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忙裡偷閒,獨自開著車前來內溝里爬柿子山。柿子山,是山界的稱呼,這座山一般稱為「明舉山」。
明舉山登山步道,全長1.4公里,兩個主要登山口,一位於安泰街(安泰里)的水源福德宮附近,一位於康樂街(內溝里)的內溝溪生態館旁。
兩處登山口我都很熟悉,明舉山步道不長,路線單純,來回約一個多小時而已。行前無須蒐尋資料,帶著相機,揹起行囊,就可以上路,很適合臨時起意的午後山林散心的行程。
雖然熟悉內溝里這一帶的山系,不過我卻從未完整的走過明舉山步道,以前只曾走至半路,然後折返,從途中岔路下山,去觀賞明舉山山麓著名的海蝕岩洞。
明舉山步道登山口在內溝溪生態館旁,入口前方的岩壁下方有一座小廟山主祠,類似山神廟,但不是土地公廟,因為相隔十幾公尺的明山橋橋頭已有一座福祿宮。據說這座山主祠由來已久,見證了早期漢人與當地平埔族里族社人衝突的歷史。晚至的漢人移民,成為內溝的新主人,內心感到不安,所以建了這座山主祠以祭祀山中亡魂。至於詳細歷史如何,已難追尋。
進入步道,繞過岩壁之後,循著山稜往上爬,連續的小陡坡,還有繩索輔助,爬上山稜之後,山路才漸趨緩。
山徑是傳統的森林泥徑,多落葉,踏踩舒適,沙沙作響,又多樹根突出橫亙路上,走來頗有野趣。約行三百公尺,遇右岔路,通往山麓的海蝕岩洞,是我曾走過的路。
仍循主步道而行,續行不遠就看見明舉山步道途中最大的一棵雀榕,樹幹盤纏,宛如數棵樹連體。由此續行,小徑仍循稜而行,路況起起伏伏,時而上坡,時而下坡,但起伏幅度都不大。
下午四點過後的陽光變得溫柔,林間常可見黃金色澤的光影,走來相當愜意。而明舉山步道都是傳統的山林小徑,沒有鋪設任何的石階,讓想徜徉自然情境的心情得到滿足。山徑位於稜線,環境乾燥,山路又寬,走時不必擔心有雜草蕨類的狹徑,或樹藤枝葉夾道來阻路。
我覺得明舉山步道很適合初入山界,而想獨行山林的中年人。
這條山徑很質樸,路況雖有起伏,但不會太崎嶇;能遠離塵囂,沉澱心思,而山林環境又不致於太荒涼,使心情寂寥惶恐。沿途偶可以遇見三、兩遊客,走在這林間小徑。
這片山區大多是海拔一百公尺左右的丘陵地,大概每走幾十公尺或百來公尺,就要上下爬過一座小丘,不知上下多少回,約走了一公里路,終於看到岔路口的柿子山指標。轉入右岔路,沿小徑,約一、二分鐘,便抵達柿子山。柿子山,海拔101公尺,山頂有一棵細瘦的高樹,樹幹有牌子寫著「山紅柿」,不曉得是不是山名的由來?
明舉山步道,看不見柿子,途中倒是還有不少相思樹,見證了當地的產業歷史。明舉山步道後段這一帶的山區,昔日地名為「燒炭坑」,居民多以砍伐相思樹來製造木炭為生計,木炭曾經是一般家庭最主要的燃料來源。我小時候還經歷過這樣的歲月,幫忙母親將木柴成小塊,然後與木炭一起放入灶爐內生火,直到瓦斯爐興起後,木炭這種傳統燃料才逐漸沒落。
明舉山步道終點,抵達安泰街,離水源頭福德宮不遠。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土地公廟,廟中還有一座石砌的小土地公廟,廟牆刻有「乾隆」字跡,頗值得參觀。廟旁是康樂山的登山口,也是我曾走過多次的山徑。
此時天色漸有夕陽意味,不敢多停留,僅略休息就趕緊上路,循原路折返。過大雀榕後,取左岔路的支線步道下山。這條支線步道已鋪上花崗岩石階,一路下行,約四、五分鐘,便抵達山腳下。再取左行,約幾十公尺,就抵達了明舉山風化岩壁景觀區。
這塊直矗的岩壁與一棵老樹緊緊依偎,岩壁下方有裂縫,就是俗稱的海蝕岩洞了。岩壁旁有一座六角木亭,名為「靜思亭」,此亭又名「觀海亭」。這裡是山區谷地,如何觀海呢?
原來此地曾經是海底世界。這巨岩形成於二千三百萬年前的海底,大陸古華南的河流沖刷的泥沙沉入海底,日積月累,而形成「木山層」沈積岩。幾百萬年前的造山運動,將台灣抬出海面,這岩壁也跟著隆升到了陸地。
岩壁來到陸地,經過數百萬年的風吹雨打,含鐵質的堅硬岩壁不易受侵蝕,卻因接觸空氣而出現紅澤;而較脆弱的岩層則受風化而凹陷,因此岩壁出現了有如縐紋的「風化紋」地質景觀。岩壁下方有裂縫成洞,俗稱「海蝕岩洞」,很可能是因為岩層「節理」滑動形成的天然洞穴。
岩壁的縐紋,彩繪般的岩色,是歲月的痕跡。數百萬年來的風霜雨露與滄桑,終於感動了鐵石,而留下了這一條條的歲月印記。人生不滿百,對此悠悠歲月印記,豈能無感於心呢?
明舉山風化岩壁旁有馬路及步道可通往康樂街明山橋,約五分鐘路程,即可返抵內溝溪生態展示館。
旅遊日期:2011.04.06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www.tonyhuang.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