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在聯合國可能針對伊朗具有爭議的核項目實施制裁之前,全球各地的公司已經在減少和伊朗的聯繫。但是,中石化繼續與伊朗在進行生意來往。同時因為北京在伊朗的巨大利益所在,使得中共制裁伊朗的誠意越發遭到質疑。
奧巴馬和中共主席胡錦濤在12日會晤後,有多家媒體報導,北京已經同意支持對伊朗的進一步制裁。白宮官員也表示,中國準備在可能對伊朗實行制裁的問題上同美國合作。中方發言人也表示,中美在伊朗核項目上整體的目標是一致的。
但是奧胡會後第二天,胡錦濤13日在核子安全高峰會發言,呼籲採取有效措施來保護核武器和核材料時,卻絕口不提伊朗的核項目。中共方面又強調說,伊朗的核項目爭端不能用制裁的方式解決,希望繼續同伊朗對話。
中石化被揭與伊朗照做生意
根據美國之音17日的報導,來自新加坡的貿易商表示,中國的「中國石化公司」(Sinopec)正在向伊朗運送20多萬桶汽油。中國公司採取這一舉措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由於害怕國際制裁,已經斷絕或者減少了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商業聯繫。
來自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的分析人士鄧麗嘉(Eric Downs)告訴美國之音說,中國可能在抓住西方國家讓出的機會多賺一筆。但是她又說,中國公司目前也可能正在與伊朗做一些小買賣,放長線釣大魚,將來好從伊朗獲取數十億美元的大項目。
她說:「我的感覺是,中國石油公司正在追求一種『現在先談,日後投資』的戰略。這些公司現在只是想留下一個標記。他們希望一旦伊朗核問題獲得解決之後,能夠在獲得大項目方面搶佔先機。」
國有的馬來西亞石油公司(Petronas)最近宣佈,他們已經停止向伊朗提供汽油,此舉讓中共倍感壓力。
鄧麗嘉說:「如果我們看到連馬來西亞和印度公司都停止了在伊朗的項目,那麼這就真的把中國置於一個孤家寡人的地步,只有他們還在那裏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不妨看一看他們是否在其他國家的公司都撤走的時候還會呆在那裏照做生意。」
中共巨大利益所在
據大陸媒體的報導,中共現時從伊朗日均進口石油占進口總量的14%,高達40萬桶石油,2009年雙邊貿易額達到300億美元。
2009年8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獲得伊朗南阿扎德甘油田的開採權,中方負擔油田開發所需的90%費用,但可獲得該油田70%的權益。中伊在阿扎德甘這個油田合作一經成功,每年即可多從伊朗進口20多萬桶,若干年後進口量甚至可以翻番。伊朗南阿扎德甘油田是近30年來世界已探明的最大油田,原油總儲量約為420億桶。
2009年6月,中石油還接管了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在伊朗南帕斯氣田的股權。據悉,該氣田是當前最大天然氣田。
外界分析,儘管奧巴馬向胡錦濤承諾,如果伊朗切斷對中共的石油供應作為報復,美國會確保中共獲得穩定的石油供應,但是中共出於自身在伊朗的巨大利益,未必願意在這次繼續對伊朗制裁投贊成票。
中共外交官員已經和來自聯合國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美國外加德國的代表舉行了會晤,討論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的問題。但是這五個國家至今沒有能夠確定如何遏制伊朗的鈾濃縮活動。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