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很简单:要让一个组织壮大,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稳定、一致、可信赖,然后一点一点地占有市场。突然的变化是大忌,因为那会导致不确定性,会有风险,容易失败,因为人们一察觉到变动,会转身就跑。
如果你注意《慈善纪事》双周刊中四百大慈善机构名单的前五十大,你会发现这份名单在过去四十年来变动并不大。为什么?因为捐助人不喜欢冒险。
商场上一直存在着许多保守的部落,是由那些接受现状的人所组成的团体。而今这个现象已经改变了, 人们渴望有所改变,人们想要参与运动,人们喜欢讨论出色的事物,而不是乏味的事物。
瞧瞧Yugo、雷诺和Sterling,制造这些车款的汽车公司在数十年前试图把创意带进美国的汽车市场,却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因为当时的车主不愿意购买日后可能会停产的车子。在当时,为这些公司工作没什么乐趣,因为他们在逆势而行。如果去通用汽车上班还比较好。
现在有了新规矩:如果你想要成长,你就得找到愿意相信你、支持你、捐助你、加入你的顾客。 你猜怎么着?愿意这样做的顾客,就是热衷于追求新事物的顾客。企业的成长就来自于改变与杂音之中。
Tesla Roadster是在硅谷制造的超级电动敞篷跑车,要价十万美元。三十年前,这还是人们想像不到的东西,但现在,它卖到缺货。这家车厂建立了一个部落,成员是热情的顾客、摇旗呐喊的路人,以及感同身受的车迷。
普锐斯油电混合车(Pirius Hybrid)是丰田汽车以百年技术为根基所设计出的新车款。当初没有一家美国车厂有兴趣开发这样的车,但现在却有一堆车种在跟进它的脚步。普锐斯的部落已经形成一股风潮。着实令人吃惊——就在几年之间,这个向来规模庞大、步履稳重的消费性产品产业已经天翻地覆。
如果那些成本高昂、挣扎求存的汽车公司都可以发展出新的技术,并获得市场的认同,想想看,当你有了新工具,可以做出什么事。
你是做哪一行的?你制造什么东西?
领导者制造风潮。
掀起风潮需要什么条件?
如果我们看看尤努斯和高尔这两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会发现一些共同点,而这与你领导部落时可用的技巧有直接关连。
利用微型金融的模式来打击贫穷,以及致力于面对和遏止全球暖化现象,这两者都已蔚为风潮。不过聪明人基金的雅兹敏娜.萨伊德曼(Yasmina Zaidman)提醒我,这两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了。
既然我们并不是找不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尤努斯早就知道这个解决方法,那为什么他的构想会历经三十年才得到重视?
你可能已经猜到,关键在于, 告诉人们怎么做并不等于掀起一股风潮。当人们开始奔相走告,当想法在部落内流传,以及更重要的,当同侪的支持力量使人们愿意为所当为时,就表示风潮形成了。
伟大的领导者让部落成员互通声息以造成风潮。他会建构让人们能彼此连系的平台,而不是命令人们来追随他。
Skype就是因此而得以风行全世界。共同创办人詹士庄深知推翻独裁的电话公司对一家小公司来说是太艰巨的任务,但如果他能发动部落成员起而行之,彼此连系并散播消息,就可以形成风潮。
葛拉威尔(Malcolm Gladwell)曾描述,柏林围墙倒塌是一个包含类似动力的过程。东德的崩溃并不是单一激进份子的杰作,而是一个部落逐步但坚定的成长,一群行动份子松散但协调的运动逐渐累积力量,直到最后势不可挡。
那些棘手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在势如破竹的运动之前倒下。@
摘自 《部落:一呼百应的力量》 先觉出版社 提供(//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