因為與「三寶」同音,演變而來的。)是小名。大概姐妹中有一個比他大,所以他是第三個「寶」,然而,這個三「寶」異日竟成為明帝國的國「寶」,恐怕是其父母始料未及的。
良材美質都需一番雕琢方能成器,所以孟子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那番至理名言,古今有成就者概莫能外,鄭和自然也在其中。
說起來,老馬家祖上其實是政府高官,北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馬和的十世祖——中亞布哈拉的普化力國王或教長索非爾,率5000多人和5000多匹駝馬來中國朝貢,並申請歸誠,神宗封他為寧彝侯。他的五世祖——賽典赤贍思丁趕上偉大的忽必烈時代,被封為咸陽王,駐鎮滇南。從此,他們成了雲南的貴族大姓。曾祖伯顏做過中書平章,馬和的父親馬哈只是元帝國的滇陽侯。按理說,出生在這樣的「幹部家庭」,應該過著小少爺的安逸生活,然而,馬和出生時,偏偏是元滅明興的更替時代,蒙元的勢力已經被驅出中原,元宗室梁王據守的雲南,成了明帝國勢力包圍中的孤島。1381年,明軍遠征雲南,半年內平定了雲南全境,馬和成了小戰俘,被帶回應天府(南京),作了小太監。
由這次命運轉折起,馬和被漸漸推上了歷史的大舞臺。
良駒雖駿需伯樂
據《古今識鑒》卷八記載:鄭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如洪鐘,才負經緯,文通孔孟,博辯機敏,長於智略,知兵善戰。」若以相術論,這是典型的貴人之相,不過,良駒需要有伯樂賞識,馬三寶這匹良駒遇到的伯樂便是光耀後世的永樂大帝——當時的燕王朱棣。
朱棣一眼就看中了這個與眾不同的少年,讓他做了自己的貼身侍衛。從此,馬三寶隨侍燕王左右,北塞巡邊,遠征蒙古。後來的歷史證明,朱棣確有識人之能。
洪武卅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這位建文帝剛坐上皇位,就著手削藩,其手段極其狠毒,周、湘、代、齊、岷五位藩王,或流放,或囚禁,湘王甚至被逼闔宮自焚而死。燕王朱棣為避難只好裝瘋,可朱允炆依然不依不饒,燕王被迫起兵,是為「靖難之役」。
「靖難」之初,燕軍頗為孤立,政治、軍事和經濟都處於下風,勢力範圍僅限於燕趙的幾座孤城(今北京通縣、津薊縣、居庸關、懷來等地)。明將李景隆趁燕王進攻大寧之機,包圍北平,結九營於北京城外的鄭村壩。燕王還師時雖然得到了寧王勁旅朵顏三衛,可是,和李景隆的50萬大軍相比,軍力相差還是太懸殊了,兩軍在鄭村壩陷入僵持狀態,局勢對燕王極為不利,此時此勢,燕王打不起消耗戰。
朱棣向身邊的人徵求意見,馬三寶的軍事才能嶄露出來了。他向燕王獻計,一旦李景隆兵動,以奇兵左右夾擊。燕王採納他的計謀,並令他親臨戰陣,三寶出生入死,連破李景隆七營,斬首數萬。李景隆不敵,南逃德州,頓時軍心大亂,燕軍一舉獲降兵數萬、戰馬兩萬匹,扭轉了整個戰局。燕王對此念念不忘。
朱棣登基後,馬三寶被封為內宮監太監,因為他在鄭村壩立下大功,永樂大帝為他賜姓「鄭」,從此,鄭和之名永留青史。(待續)
本文轉自第343期【新紀元週刊】「歷史新觀」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