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信鴿居小巷 法語系學生靠它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21日電)台北市松江路的小巷裡有家「信鴿法國書店」,為台灣第1家法文書店。雖隱居小巷,但對法語系學生來說,信鴿書店是不可或缺,就像真的信鴿,將知識遠從法國傳遞到台灣。

「法國文化大使」施蘭芳(Francoise Zylberberg)定居台灣30多年,於今年8月初病逝台灣,享壽65歲。曾在台灣大學任教的她,有感於台灣學生取得法語書籍不易,成立「信鴿法國書店」(Le Pigeonnier),成為台灣法文書店開路先鋒。

與施蘭芳共事約10年的信鴿書店員工林幸萩表示,早期外國人到台灣觀光,不易買到台灣風景明信片,非常欣賞台灣風景的施蘭芳於是找了攝影師,開始印製具有台灣風味的明信片,「信鴿郵卡」因此誕生。

後來,法語教育在台灣慢慢茁壯,學習法語的學生越來越多,取得法文書籍仍極不方便,尤其在網路不發達的年代,要擁有一本自己的法文書,或尋求自己想讀的書,並非易事。

做為教育者,施蘭芳理解學生對知識的渴求。1999年,施蘭芳在台北市松江路的靜謐小巷裡成立信鴿書店,進口各種法語書,從童書、小說、字典到藝術、哲學,各類皆有,就算沒有現貨,只要沒有絕版,都可以代訂。

自此,「信鴿」一詞對法語系學生來說,成了令人安心的存在。林幸萩說,為了確實服務愛書人,施蘭芳堅持,只要讀者有需求,連一本新台幣80元的書都可代訂,「把書送到讀者手上時,就知道這是該做的事」。

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生丁瑩瓊表示,學校圖書館雖有法文書,但大多是出版多年的舊書或經典,信鴿書店的新書提供學生一窺法國出版潮流的管道,也藉此了解法國青少年到底都在看什麼書。

法語系畢業生吳宗霖說,畢業後到台北工作,就算工作與法語沒有太大關聯,仍不時特地繞到信鴿逛逛,喚起以前學習法語的記憶。

信鴿書店之名甚至出現在大多數法國販售的台灣旅遊書中,以致於不少來台灣觀光的法國人專程到信鴿一遊,順便詢問觀光資訊,成了另類遊客服務中心。

法文書在台灣畢竟是小眾市場,草創初期,信鴿書店也曾度過困難時期;林幸萩回憶,當時「有客人上門就偷笑,有結帳就要歡呼了」。這樣的困境經由員工自製傳單宣傳的努力,1、2年後才有所改善,如今信鴿書店的營運也趨於穩定。

林幸萩說,除了台灣人,不少中國大陸、香港遊客到台灣,也把信鴿書店當作景點,他們說,台灣人能夠便利地買到各種法文書,真的很幸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