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泰國清邁特稿)泰王蒲美蓬40多年前為泰北山民奔走,協助改種高經濟作物,不但改善他們的生活,也讓泰北遍植的罌粟絕跡,而當年泰王帶領山民成功種下的作物,都是來自台灣的果樹。
這個泰國人幾乎都知道的泰王山地計畫,1993年轉型為皇家計畫基金會,基金會透過市場行銷,讓來自泰北山區的蔬果、茶葉等產品,深入泰國人的生活中。
不過,許多人可能都不知道,1970年代展開的泰王山地計畫,泰北安康山上灑下的是來自台灣的果樹種子,成功開花結果發展至今,而台灣退輔會是推動計畫的重要舵手,奉泰王諭令執行計畫的畢沙迪親王,則是執行計畫的靈魂人物。
泰王與王后多次上山了解山民改種作物的狀況,許多舊日照片掛在清邁的皇家計畫辦公室和安康農場裡,讓人們回顧這段「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歲月。
泰王1968年邀請各國使節參訪泰北,共謀解決之道,各國均建議只有高價作物才能替代罌粟,於是倡導山地計畫。1969年英、美、日、韓捐贈果苗呈泰王,植於清邁行宮旁的大浦農場,2年後卻枯萎凋零。
泰王1970年召見中華民國駐泰大使沈昌煥尋求協助。1971年台灣贈送果苗、蔬菜種子到泰北大浦、安康試種,1972年畢沙迪親王親訪台灣農場,1973年退輔會派出福壽山農場副場長宋慶雲到泰勘查。
畢沙迪親王現已90歲高齡,他接受中央社訪問時回憶,由於交通不便,不靠直升機的話,包括他自己都得走7小時的路上山。
畢沙迪說,當年他背著包包走到山上,晚上睡在硬地上,但他不以為苦,因為早已習慣走山路。
今年高齡89歲的宋慶雲現在與乾兒子定居清邁。他回憶,「第一次到安康的時候,畢沙迪親王陪我一起上山,親王到山上沒地方住,就到山胞家裡一起住,我們在草地上蓋了報紙,過了第一個晚上」。
當年計畫團隊徒步上山的軌跡,還保留在安康山上,讓旅人們可以從一個山地村落遠眺懷思。
泰王山地計畫能夠成功,宋慶雲當年勘查氣候與地理,做出正確判斷功不可沒,也因此,泰國人暱稱他為「爸爸宋」,泰王晉見時也這麼稱呼他。
1973年到泰北勘查的宋慶雲,原以為只要2小時就能解決問題,沒想到卻花了兩個星期。
宋慶雲說,直昇機載著他飛了好多天,第一個到的地方是茵他農山,看到沒有針葉樹就知道不夠冷,最後飛到泰緬邊境的安康山,「我想我們台灣有些東西,可能拿到安康試驗有成功的希望」。
計劃團隊於是試種了從台灣送來的桃、梅、柿、李等果樹,18個月後第一個結果的是桃子,其他果樹成果也比預期還好,於是就選定安康開辦農場,泰王山地計畫也從這裡開始開花結果,直到今日。
安康農場現在有台灣協助興建的農訓中心、德鄰賓館、泰中賓館。另外,當年計畫合作之初,台灣還贈送泰王充滿中國風的「御覽亭」,位於大浦山。
畢沙迪親王表示,泰台至今仍維持合作交流,除了有台灣專家派駐外,泰國也會派人到台灣受訓。
宋慶雲說,種皇家計畫的作物,比過去種鴉片有更好的收益,現在早就沒人種鴉片了。
40多年過去,泰王山地計畫發展到38個工作站,幫助了14多萬農民,安康山不只有農業也發展成觀光農場,罌粟花已經在泰北山上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