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珍惜中國民族文化承傳的西人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王睿美國聖地亞哥採訪報導)居住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的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收藏家比雅•羅伯茨(Bea Roberts)在過去十多年間多次到中國少數民族居住地,體驗風情,收藏各種民族服飾。對比前後十多年發生的變化,她惋惜傳統的消亡。為此她舉辦了多場免費展覽,向人們展示她收藏的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希望告訴人們,「經歷了時間洗禮的傳統是無價的。」

在與《大紀元時報》的專訪中,羅伯茨談了她在過去十幾年中,在中國旅行的見聞和感想。

*******

「當年我們乘坐一輛破舊的校車,開到沒有路的時候,還有一段崎嶇的山路需要我們徒步行進。那裏的苗族人們很好客,他們遠遠地看到你來了,會帶著他們自家釀製的米酒來迎接你。然後,我們會集中在一個小廣場,他們會自發的為我們演奏竹笛,載歌載舞。」

家住德爾瑪(Del Mar)、76歲的比雅•羅伯茨(Bea Roberts)女士回憶起16年前去中國貴州山區苗鄉的景象,仍倍感懷念。

在那次旅行中,身為織品專家,珠寶設計師和收藏家的羅伯茨第一次接觸到中國少數民族的服飾,促成了她與中國少數民族的不解之緣。她出版的《正在消失的傳統》圖文並茂地講述了她在中國貴州少數民族聚居地的經歷。

羅伯茨的私人收藏品「正在消失的傳統:來自中國西南的織品與珍寶」目前正在卡爾斯拜德市(Carlsbad)的威廉•克能藝術廳(William D. Cannon Art Gallery)展出。

羅伯茨曾為聖地亞哥Mingei博物館創立講解員團隊,並做了六年團隊主管。閱歷豐富的羅伯茨驕傲地稱自己為「無所畏懼的旅行者」。

圖:比雅•羅伯茨收藏的侗族刺繡男子龍袍外套。(William D. Cannon Art Gallery提供)

圖:比雅•羅伯茨收藏的苗族嬰兒背包。(William D. Cannon Art Gallery提供)

圖:比雅•羅伯茨收藏的中國少數民族服飾。(William D. Cannon Art Gallery提供)

圖:比雅•羅伯茨收藏的苗族木梳鑲銀頭飾。(William D. Cannon Art Gallery提供)

圖:比雅•羅伯茨收藏的中國少數民族服飾。(William D. Cannon Art Gallery提供)

圖:比雅•羅伯茨收藏的中國少數民族服飾。(William D. Cannon Art Gallery提供)

初訪苗鄉 體驗淳樸鄉情

中國有56個少數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4%。貴州省是至少18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1997年,羅伯茨與朋友們一行五人在一名當地嚮導兼翻譯的帶領下,初次涉足貴州省中南部山區的苗鄉。

羅伯茨回憶說,「那裏的地勢險峻,有高山,有峽谷,交通不便。因此,那些山中的少數民族村落與外界隔絕,人們很淳樸,過著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生活。」

「那些小山村在山頂上,寸土寸金,到處是梯田種植水稻,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那裏幾乎沒有任何設施,我們住在一座老式俄羅斯建築裡,像個大碉堡,長長的走廊,只有一個共用的廁所,有時有水,有時沒有,而且有一半的窗子是破的。還有些時候,我們會住在村民的家中。」

這一切沒有沖淡羅伯茨對當地傳統銀飾和滿是精緻刺繡的服裝的興趣,她在那裏住了三個星期。

民族服飾承載文化傳統

據說苗族從前沒有書面文字,他們通過各種刺繡與編製手工來記載他們的歷史和表達他們的信仰。所以,苗族的衣服飾品代表民族的特徵。這些服裝和上面的圖案裝飾代表著這個民族的歷史和價值觀,各種手工工藝都是口耳相傳,一代一代流傳至今。

羅伯茨在書中寫道:「當初毛的軍隊路過這裡經常看到一些半裸的,住在山洞裡的人們。他們把僅有的衣服藏起來,因為他們知道毛的政府不喜歡不同的風俗。可見這些少數民族把他們的服飾看得多麼重要,那是他們的身份和家族財富的象徵。」

「現在村裡只有老人孩子」

不僅是貴州,羅伯茨多次去過中國的少數民族聚居地,最近的一次是在2009年。每次去,她都會看到小村莊的變化,公路修好了,旅店蓋起來了,遊客們紛至沓來。如果說村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那是以他們的傳統為代價的。羅伯茨認為正在消失的傳統是個大不幸。

「他們曾經很單純,能夠自食其力,把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一代一代沿襲至今。但自從公路建好後,這些都變了。今天的山村裡,只有老人和小孩子們在,其他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沒有誰顧得上傳統了。」

「當我們再次去到村子裡時,他們仍然會出來給我們跳舞。但是從他們的面部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們不再是發自內心的,他們的表情告訴我他們不高興。跳舞已經成為一種賺錢的手段。這很可悲。」

「被迫失去的民族文化」

「2009年,我去了北京奧林匹克村,裡面有一個少數民族村,比如苗族村,壯族村等等。我看到後,想大聲喊叫。因為那裏好像是迪斯尼樂園一樣,離真正的少數民族的生活差遠去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我看到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中國。城裡人不理解鄉村裡人們的生活。這種現象在中國的其他地方也有發生。」

「我去過絲綢之路,去過敦煌。那時火車經過敦煌高窟都不停下來,只放慢速度。而現在呢,絲綢之路上到處是旅店。」

「我也去過新疆維吾爾族人住的地方。當漢族人進去後,我看到維族人的生活被破壞了。起初漢人把囚犯們送到新疆,後來在當地發現貴重礦物質,大批漢人去到那裏。但他們發現那裏的少數民族根深蒂固,必須把少數民族衝散,才能落腳。於是,政府給這些漢人一個任務:兩個月之內找到老婆,不然的話,我們會給你找一個。」

「當年的喀什是個令人神往的地方,現在呢,你看報紙,只有暴亂。」

「還有西藏,也是一樣的。我去的時候還沒有鐵路,我看到他們在建鐵路,我知道那意味著甚麼。」

辦展覽 珍惜文化承傳

羅伯茨以下面這段文字作為她的書的結尾:「中國的少數民族的變化有喜有悲。這些少數民族應該享有起碼的教育、醫療、市場和與外界的溝通。這些是在迅速的發生著。而令人擔憂的是,他們的傳統,他們的習俗,他們的手工工藝,正在消失。剩下的只有外在形式上的東西,而從前的家族和社區為了延續他們的習俗而作出的努力正在消失。」

作為一名西方人,羅伯茨有難得的對古老文明珍惜。她的家中陳列著她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珍寶」。她將自己的收藏品展覽出來,向全社會開放,免費參觀。

上一次展覽是在加州大學Davis分校(UC Davis)的設計系舉辦的。她說,「UC Davis設計系的許多學生是從中國來的,他們來看展覽,我發現他們對自己的國家的少數民族一無所知!我希望他們能從我的展覽中學到一些東西。」

羅伯茨希望藉助這樣的努力,使古老的傳統得以保存和挽救,希望社會上更多的人能夠意識到,經歷了時間洗禮的傳統是無價的。

「正在消失的傳統」(Vanishing Traditions)正在Carlsbad市圖書館旁William D. Cannon Art Gallery展出,到6月2日截止。詳情見://carlsbadca.gov/arts。

相關新聞
崔健演出服裝的變遷:告別綠軍裝 穿上民族服飾
高海拔保暖術  高山民族服飾風
商業活動活躍 中國民族服飾流失海外
組圖:各具特色的西藏民族服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