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張果老倒騎驢的啟示

font print 人氣: 350
【字號】    
   標籤: tags:

張果老的故事可能最早見於《明皇雜錄》。新舊《唐書》均在方技類中載有《張果傳》。清朝無垢道人所著《八仙全傳》,更是仔細講述了張果老的來歷,其中包括其堅定求道、歷經漫長歲月和百般艱難的故事。

張果老一心修道,不求世間榮華富貴。唐太宗、唐高宗不時徵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則天也召他出山,張果老無奈,就在廟前裝死。時值盛夏,不一會他的身體就開始腐爛發臭。武則天聽後只好作罷,但不久就有人在恆山的山中再次見到他。

唐玄宗數次召見他,求長生不老之法。唐玄宗見到張果老老態龍鍾。就問:「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髮疏齒落、老態龍鍾?」張果老說:「衰朽之歲,也沒有甚麼道術可依憑,所以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實在令人羞愧。不過今天如果把這些疏髮殘齒拔去,不就可以長出新的來了嗎?」

於是便在殿前拔去自己的鬢髮、擊落滿口的牙齒。玄宗有點害怕,忙叫人扶張果老去休息。一會兒張果老回殿,果然容顏一新,青鬢皓齒。於是當時的達官貴人們都爭相拜謁,求教返老還童的祕訣,但都被張果老拒絕了。張果老證明了仙家不同於凡人,但求道並非為了更有本事與凡俗混為一談。

有一次,唐玄宗去打獵,捕獲一頭大鹿,此鹿與尋常的鹿相比,稍有差異。廚師剛要宰鹿,張果老連忙阻止說:「這是仙鹿,已經有一千多歲了。當初漢武帝狩獵時,我曾跟隨其後,漢武帝雖然捕獲了此鹿,但後來把牠放生了。」

玄宗說:「天下之大,鹿多的是,時遷境異,你怎麼知道牠就是你說的那頭鹿呢?」張果老說:「武帝放生時,用銅牌在牠左角下做了標誌。」於是玄宗命人查檢。果然有一個兩寸大小的銅牌,只是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

玄宗又問:「漢武帝狩獵是哪年?到現在已經有多少年了?」張果老說:「至今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命人核對,果然無誤。可見張果老早已成為修道得道之人。仙家不能對人洩露天機,因此往往借物施教,用一些具體事來啟發人們的悟性。也許,張果老想借這八百年前的見證告訴玄宗,人生並非只能空度百年,修道得道就能超越「生老病死」。

據說張果老平時倒騎一頭白毛驢,能日行萬里。他的毛驢一不吃草料,二不飲水。到夜晚拍一下驢頭,那咻咻喘氣的驢子就倒在地上變成一張紙驢,張果老將其折疊起來收好。第二天起來,掏出紙驢輕輕吹口氣,一頭活生生的驢子又站在面前。

中國古代傳下來的修煉故事中,往往蘊含著許多天機奧妙。尋常人如果主觀妄斷,不求甚解,或者只顧忙於眼前,往往就會與之擦肩而過,無意中丟失了五千年神傳文化的精髓。

回到「倒騎驢」,筆者兒時便聽到「張果老騎驢--倒著走」這一歇後語,不解:既然是神仙,做事應該更有意義,為甚麼倒著走呢?無處問詢。那時正值「文革」,中國傳統文化被中國的學校一律當作批判和剷除的對象。

除了大字報,沒有參考資料,四處更找不到半紙孔子原著或有關的正面論述。當年全中國批「孔老二」、批「師道尊嚴」,就像這十年迫害法輪功,學校不敢發給學生一本《論語》原文、《轉法輪》原著,讓學生自己去研讀、思考和判斷。

一晃多年過去了,當年被批臭的「孔老二」現在已成了紅遍中原的「古代明星」。信息和商業時代,即便是極權政府,對華夏祖宗帝王們的否定、對傳統文化的隔絕也已不可能再維持下去,人們又可以讀到孔子的《論語》原文了。這好比為筆者尋找「張果老為甚麼倒騎驢」這類問題的答案,推倒了一道柏林牆,多了一片自由學習、思考的天地。

看到《論語》中有這樣一筆記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貢問孔子說:「貧窮而不阿諛奉承、不討好別人;富有而不驕奢、不狂妄。老師認為怎麼樣啊?」孔子回答說:「還不錯吧,但比不上貧窮而能自得其樂、富有卻喜好禮義的人。」

或許孔子時期,人類已不再推崇樸實善良、安分守己的自然本性。孔子看到社會道德的退步,所以要提倡「克己復禮」,同時也對弟子指出了貧富中各自的不同品德境界。

老子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但對孔子來說,儘管禮只是一種外在的約束形式,並非高德之人自然無華的境界體現,但總比連「禮」都不講的社會好。也就是說,孔子看到社會道德的下滑,但還想讓社會守住「禮」這個底線。

而在當今的中國社會,早已禮不復存。雖然物質和金錢遠比「大躍進」時代讓人眼花繚亂,但過去講勤儉是美德,現在講揮霍是身價;過去講貪汙是罪惡,現在講腐敗是本事;過去講做人不能昧良心,現在講有錢能使鬼推磨。更有坑矇拐騙暴力遍地,電視台每日不停地誨淫誨暴,亂倫亂性,黑幫亂黨一家,正邪顛倒,社會道德已下滑到無處可繼續下滑的地步。

試想,得道之人是高於聖人的,而且真仙都是求真向善的。如果修煉人在那個時候就看到了今天,張果老的倒騎驢也就不難理解了--那可能既是對人的提示,也是自我言志。是啊,人離道越遠,離「真、善、忍」越遠,人心就越惡、社會就越濫,天地間存在的「成、住、壞、滅」規律也就越到了最後一環。

「千年輪迴有緣由」,但願更多的今人能看清神仙、聖賢們早就看到的,珍惜這個特殊時代中迴盪著的、關於人生終極問題的特殊呼喚。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少時比較熟悉的一個神話故事是從前有一個城市, 城里的人都极坏. 于是上帝就到那個城里去找有沒有可救的人. 找來找去找到一家, 其余的都是昏昏噩噩, 善惡不分. 于是上帝告訴那一家人, 第二天一大早跟他离開這個城市, 但是路上不能回頭. 第二天他們上路了. 走著走著, 只听見身后傳來陣陣轟響之聲.
  • 清石濤《遊張公洞之圖》
    等到走出洞門時,發現食物的形狀依舊,不過都變成了石頭。
  •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有許許多多動人的有意義的故事。
  • 20年前﹐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厂曾出品了一部名為“女媧補天” 的動畫片。該片次年即1986年獲法國圣羅馬國際儿童電影節特別獎。而幾年前,一個披著黑斗篷的孩子來到中國,掀起了一股“哈利.波特”熱潮。《雞皮疙瘩》系列、《冒險小虎隊》以及最近登場的哈利.波特妹妹佩吉.蘇……這些引進版童書銷量動輒十万、百万計,不斷贏得原創少儿文學讀物的讀者和市場,大陸時下中小學生對哈利.波特津津樂道,卻不知道“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這樣的中國神話故事。
  • 很久很久以前,已經記不清年代了,也許是億萬年前,對人類來說,是一個久遠亙古的神話故事。他,鴻蒙初開的先祖,流落人間的使臣,歲月如黃沙,時光任滄桑,消磨了塵世的時光,那是他萬古不變的榮耀。這裡我們要給大家講的是有關盤古的故事和事跡流傳。讓你的心也一同流逝到那無言訴說的沉默的偉業奇功吧。
  • 《西遊記》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神話故事。特別是近幾年《西遊記》電視連續劇的播放,更使得《西遊記》深入人心。但不同的讀者或觀眾,對《西遊記》有不同的解讀。一般讀者認為,《西遊記》就是講的是唐僧師徒歷盡艱險西天取經的故事或孫悟空降妖除魔的故事。
  • 黃帝白天睡覺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在華胥氏之國漫遊。這個國家沒有國王、君主,一切順其自然,民眾沒有嗜好慾望,隨其自然。不知迷戀生存,他們也不厭惡死亡,所以沒有短命半途夭折的;不偏愛自己,不疏遠外物,所以也沒有喜愛和憎恨
  • 小時候經常聽母親講民間神話故事,所以夢中我老在天上飛,或在水中潜,或在土裏遁;長大一點,喜歡到廟裏看菩薩,看佛像,看著那些大羅漢及金剛威嚴的神態,久久不願離去。民間神話故事更是深深吸引著我,西游記裏的孫悟空、懲凶濟貧的濟公,他們都是我崇拜的偶像,那神話中的仙境更成了我夢裏的追求,我常常對著夜空苦苦思索:我是誰?從哪里來?百年後又到哪里去?
  • 歷史上流傳著許多真實的故事,見證了神的諾言。現代的人把它們叫做神話故事。
  • 【大紀元9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二十七日電)在阿里山的西北方,有一座高聳入雲的塔山,是鄒族原住民心目中的聖山,也是族人口中「天神的屬地」,當地流傳許多神話故事,因此長期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頗具傳奇色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