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7日訊】 耳聰目明的人變成了失明者后,腦部的思考將受到何种影響呢?去年十一月,美國公共電視台對此做了一番報導。最近科學家研究出一套電腦程式能把東西的大小形狀轉變成一种音樂,經過一番訓練,盲人能在聆听這些音樂之后,就可以在腦海中构圖判斷目前的影像,因此有一天,盲人可用耳朵來「看」東西。用听力去判斷形態是一個新的創意,這為失明者帶來了一線曙光。
据中時電子報報導,主角是一位二十四歲的女學生吉洛妮莫。實驗的主持人是波士頓帝肯尼斯醫院臨床研究中心的李昂恩博士。李博士用厚厚、不透光材質的布將這名女學生眼睛蒙住了整整一百個小時,前后五天,要她体驗一下當盲人的滋味。 「失明」的吉洛妮莫開始學習用□杖走路,她發現自己的听覺敏銳度提高了,能听到人們輕輕的腳步聲,也能從腳步聲猜測是誰來到她的房間。失去視覺后,听覺變成吉洛妮莫唯一能偵察外來動態的憑藉。
有人會送三餐到吉洛妮莫的房間,營養但乏味,不過她沒有選擇余地。參加這項研究的前一晚,她去吃平時最喜愛的辛辣料理,五天后做完實驗「出院」再度吃同一道菜時,卻胃口大倒,覺得難以下咽。
吉洛妮莫受訓的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就是要學習盲人點字法,這是法國人布瑞爾為盲人創制的凸點符號文字。她專心致志用右手的食指日夜學習与練習。到了第三天就開始能不費力地去讀「點字法」的讀物。她的右手食指變得特別敏感,可辨別极其微弱的触覺。
李昂恩博士的一個理論是:天生的盲人是利用「視覺腦皮質」去感受手指的触覺,也就是「触覺視線」。他想知道的是:正常人在突然間失明時,神經网路會有什么變化?原本視覺專用的「視覺腦皮質」會轉變成触覺神經网路嗎?
李昂恩博士也想知道:這位女學生在學習點字法時是利用那一部位的腦神經?在第四天,李昂恩用「磁場休克法」短暫地扰亂女學生的「視覺腦皮質」的功能,接著要她去做點字法的「閱讀」,結果她的閱讀能力大降。
這就証實了李昂恩博士的推理:失明者的視覺腦皮質會參与、協助触覺感官。吉洛妮莫在四天內就能适應環境、重新組織新的神經网路來補救她的缺陷。一旦解除蒙住眼睛的障礙、重見光明,她的視覺腦皮質又恢复正常功能,而她在「失明」階段學來的特殊触覺感官也不复存在。一個有趣的經驗是:當她重見微弱的紅色光線時,几乎暈倒,不知所措。
英國的科恩律与普沙德共同設計一种手提式器具,它能讓盲人「看」到東西的大小、建筑物的高低、高架橋的弧度而能自由行動。但它對天生失明的人并沒用,因他們對「深度」的想像知覺從沒体驗過。
利用后天失明者或遮眼的人做實驗,把复雜圖像用音響解碼分析,且能重新組合拼成一個想像的全圖。這高科技的創意并不是新玩意,轉換程式就如同鋼琴自奏机,利用一串打在紙上的孔洞來產生音樂,當那圓弧轉動時就有音響出來。
電腦程式會中左到右、掃讀顯示器的圖案單元,描繪影像的簡圖,像音樂家讀樂譜。從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對角線可听成瀑布聲,橫線是單調的連續音符,垂直線是急奏拍音符。
一個可惜的缺陷是,人的視覺系統有三百万的神經細胞,而听覺只有三万的細胞(百倍之差)。故由影像轉變成音符只能有一%的代表性。只能給個輪廓,無法給詳細的表明。
雖有限制,失明者仍能利用它做許多事情而不會遭遇大障礙。實驗結果:一般人只須大約一個多小時訓練就可學會如何聆听音樂來「看」眼前的影像。電腦甚至于能讓你縮小視野,集中到影像的某小部分做詳細「觀察」,就像用眼睛去調節焦距,去觀察細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