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中國人過聖誕節學到了甚麼?

周曉輝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25日訊】自進入12月以來,德國的聖誕氣氛就愈加濃厚起來。隨處可見的聖誕老人形象,偶爾傳來的歡快的樂曲聲,琳琅滿目的聖誕市場,提著大包小裹的人們,還有夜色中從窗戶中傾洩的如水的燈光,都讓人意識到:聖誕節真的來了!

就在西方人心懷愉悅之情慶祝聖誕節之際,在中國的上海、北京和廣州等大城市中,聖誕的氣氛也格外的濃烈。不僅一些辦公樓被裝飾一新迎接聖誕,而且不少商家推出了聖誕餐、聖誕促銷活動,電台也開始播放聖誕旋律,而聖誕夜去酒吧參加聚會也是不少年輕人的選擇……一切似乎在表明:過聖誕節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時尚。

記得德國《世界報》2009年就曾登過一篇題為《即使是聖誕節,中國人也抄襲我們》的文章,文中描述了無神論的中國人對於聖誕節的一些令西方人深覺荒誕的態度,比如中國的某些大型商場和超市將聖誕節「轉移」到平時的節日;在一些地方的酒吧和餐館,夏天也能看到「聖誕快樂」的字樣及竊笑的「聖誕老人」;聖誕老人可以是女的;有的城市裡給樹木灑水的汽車,整年都會播放「鈴兒響叮噹」的歌曲……

一個在西方社會歡慶耶穌降臨、表達感恩的節日,在中國就這樣被當成了促銷商品、享受不知其所以然的快樂的日子。只是有多少人真的瞭解,這個日子的神聖所在?有多少人會想到,在這樣的日子中,要像不少西方人那樣,向上帝感恩,向周圍所有關心、幫助過自己的人感恩?

事實上,聖誕節是完全一個宗教意義上的節日,「聖誕節」一詞是「基督彌撒」的縮寫,是慶祝基督耶穌的誕辰,因此又被稱為「耶誕節」。

根據《聖經》記載,兩千多年前,童女瑪利亞受感成孕,神並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瑪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並給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當瑪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要全體民眾到伯利恆申報戶籍。就在約瑟和瑪利亞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黑,兩人未能找到旅館過夜,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而就在當晚,耶穌降生了。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12月25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信奉上帝的信徒相信,上帝正是通過耶穌向世人展示自己,而耶穌充滿神奇的一生以及基督教所創造的文明在西方文明史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不可否認,基督教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起之一。

在西方,聖誕節傳統上是家人團聚的日子,遠行的人們都要回到自己的父母家,並在聖誕夜享受豐盛的晚餐,然後唱聖誕歌,交換聖誕禮物;而那些虔誠的信徒依舊會去教堂參加彌撒活動。儘管在現代社會中,聖誕節宗教的意味已淡化了不少,但對於很多西方人而言,這依舊是一個最為重要的日子,是一個應該感恩的日子:感謝上帝的救贖,感謝過去一年中家人的扶持,感謝朋友和陌生人給予的關心……

可是,這樣的聖誕節卻在中國變了味道,對於中國人而言,似乎模仿其形式就足夠了,至於其所蘊含的神聖、感恩不要也罷,有多少人信奉上帝、神佛呢?只是過這樣的聖誕節還有甚麼意義呢?中國傳統的新年很快就要到了,想想我們在過自己的傳統節日時,又何嚐不是失去了對神的敬畏、感恩的內涵呢?甚麼時候我們變得如此無知、自大呢?@

相關新聞
周曉輝:廣電總局再發限制令究竟為哪般?
周曉輝:2.2億中小學生開學 感受虛偽的愛
周曉輝:西方跨國公司在中國人權扮演的角色
周曉輝:「和平祈禱」的力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