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1月22日訊】一位女士多年前與前夫離婚,當時房產一半給前夫,一半保留給自己,但她將自己的一半寫在兒子的名下。多年後,前夫再婚,前夫開始請求兒子將那一半房產也轉給前夫,尊重父親旨意之下,兒子照做了,前夫因而得到了全部房產。接著,前夫又將房產整個送給新婚妻子。這位女士問說,購屋時都是用她的錢,現在是否可以將房產取回?答案是機會渺茫。這位女士當初主動將產權送給前夫和子女時,她就無權過問產權的後續變化了。
女士的前夫後來理解他這贈屋的動作,剝奪了兒子將來繼承房產的機會;當初不懂法律的情況下,自願贈屋給新婚妻子,如今反悔也沒用了,這位新太太沒打算退還這份「禮物」。若是離婚,大概也僅能拿回一半的房產。這事讓這位女士(前妻)痛心,房子是她全額買下的,本想房子遲早會是兒子的,因此先給兒子,怎知兒子的孝心和前夫的單純,最後竟被後母利用。
當然,並非所有後母都貪心,我也曾遇到幾位單純的後母,與先生感情也很好,但先生的子女們卻情緒性地排擠她。前陣子,一對相愛甚深的夫妻來找我成立信託,目的就是要防止將來彼此的子女對繼父或繼母提起無謂的爭產訴訟。
我想說的是,善良的人有時確實會被佔便宜,但是如果懂得在一定程度上保存自己的權益的話,我們未必會被踩在腳下。
這是甚麼意思呢?以上的兩個故事,差別並不是在於誰是生母,誰是繼母,差別也不是誰好心或誰奸詐;真正的差別是,第一個故事中,當新嬌妻開始計較財產名分時,做先生的沒有找律師諮詢贈屋的後果,第二個故事中,當這對夫妻意識到彼此的子女中有人十分計較時,他們馬上找律師商討對策,並採取策略行動。
善良並沒有錯,做好人讓我們問心無愧,但是我們應找好的律師來提早保護自己可能被侵犯的權益,以免讓過於計較的人佔盡便宜。
◆ 筆者王劭文出生於台灣台北,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及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畢業,並獲領紐約大學華格納公共服務研究所最高等獎學金,主攻美國醫保政策。領有紐約州律師執照,從事耆老保健及資產規劃服務,聯絡請洽718-844-8560或kneal@kimneal-law.com。
(責任編輯:艾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