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東西方文化差異下如何教育孩子﹖圍繞「虎媽」的嚴格教育,紐約教育界的學者專家如何看待 ﹖3月31日晚,大紐約地區臺灣留學生校友會(ATANY)在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辦的文化沙龍上,紐約雙文學校校長周玲玲、紐約州教育廳督學羅漢中,和「紐約時報」年度最佳英文教師楊筱薇,暢談中西兩種教育方式的優劣。座談會由資深媒體人暨ATANY理事劉馨蔓女士主持。
中國虎媽真的比較優嗎?
周玲玲校長認為中西方教育各有千秋。「中國父母都很重視教育,每月花2,000美元給孩子補習,是很普遍的現象。一週做7天的工辛苦掙錢,就把孩子交給學校了 ,很重視成績和獎狀。孩子或可盡力發揮自己的潛能到最高境界,但很多時候,父母只是想滿足兒時未能完成的夢,對子女懷抱不實的期望。」
「美式教育則以指點、表揚的方式和子女溝通。但是表揚過多、欠缺對孩子的嚴格管教也會造成問題,孩子沒有規矩,學校教的很辛苦」周玲玲說,教師也有對犯了錯誤的孩子「管」與「不管」的兩難問題,有個別家長對兒童沒有理由的嬌寵,動不動就打311投訴,招致教育局派員調查,就屬於對管教孩子認知不一的問題,「被調查的是一名很盡責教育的好老師,兩次三番被一名兒童家長投訴,令她很煩擾。」
綜合來看,周校長認為還是要「因材施教,沒有一個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方法可以教遍全天下人,每一年的孩子都不一樣,在教學研究和進展上,老師永遠在進修,而對於家長來說,親子教育是責任也是義務,不能把教育都推給學校。」
棒下出龍子還是孽子?愛的教育與鐵的紀律如何平衡?
楊篠薇老師回憶她在台灣的成長過程,父親常年在外,母親持家,「爸爸是有距離的關心,像遠距離教學。媽媽對我的要求是不做倒數第一就好,並不意味著她不想要求第一,而是說,如果這樣要求的話,我會連學習的興趣都沒有了。」
楊老師認為,「Tough Love」嚴厲與寬容的愛要共同協調,孩子才會健康發展。「紐約的孩子很多是新移民,是給他們開列一個做虎子的清單,還是花時間去瞭解他,幫他找出一個邏輯,讓他活出他自己的、找出自己生命的旅程,過程中分享這個關心。」楊老師覺得自己看待新移民學生的方式,有時兼顧了「虎媽」和「鵝媽媽」的角色。例如她會在學生紀律上扮演「虎媽」,而對於學生的夢想上則扮演「鵝媽」予以尊重和指導。
「虎媽戰歌和誰戰﹖和女兒與周圍去戰,這篇回憶錄反映了作者(菲律賓華裔移民在美國)的生活,中國的新移民在整個移民族裔裡優出來的結果是甚麼﹖優的同時有無犧牲甚麼﹖」學生多為新移民的楊老師指出,不切實際盲目要求孩子第一,就是給孩子超負荷的壓力,也是造成一些孩子受挫自殺的原因。
討論會吸引了不少青年學子,有聽眾表示,學習中需要壓力,但壓力大小取決於個人,「棒子下出甚麼,是可以預測的。如果標尺設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外一點,他可以提高,否則就會官逼民反,出人命。」
周校長也不贊成高壓手段的教育方式,她說:「兒女的性格,智力大部份是天生的,父母無法控制,要學習瞭解與寬容,培養人才最理想的情況是﹕先天優勢,後天栽培,自我努力,因材施教,就像我們與人相處,巧妙之間去運用,沒有模式。」
學業成績與人格養成,孰輕孰重?
州教育廳督學羅漢中老師認為,唸書並不代表一切。「一個人唸書的時間、在學校受教育的時間很短,有些人的學習成績確實不一定好,可是一個人的成功是看他進入社會後,能不能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能不能持續的去鑽研進步,能不能在這漫長的幾十年當中,仍然能夠出類拔萃。」
羅漢中老師說,因為她年幼時父母很窮,爸爸常年在病床上,媽媽操勞維持全家的生計,她自小就體驗到家裏的艱辛,她感謝父母沒有給她高壓的期望,反而讓她在課外學到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人格成熟才重要。」
羅老師強調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也就是人格的完善才是個人的財富,「金銀財寶瞬間可以消逝,但所受的教育沒有任何人能拿去。」
東方父母如何教育在西方成長受教育的孩子?
周玲玲校長說,這就像園藝種植,「氣候不一樣,植物不一樣,不同的環境土壤也不一樣」因此她主張因材施教,但是貫穿其中的是品德標準的一致,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明天有希望和快樂。」
「我教的學生,不是每個孩子都愛唸書,但只要行有餘力,能幫助社會,做有意義的事情就很好。我看到唐人街的南洋父母,他們對中國傳統的不遺餘力的保留和尊重,令我敬佩。從小我的父親教育我說助人快樂,這句話影響我一生。」
楊篠薇老師比喻說,這就像在英美吃中國菜,和在中國吃中國菜是不一樣的,具體做法上需要調整,中西合璧、截長補短。
羅漢中老師以她親身的體驗主張,作父母的應從孩子的興趣上多加觀察,察看其性向而加以引導,「孩子的潛能和興趣很重要,他有興趣的事情會加倍去鑽研」,同時也要調整父母對成功的定義「孩子在美國長大,就應該適度接受美國人對運動或在運動成就上所下的定義。」
紐約專家學者談「虎媽」教育
標籤:
教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