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特稿)拗不過中美俄等國反彈,堅持課徵航空排碳的歐洲聯盟改口說,願努力促成舉世認可的協議,因而拆解了釀成貿易大戰的引信,也顯見排碳稅不僅涉及環保,更牽扯複雜的經貿糾葛。
歐盟向來以環保高標準自我期許,像是率先公布核電廠除役,或者「歐洲2020」戰略,標榜研發風力與太陽能等替代能源,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歐盟都是走在世界各國之先。
由是之故,單以歐洲處於歐債危機,論斷歐盟為開闢財源而課徵航空排碳稅,不見得符合事實全貌,引領全球的環保標準,才是歐盟亟欲追求的戰略高點。
但是歐盟這回在課徵航空排碳稅上,卻欲速則不達,關鍵在於低估經貿利益糾葛的後座力。根據歐盟擬定的航空排碳稅規定,自今年1月1日起,全球進出歐盟機場的航班,都要遵守碳排放配額的限制,超出配額就要花錢購買。
配額的總量,是以各航空公司2004年至2006年間,班機抵離歐盟的年度排碳平均值為基準,原則上2012年的免費配額為85%,但之後將遞減,估計2013年至2020年,免費配額將減少至82%,最讓各國航空公司頭痛。
即以中國大陸的立場而論,據大陸民航單位估計,若遵守歐盟的排碳稅規定,則2012年至2020年,大陸各家航空公司付出的碳稅成本將高達約新台幣827億元,如此一來,轉嫁在消費者的票價成本,平均約合新台幣萬餘元上下。
另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估算,歐盟開徵航空排碳稅後,單單2012年,歐盟向各國航空公司收取的碳稅總額,將高達7億餘歐元,更造成美國、俄羅斯、印度等共29國集體反對。
這波導致美俄中帶頭串連的反彈,更險些釀成一觸即發的經貿大戰。中國大陸民航事務當局率先下令,大陸籍的航空公司,絕對不可繳交分文碳稅。之後中國大陸又宣布,有意取消原先向歐盟採購的空中巴士訂單。
美國國會也通過決議,反對歐盟把美國各家航空公司,納入排碳交易體系的名單中。印度更揚言,不排除航空公司放棄飛歐洲路線。
但是歐盟毫無退讓跡象,甚至挑明凡不繳碳稅的航空公司,不得使用歐盟機場,並且依照排放量,每噸處以100歐元罰金,又說凡不遵守世貿組織(WTO)政府採購協定(GPA)規範的國家,不得投標歐盟各國的政府採購案。
中國大陸對於外資投入政府採購市場向來諸多限制,對於加入GPA始終態度不積極,而歐盟與美國包括台灣在內等40餘國,都是GPA的會員國。
就在排碳稅爭議恐釀成貿易戰爭的態勢逐漸擴大之際,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Jose Manuel Barroso)12日宣布,將會同世界各國一同努力,達成舉世都能接受的航空排碳標準,拆解了一觸即發的引信。
但是回顧世界各國協商京都議定書也是算計爭執不休,磋商各國都能接受的排碳標準談何容易,可想見各國之間的矛盾和利益糾葛,又將浮上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