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矩很簡單:要讓一個組織壯大,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穩定、一致、可信賴,然後一點一點地占有市場。突然的變化是大忌,因為那會導致不確定性,會有風險,容易失敗,因為人們一察覺到變動,會轉身就跑。
如果你注意《慈善紀事》雙週刊中四百大慈善機構名單的前五十大,你會發現這份名單在過去四十年來變動並不大。為什麼?因為捐助人不喜歡冒險。
商場上一直存在著許多保守的部落,是由那些接受現狀的人所組成的團體。而今這個現象已經改變了, 人們渴望有所改變,人們想要參與運動,人們喜歡討論出色的事物,而不是乏味的事物。
瞧瞧Yugo、雷諾和Sterling,製造這些車款的汽車公司在數十年前試圖把創意帶進美國的汽車市場,卻以失敗告終。為什麼?因為當時的車主不願意購買日後可能會停產的車子。在當時,為這些公司工作沒什麼樂趣,因為他們在逆勢而行。如果去通用汽車上班還比較好。
現在有了新規矩:如果你想要成長,你就得找到願意相信你、支持你、捐助你、加入你的顧客。 你猜怎麼著?願意這樣做的顧客,就是熱衷於追求新事物的顧客。企業的成長就來自於改變與雜音之中。
Tesla Roadster是在矽谷製造的超級電動敞篷跑車,要價十萬美元。三十年前,這還是人們想像不到的東西,但現在,它賣到缺貨。這家車廠建立了一個部落,成員是熱情的顧客、搖旗吶喊的路人,以及感同身受的車迷。
普銳斯油電混合車(Pirius Hybrid)是豐田汽車以百年技術為根基所設計出的新車款。當初沒有一家美國車廠有興趣開發這樣的車,但現在卻有一堆車種在跟進它的腳步。普銳斯的部落已經形成一股風潮。著實令人吃驚——就在幾年之間,這個向來規模龐大、步履穩重的消費性產品產業已經天翻地覆。
如果那些成本高昂、掙扎求存的汽車公司都可以發展出新的技術,並獲得市場的認同,想想看,當你有了新工具,可以做出什麼事。
你是做哪一行的?你製造什麼東西?
領導者製造風潮。
掀起風潮需要什麼條件?
如果我們看看尤努斯和高爾這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會發現一些共同點,而這與你領導部落時可用的技巧有直接關連。
利用微型金融的模式來打擊貧窮,以及致力於面對和遏止全球暖化現象,這兩者都已蔚為風潮。不過聰明人基金的雅茲敏娜.薩伊德曼(Yasmina Zaidman)提醒我,這兩個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了。
既然我們並不是找不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尤努斯早就知道這個解決方法,那為什麼他的構想會歷經三十年才得到重視?
你可能已經猜到,關鍵在於, 告訴人們怎麼做並不等於掀起一股風潮。當人們開始奔相走告,當想法在部落內流傳,以及更重要的,當同儕的支持力量使人們願意為所當為時,就表示風潮形成了。
偉大的領導者讓部落成員互通聲息以造成風潮。他會建構讓人們能彼此連繫的平台,而不是命令人們來追隨他。
Skype就是因此而得以風行全世界。共同創辦人詹士莊深知推翻獨裁的電話公司對一家小公司來說是太艱巨的任務,但如果他能發動部落成員起而行之,彼此連繫並散播消息,就可以形成風潮。
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曾描述,柏林圍牆倒塌是一個包含類似動力的過程。東德的崩潰並不是單一激進份子的傑作,而是一個部落逐步但堅定的成長,一群行動份子鬆散但協調的運動逐漸累積力量,直到最後勢不可擋。
那些棘手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在勢如破竹的運動之前倒下。@
摘自 《部落:一呼百應的力量》 先覺出版社 提供(//www.dajiyuan.com)