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丹白露宮(四)最後的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國時期

文/李琳

人氣 16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1月28日訊】 七月王朝(奧爾良王朝)

1814年4月,拿破侖退位,他被囚禁到厄爾巴島(Elba),法國的統治由各盟國主持。1814年5月,路易十八進入聯盟佔領下的巴黎,波旁王朝的白百合花旗在法國上空重新飄揚。

但1814年的法國已經不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前的法國了,隨著曾經威震歐陸的拿破侖帝國的轟然垮臺,法國由強盛之路轉入一個大致以1815年和1848為起訖的30年退縮時期。

戰敗的法國已差不多重新回到了大革命前的疆界,即六邊形的邊界。經過23年勞民傷財的拿破侖戰爭,特別是最終戰敗所造成的嚴重損失,使法國國力虛弱。波旁王朝復辟這段時間,對楓丹白露宮的改造與修建基本停止了。

「如果認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八)是重新登上他祖先的寶座,那就錯了。他不過是重新登上了拿破侖的寶座。」革命已使法蘭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易十八在進入巴黎前一天發表了著名「聖多昂宣言」,允諾保證制定一部自由主義憲法,並尊重民主憲政,而且絕不秋後算賬。

可是,復辟後的波旁王朝沒有正視這一切。路易十八駕崩後,其弟查理十世即位,開始了喪心病狂的反攻倒算,最終引發了1830年7月27日的巴黎起義。29日,盧浮宮和杜伊勒裡宮被起義者佔領,「又一個政府從巴黎聖母院的鐘樓上被扔下去了。」

隨著七月革命的勝利,一個新的王朝——七月王朝在法國誕生了。1830年7月31日,立法議會選舉路易-菲利普為王國攝政。兩天後查理十世退位,8月9日,路易-菲利普加冕為法國國王。因為他是立法議會選舉的,所以他稱自己是「法國人的國王(roi des français)」,而不是「法國國王(roi de france)」。

由於路易-菲利普國王(Louis-Philippe Ⅰ,1773年10月6日-1850年8月26日,在位1830-1848年)本來出身是世襲的奧爾良公爵,所以七月王朝又叫奧爾良王朝。

就如同假髮、套褲、佩劍象徵著舊制度一樣,新國王的穿著舉止儼然是新制度的象徵。路易-菲利普像普通資產者那樣,經常頭戴禮帽,夾著雨傘,穿著膠鞋,一個保鏢也不帶地在巴黎大街上散步,或面容和藹地向行人致意,或頗具耐心地與家庭主婦閒聊。

七月王朝時期的法國,雖然在國力的增強與國際地位的提高方面均要明顯好於波旁王朝復辟時期,但距被重新稱之為強國還相去甚遠。換言之,法國在這一時期仍處於始自1815年的退縮期當中。

在這一階段,路易-菲利普國王對楓丹白露宮做了廣泛的恢復與改建,其工程大大改變了宮殿的室內裝飾外觀。國王長子奧爾良公爵於1837年5月30日在楓丹白露舉行的婚禮,是這一期城堡修復工作的顯著標誌。

但1846年的工農業蕭條,令人民普遍不滿,從而引發了1848年的「二月革命」。猝不及防的七月王朝在這場「政治爆炸」中灰飛煙滅了。路易-菲利普國王於1848年2月24日遜位,隱居於英格蘭的薩裡並於1850年去世。而隨之而來的共和制也是出乎絕大多數法國人的預料的。

碟子長廊(Galerie de Plats)

路易-菲利普國王在1840年被建立了這個華麗的長廊,他命人在牆上鑲嵌了128個瓷碟,它們產自皇家瓷器廠塞弗赫(s□vres)。這些瓷碟描繪了楓丹白露宮的風景、歷史以及路易-菲利普國王在國外的旅行經歷,比如北美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還有英國以及西西里島。

國王還命人給長廊鋪上了帶有文藝復興風格的細木板條,在屋頂和兩邊的牆壁上可以看到畫家ambroise dubois在1600年左右創作的二十一幅壁畫。這些畫最初被裝飾在狄安娜畫廊,後來被取了下來並重新安置到這個長廊。

壁毯沙龍(Salon des Tapisseries)

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壁毯不是充當現在地毯的功能,而是相當於今天的牆紙。皇室貴族們把壁毯掛在牆上用來裝飾房間、取悅賓客,或是在冬天的時候讓城堡看起來不那麼陰冷。壁毯又不同於牆紙,可以捲起來攜帶,貴族們住到哪裏,就把毯子帶到哪裏。

壁毯沙龍(Salon des Tapisseries)是國王套間中的一間。在很長一段時期,這裡曾是皇后的侍衛室,路易-菲利浦把它改成了會客大廳,並採用了帶新文藝復興風格的松木天花板和壁毯對大廳進行裝飾。

從第二帝國時期開始,這裡被稱為壁毯沙龍。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這裡有4幅著名的壁毯,講述了塞姬和丘比特的愛情故事。這個大廳裡,值得一提的還有鑲嵌裝飾的黑色矮櫃傢俱,是典型的boulle風格。

聖薩圖南小教堂(Chapelle Saint-Saturnin)

聖薩圖南小教堂(Chapelle Saint-Saturnin)是楓丹白露宮最古老的建築部份之一,可以追溯到1169年。然後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被重建。拿破侖曾把這裡改成圖書館,路易-菲利普國王又將它恢復了原貌。

它的範本是巴黎的聖小教堂,裡面也是兩層的高度。下面一層是給城堡裡其他人的,上層則是國王及其親近的人專用。這兩根白色的大理石柱,是亨利二世時加建這個管風琴演奏用的小平台才有的,所以風格和其它柱子不同。

華麗的內部裝飾是亨利四世時期的作品。天花藻井裡木雕鎦金,刻有很多國王名字的字母徽紋。中間更有八角形挑高天井,既增加采光,又給人宗教的崇高感。

第二帝國

1848年路易-菲利普國王遜位下台後,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同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憲法頒布。12月10日,法國歷史上首次總統選舉舉行,拿破侖皇帝的侄子和繼承人查爾斯•拿破侖奇蹟般地獲得壓倒性勝利,成為了第二共和國的總統,他被稱為拿破侖三世(Napoléon III)。

靠著民眾的選票輕而易舉地變成總統後的幾年中,以恢復叔叔的帝國事業為己任的拿破侖三世(1808年4月20日-1873年1月9日)清除了一切障礙。1851年,拿破侖三世發動政變。12月,新憲法通過,其主要內容就是擴大總統權力,並將總統任期延長至10年。新憲法的通過實際上架空了議會。

1852年12月2日,全民公決以97%的贊成率通過拿破侖三世稱帝的決議。他在拿破侖登基的第48週年稱帝,在大眾的山呼萬歲中順理成章地變成了帝國皇帝。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法蘭西第二帝國。

作為第二帝國唯一的一位皇帝和法蘭西的最後一個君主,拿破侖三世在歷史上頗具爭議,然而他對法國經濟發展的重大貢獻卻不容否認。他大力發展工商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並高喊「平等、權利、技術」的口號來振興法國經濟。眾多工廠、鐵路、寬闊的街道、百貨公司、公園和住房開始出現。

在他的領導下,法國的政局經歷了一段難得的相對穩定時期,法國的經濟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騰飛,法國的現代化進程大大加快。在外交方面,拿破侖三世承諾絕不為了擴張領土而攻擊其它歐洲國家。不過,他將擴張的觸角伸向亞洲和美洲,在那裏建立了不少殖民地。

第二帝國在西非、東非、地中海東岸地區以及大洋洲大肆拓殖,結果使法國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上第二大殖民帝國。1857年應英國「邀請」,英法兩國對滿清的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庫讚率幾百法軍在北京八里橋打敗了清軍,隨後又與英軍一起洗掠了圓明園,通過1858年的中法《天津條約》和1860年的《北京條約》,法國獲得了在中國內地傳教和經商的特權,同時還獲得了大量賠款。

拿破侖三世個人對藝術毫無興趣,但是他希望促進工業的進步,以維護社會和經濟的穩定。他要求展示他的宮殿的宏偉氣勢,通過宮殿周圍的環境來突出法國宮廷的卓越不凡。皇后歐仁尼有相當的藝術鑑賞力,她對各種不同風格的傢俱表現了寬容的折衷態度(如第一帝國式、18世紀的和當代風格)。所以她並沒有開創甚麼運動,而是依附了當時的時尚。

每年6、7月間,拿破侖三世夫婦會邀請幾個經過挑選的人來楓丹白露。隨後,因為一天天熱起來了,他們放棄在那裏的打獵,林中散步、水上泛舟是他們的主要消遣。為紀念拿破侖皇帝,他的侄子堅持住在那裏。今天的楓丹白露宮,基本維持了拿破侖三世夫婦當年的樣子。

慶典畫廊(Galerie des Fastes)

慶典畫廊(Galerie des Fastes)是在拿破侖三世的授意下於1866年在過去的樓梯和小廳位置上建起來的。天花板的圖案是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國徽,底色採用法國王室一向使用的寶藍顏色。

畫廊內有多幅油畫,其題材多反映了在楓丹白露發生的一些重要的歷史場景,有榮耀、有悲傷,也有喜悅。譬如照片上最大一幅畫「亨利四世扶起蘇伊」,由millin du perreux作於1819。這個場景再現了1600年左右,亨利四世的大臣蘇伊被人誣陷叛國,而國王扶起他叫他不必擔心這樣的謠言,以示自己的信任,彰顯了國王的寬容大度。地點就發生在楓丹白露的鯉魚塘邊。

噴泉庭院 (Cour de La Fontaine)

穿過從白馬庭院台階右邊的門洞,就是一個四方形、一面開放的庭院。庭院內有一座噴泉,以前流出的水十分清澈,專門供應國王使用,所以又叫「噴泉庭院」(Cour de la Fontaine)。這是楓丹白露宮裡最漂亮的庭院,開放的一側就是美麗的鯉魚池。

這個庭院裡的建築物見證了數個時期的建設;弗朗索瓦一世長廊、亨利四世的陽台、亨利二世的宮殿、浦雷馬蒂斯(Primatice)設計、右方搭配兩座扶手樓梯的高雅建築物以及其對面建於1750年的加布裡埃爾大樓閣(Pavillon de Gabriel)。其石獅雕像標示了歐仁妮皇后中國館的入口。

歐仁妮皇后

拿破侖三世登基時已經44歲了,仍然單身。歐洲王室認為波拿巴家族是暴發戶,不願與其聯姻。拿破侖三世先後向兩位公主求婚被拒後,順從了自己的偏愛,於是,帶有西班牙貴族血統的姑娘歐仁妮•德•蒙蒂若(Eug□nie de Montijo,1826.5.5—1920.7.11)成為法國皇后。

歐仁妮皇后比拿破侖三世小18歲。在路易-拿破侖當選為總統後,愛麗捨宮舉行了一次舞會,歐仁妮跟著母親去參加,就在那裏認識了未來的拿破侖三世皇帝。1853年1月22日,拿破侖三世向全體高級官員宣佈他即將結婚,「我喜歡一位我所愛、所尊重的女子、更甚於一位陌生的與其聯姻將利弊兼而有之的女子。」他還自信地斷言,新皇后將復活約瑟芬皇后的美德。

這一婚姻起先使公眾意外,但歐仁妮的美貌和高雅風度很快使她成了名人。她天生麗質,中等身材,姿態婀娜,有著寬寬的肩膀、非常豐滿的胸脯,金黃而又透出紅棕色的秀髮、細嫩而白皙的皮膚,還有藍灰色的美麗眼睛。
歐仁妮皇后曾和奧地利的伊麗莎白皇后(即茜茜公主)並稱當時歐洲的兩大美人,茜茜公主是一種天賦的自然之美,舉手投足灑脫清新。歐仁妮皇后則更機敏靈巧,玲瓏剔透,帶著巴黎人特有的迷人氣質。人們覺得她的風度更甚於美貌。

和茜茜公主一樣,她也是引領上流社會時尚潮流的知名人物。法蘭西第二帝國時代,大批時尚奢侈品家族從個人作坊逐漸發展成為現代的品牌,行業逐漸成型。時髦的歐仁妮皇后成就了許多時尚奢侈品牌,比如路易•威登(LV)、嬌蘭、被稱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的卡地亞等等。

歐仁妮皇后客廳和中國沙龍(Salon et Musée Chinois de Limpératrice Eugénie)

1863年,歐仁妮皇后下令整修了城堡底層面對的池塘,英國花園和噴泉庭院的四個大廳。她希望能夠能有一個在黃昏時皇帝用來聚會的舒適沙龍,專供密友聚會所用;同時能有一個地方陳列她蒐集的遠東藝術品。整修完成後,整套建築備有一個前廳、一個會客廳、一個大沙龍和一座中國沙龍。

除了1861年暹羅使節贈送的禮物外,歐仁妮皇后在這裡放置了大量中國明清時期的繪畫、金玉首飾、牙雕、瓷器、玉雕、金銀首飾等上千件巧奪天工的藝術珍品。這些文物來自於圓明園珍藏,它們件件精湛,由時任法軍統帥的蒙托邦作為「戰利品」獻給皇后。另外,客廳裡還有舒適的椅子,鋼琴和彈子球桌以供皇后和她的宮廷知己們晚上聚會時使用。

 

歷史總是富有戲劇性地起起伏伏。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侖三世帶著兒子出征,皇后歐仁妮攝政,留守巴黎。拿破侖三世在軍事上的才能遠遜於自己的伯父。9月1日,色當一役慘敗後,拿破侖三世被俘。9月4日,巴黎發生革命,法蘭西第二帝國被推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取而代之。

拿破侖一世的失敗使法國側翼出現兩個實力強於自己的國家——英國與俄國;而拿破侖三世政策的失敗使法國側翼又出現兩個實力與自己相當的國家——意大利與德意志。隨著第二帝國的滅亡,君主政體在法國也就此絕跡。楓丹白露作為國王行宮的歷史也結束了。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新聞
楓丹白露宮  規模宏大的法國王宮
巴黎楓丹白露發現高盧村遺址
楓丹白露(一)弗朗索瓦一世的藍色泉水
楓丹白露(二)文武兼備亨利大王擴建第二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