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濤:鼓勵怯懦者前行

師濤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24日訊】 隨著互聯網在大陸的迅速發展,網絡這一快捷、自由、豐富而強大的媒體,將各種思想、信息突然堆積在我們面前,使得我們不得不面對它所提供的這些「免費快餐」。正如一位朋友所說,他「驚訝」地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在通過互聯網傳遞消息、交流思想、並開始思考一些問題,包括失散多年的朋友、同事、同學等。但他同時也說出他的擔憂,即會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及如何正確辨別消息的真偽與思想的正誤?

應該說,這位朋友的擔憂是很有道理的,並且代表了一大批人共同的思想和生存狀況。如果按傳統的話來說,「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那麼,由無數個「少數人」傳播的所謂「真理」與「方法」,到底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中國大陸,成千上萬的知識份子具備有相當的探索真理的勇氣。其中為數不少者,甚至付出了失去自由的代價。但「真理不辯不明」。在中國這個缺乏民主傳統的土地上,僅僅靠全盤吸收、「拿來」別人經驗與方法,顯然有相當的難度。這需要幾代人不懈的努力與追求「自由主義」,需要一個漫長而艱險的過程。比如最近比較熱門的「民族主義」等話語霸權,就像一顆石頭砸在火堆上,濺出無數火花一樣,引出不同的話題。這當然是件好事。但輿論環境不暢通,很容易使人們對一些話題和觀點產生誤解、甚至對抗情緒。由於「文革」遺風太甚,那種「老子天下第一」的極左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於我們的思維慣勢中,很容易把良好的民主思辯、道德指責與是非對抗,流於「江湖」形式﹕該嚴肅的不嚴肅,不嚴肅甚或荒謬的、搞笑的把戲登上大雅之堂。這對於資訊並不發達的中國大陸知識份子(大眾意義上的)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使得本來就微弱的異見之聲被淹沒,被「主旋律」強大的輿論攻勢所擊潰。

畢竟,改革開放後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這兩、三代人,所接受的知識層面有限,所接受和理解的民主理念十分片面,所能體驗和實踐的民主方法更是紙上談兵。但至關重要的是,所有的這些人,都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各行各業,擔任著重要職務,充當骨幹角色,走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他們的言行決定著中國的未來。真象需要傳播,民主需要普及。這都需要時間和耐心,需要寬容和理解,需要鼓勵更多的怯懦者一同前行。是否願意接受民主思想,將是今後界定知識份子的一個基本標準。比如前不久,我與一個朋友討論關於知識份子問題時,就不同意他把知識份子界定得過於抽象和理想。完美主義固然無錯,多災多難的中國大陸,知識份子(大眾意義上的)這個群體,仍需要支持和引導。傳播真理(各種各樣的)仍然是當務之急。毛澤東、劉少奇為了傳播深奧的馬克思主義,不辭辛苦深入礦區和農村。作為年輕一代的知識份子、民主的信仰者,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做些最基礎的工作呢?

(2001年5月3日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

──原載《民主論壇 》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秋風:這1000年的知識份子 (5/21/2001)    
  • 袁偉時:兩大歷史轉折關頭的正義呼聲 (5/20/2001)    
  • 程兆奇:右派略議 (5/20/2001)    
  • 張耀杰 :李慎之的異議──《我親歷過的政治運動》讀書札記(4)   (5/17/2001)    
  • 《羊城晚報》周刊專訪何清漣,惹中宣部嚴厲處理 (5/12/2001)    
  • 送別余英時 普林斯頓大學贈一張椅子 (5/5/2001)    
  • 張偉國: 重鑄中國知識份子的靈魂 (4/25/2001)    
  • 何清漣:稅收善征 還要善用 (4/21/2001)    
  • 王丹坦言﹕“六四”學生有錯 政府殺人有罪 (4/21/2001)    
  • 茉莉: 肆意歪曲西藏歷史所為何來? (4/21/2001)    
  • 肖雪慧: 經濟學家的異類──何清漣 (4/17/2001)    
  • 爲誰說不? ——評《中國可以說不》 (4/17/2001)    
  • 秋風: 民族存亡之際的知識份子 (4/17/2001)    
  • 伊朗總統哈塔米譴責新逮捕浪潮 (4/8/2001)    
  • 金鐘:龍應台從政的內心掙扎 (4/8/2001)    
  • 樊百華 :「五十五萬」意味著什麼? (4/6/2001)    
  • 笑蜀: 從費孝通懷舊說起 (4/4/2001)    
  • 程美信:大衆社會的媚俗化風險 (3/31/2001)    
  • 茉莉:俄國人權与中國申奧 (3/5/2001)    
  • 胡适專電陳誠 抓雷震千万不可 (2/27/2001)
  • 相關新聞
    胡适專電陳誠  抓雷震千万不可
    茉莉:俄國人權与中國申奧
    程美信:大衆社會的媚俗化風險
    秋風: 民族存亡之際的知識份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