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5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春連編譯報導)愛蜜莉.羅特傑(Emmelyn Roettger)愛寫字、拼字和數數。深愛科學和太空的她能夠輕鬆背誦星雲、黑洞、土星環和木星的大小。她知道細胞分裂的同義詞和毛毛蟲必須經過變態化為蝴蝶。
MSNBC新聞網報導,愛蜜莉四月剛滿三歲。知道她成為最年幼的美籍門薩(Mensa)學會會員時,愛蜜莉的父母深感喜悅與慰藉。為什麼呢?愛蜜莉還是嬰兒的時候,被醫生診斷為「發展遲緩」而且可能患有自閉症。當觀察到九個月大的愛蜜莉沒有眼神接觸並且不曾嘗試爬行時,她的父母很心痛。
就在這個時期,愛蜜莉的母親蜜雪兒.侯恩直覺的反應是讓愛蜜莉作視力檢查。她回憶著說:「結果她只需要戴眼鏡。愛蜜莉的遲緩現象都和視力有關。此後,她有突飛猛進的發展。」
上個月,一個四歲智商159(只比物理學家史提夫霍金少1 分)的英國女童因符合門薩學會會員資格而登上頭版。如今更年幼的愛蜜莉在兩歲十一個月大時也成了門薩學會的終身會員。
愛蜜莉的父母不是門薩學會的會員,也沒想過為女兒爭取此項殊榮,但就在愛蜜莉能認知她周遭一切後,故事注定要往那個方向發展。侯恩記得抱著十個月大初次戴眼鏡的愛蜜莉回家時:「我們經過擺放家庭照片的桌子時,她示意我停下腳步。她看著那些照片就好像以前不曾看過它們一樣。之後,她就會伸手抓東西、玩具,因搆不著東西而感到不安。幾週內便開始嘗試爬行。」
愛蜜莉的好奇心和口語能力就此爆發。十五個月大開始認字母,未滿兩歲就能寫出字母。剛滿兩歲就會寫自己的名字、數到100、兩個五個十個一數和做簡單的數學。她要求父母唸書給她聽,一次又一次翻閱她的太空圖卡。
侯思說:「我想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但其實全然是愛蜜莉的個性成就這一切。她要的是書、書、更多的書。」
儘管愛蜜莉有驚人的發展,小兒科醫生還是說她遲緩。沮喪之餘,侯恩在網路上尋找說服他人相信愛蜜莉天生聰明的方法。她找到威克斯勒智力學校。他們為兩歲半至七歲的孩童設計標準化的智力測驗。愛蜜莉在兩歲十個月時接受測試,成績列在第99級(相當於智商135)。當侯思知道門薩學會接受兒童為會員,她立刻遞交愛蜜莉智力測驗的成績給該學會。
「最初我先生不贊同。我在尋求支持,而門薩學會是其中一個方法。」侯恩說。
不管是有資格入會或有興趣加入的聰明孩童(在兩百項測試其中兩項名列前2%的孩童或成人才能成為會員),門薩學會都給予他們的父母和老師們莫大的支持。Mensa for Kids網站有遊戲、活動、拼圖,甚至提供課程計劃給資金不足地區的父母和老師。
美國門薩學會行銷經理維多利亞.李格茲表示,許多聰明的孩童和青少年在學校得不到啟發。這個現象被稱為「高罌粟花症候群」。她說:「如果一朵罌粟花長得比其他的高,你會剪短它以符合尺寸。很多學校沒時間專注在聰明孩子身上,因為他們認為孩子還是過得好好的。」
年紀那麼小就擁有入門薩學會的資格的確少有。愛蜜莉並不是第一位在兩歲就入會的孩童。美國門薩學會監督心理學家和《智商答案》(The IQ Answer)一書作者法蘭克.洛理士認為讓孩子接受測試是一項重要參考,因為你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對高智商的孩童而言,很多時候可以輕鬆過生活,但難處也不少。「社會把聰明污名化而侷限了一個人在社群關係方面的潛能。」洛理士說。
1946年門薩學會成立時期望成為一個精英社團,但很快地它轉為一個精英養成的所在,讓人們歡喜作伴。洛理士說:「所有活動都著重相互照料與支持。我帶了許多人到門薩學會因為他們很孤獨……他們在那裡找到同伴,找到最好的朋友。」
愛蜜莉的父母沒想那麼遠。他們只希望她快樂、得到啟發和健康。他們帶她去動物園、遊樂場和太空探索的戶外活動。他們參觀太空梭探險號在史密斯梭尼亞國家航空航太博物館(Smithsonian’s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的展出,爬進在高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展出的雙子星號一探究竟。
目前這家人最關心的是愛蜜莉視力的問題。每天她的左眼必須要戴上眼罩四到六個小時之久。
愛蜜莉的父親、美國空軍中校葛蘭.羅特傑將被調到德國服役。他會確保基地有眼科醫生能治療愛蜜莉的眼睛。那麼全家人就備齊醫療許可證前往德國。
「這對愛蜜莉來說是好事,因為她一定能很快學會德語。」侯恩說。在了解了愛蜜莉遲緩的原因後,她和丈夫都鬆了一口氣。三歲做健康檢查時,醫生刪去愛蜜莉病歷上「發展遲緩」這一項。「如果我沒有積極找原因,不知道結果會不會一樣好。」侯恩說。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